-
公开(公告)号:CN112802928A
公开(公告)日:2021-05-14
申请号:CN202110112743.8
申请日:2021-01-27
Applicant: 复旦大学
IPC: H01L33/00 , H01L33/34 , C30B1/02 , C30B7/14 , C30B28/02 , C30B28/04 , C30B29/06 , B82Y30/00 , B82Y40/00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硅光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用于通用照明的硅白光发光二极管及其制备方法。本发明使用三乙氧基硅烷作为原材料,通过高温退火、氢氟酸腐蚀、表面改性等步骤制备得到独立的硅纳米晶(Si‑NC),将该硅纳米晶与旋涂玻璃(SOG)混合,并在适当的高温下退火,制成器件的有源层。通过调节退火温度和Si‑NC浓度来调整硅白光发光二极管的色度,使器件发光谱覆盖400nm‑800nm的白光区域。本发明为克服LED照明器件大量消耗稀土元素的问题提供了一种可能的解决方案,具有工艺简单、制备成本低的优势。
-
公开(公告)号:CN107332106B
公开(公告)日:2019-10-15
申请号:CN201710647867.X
申请日:2017-08-01
Applicant: 复旦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激光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全硅分布式反馈激光器。该激光器的谐振腔由直接在纳米晶薄膜上压印出布拉格光栅构成;同时纳米晶薄膜提供光增益,从而构成分布式反馈激光器。纳米晶薄膜由光刻胶HSQ经过热退火转化形成,之后进行高压氢钝化处理,使其具有和常规激光半导体材料相当的高光增益。布拉格光栅通过纳米压印技术制备,其光栅周期对应激光波长的二阶布拉格共振条件;并且激光在垂直于光栅表面方向具有很高的衍射效率,可以实现激光的垂直出射。本发明实现了一种全硅材料的片上激光器,该激光器结构紧凑、成本低,避免了基于半导体增益材料的硅基激光器与传统硅工艺不兼容的弊端。
-
公开(公告)号:CN108017058A
公开(公告)日:2018-05-11
申请号:CN201711155227.3
申请日:2017-11-20
Applicant: 复旦大学
IPC: C01B33/023 , B82Y40/00 , C09K11/59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01B33/023 , B82Y40/00 , C09K11/59
Abstract: 本发明具体为一种以高压氢钝化提高光增益的硅纳米晶的制备方法。本发明借助半导体电子电路领域较为常见的氢钝化原理,以氢气为材料处理的基本原料,并以适当加温和高圧密封为手段,实现材料钝化。硅纳米晶作为一种全硅发光材料,其制备过程会产生大量缺陷中心。高压氢钝化能够有效对发光材料中的部分缺陷进行饱和与消除,减少非辐射复合中心,从而实现显著增加纳米晶体硅发光强度以及光增益的效果,提高光增益的纳晶硅材料可用于新型硅激光器的研制。本发明提出了一种不同于传统高温氢钝化以及等离子体氢钝化的氢钝化方法,该工艺不需维持高温,也不需经过等离子体放电过程,对材料发光增强效果显著,并且成本低廉、操作简单、安全可控。
-
公开(公告)号:CN101099681A
公开(公告)日:2008-01-09
申请号:CN200710041703.9
申请日:2007-06-07
Applicant: 复旦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热声成像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小尺度下热声成像的反卷积重建算法。该算法通过探测到的声压函数构造出一个新函数,再基于反卷积的方法重建出待测生物体内部的电磁波吸收系数的分布。与当前流行的热声成像算法——时域重建法和滤波反投影法相比,对于小尺度的待测生物体,反卷积重建算法的精度与时域重建法相当,好于滤波反投影法;重建速度快于时域重建法,远快于滤波反投影法。本发明对于小尺度生物组织热声成像问题是一种快速有效的算法。
-
公开(公告)号:CN110994355B
公开(公告)日:2021-02-26
申请号:CN201911083475.0
申请日:2019-11-07
Applicant: 复旦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硅光技术领域,具体为单片集成硅光芯片的分布式反馈激光器及其制备方法。本发明激光器结构包括:SOI基片的硅衬底;二氧化硅绝缘层;高激光增益的掺杂硅纳米晶薄膜层,由顶层本征硅衬底刻蚀的硅波导;其中,掺杂硅纳米晶薄膜层包含有一维分布反馈结构,通过光刻技术形成有布拉格光栅,构成激光器的谐振腔;作为光泵浦的光源为电激发的LED或激光二极管,直接贴合于光泵激光区域上方,通过光泵浦方式产生激光输出;出射激光与SOI上的硅波导直接对准,从而获得很高的耦合效率。本发明器件结构紧凑、制作工艺成熟,信号激光与波导耦合损耗低,避免了基于半导体增益材料的硅基激光器集成结构复杂、波导与激光耦合困难的弊端。
-
公开(公告)号:CN110994355A
公开(公告)日:2020-04-10
申请号:CN201911083475.0
申请日:2019-11-07
Applicant: 复旦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硅光技术领域,具体为单片集成硅光芯片的分布式反馈激光器及其制备方法。本发明激光器结构包括:SOI基片的硅衬底;二氧化硅绝缘层;高激光增益的掺杂硅纳米晶薄膜层,由顶层本征硅衬底刻蚀的硅波导;其中,掺杂硅纳米晶薄膜层包含有一维分布反馈结构,通过光刻技术形成有布拉格光栅,构成激光器的谐振腔;作为光泵浦的光源为电激发的LED或激光二极管,直接贴合于光泵激光区域上方,通过光泵浦方式产生激光输出;出射激光与SOI上的硅波导直接对准,从而获得很高的耦合效率。本发明器件结构紧凑、制作工艺成熟,信号激光与波导耦合损耗低,避免了基于半导体增益材料的硅基激光器集成结构复杂、波导与激光耦合困难的弊端。
-
公开(公告)号:CN107332106A
公开(公告)日:2017-11-07
申请号:CN201710647867.X
申请日:2017-08-01
Applicant: 复旦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激光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全硅分布式反馈激光器。该激光器的谐振腔由直接在纳米晶薄膜上压印出布拉格光栅构成;同时纳米晶薄膜提供光增益,从而构成分布式反馈激光器。纳米晶薄膜由光刻胶HSQ经过热退火转化形成,之后进行高压氢钝化处理,使其具有和常规激光半导体材料相当的高光增益。布拉格光栅通过纳米压印技术制备,其光栅周期对应激光波长的二阶布拉格共振条件;并且激光在垂直于光栅表面方向具有很高的衍射效率,可以实现激光的垂直出射。本发明实现了一种全硅材料的片上激光器,该激光器结构紧凑、成本低,避免了基于半导体增益材料的硅基激光器与传统硅工艺不兼容的弊端。
-
公开(公告)号:CN106949349A
公开(公告)日:2017-07-14
申请号:CN201710256104.2
申请日:2017-04-19
Applicant: 复旦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16M11/046 , F16M11/048 , F16M11/10 , F16M11/16 , F16M11/18 , G05B19/05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预防颈椎病的自移动屏幕架,包括有以下部分:支架,支架包括有支撑杆和固定架;水平滑动机构,水平滑动机构包括有滑动架和推杆装置,推杆装置包括有推杆和推杆电机;上下升降机构,上下升降机构包括有升降杆、齿轮和升降电机;倾斜转动机构,倾斜转动机构包括倾斜固定架、转角臂、屏幕架,转角臂包括至少一个倾角电机和转动杆,屏幕架上设有传感器;控制机构,控制机构分别与推杆电机、升降电机、倾角电机、传感器信号连接。本发明提供的一种预防颈椎病的自移动屏幕架,能够让屏幕跟随使用者头部的转动进行相应调整,预防颈椎病的发生,并有助于预防近视。
-
公开(公告)号:CN112802928B
公开(公告)日:2022-07-22
申请号:CN202110112743.8
申请日:2021-01-27
Applicant: 复旦大学
IPC: H01L33/00 , H01L33/34 , C30B1/02 , C30B7/14 , C30B28/02 , C30B28/04 , C30B29/06 , B82Y30/00 , B82Y40/00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硅光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用于通用照明的硅白光发光二极管及其制备方法。本发明使用三乙氧基硅烷作为原材料,通过高温退火、氢氟酸腐蚀、表面改性等步骤制备得到独立的硅纳米晶(Si‑NC),将该硅纳米晶与旋涂玻璃(SOG)混合,并在适当的高温下退火,制成器件的有源层。通过调节退火温度和Si‑NC浓度来调整硅白光发光二极管的色度,使器件发光谱覆盖400nm‑800nm的白光区域。本发明为克服LED照明器件大量消耗稀土元素的问题提供了一种可能的解决方案,具有工艺简单、制备成本低的优势。
-
公开(公告)号:CN104059145B
公开(公告)日:2016-08-24
申请号:CN201410204122.2
申请日:2014-05-15
Applicant: 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
IPC: C07K16/18 , C12N5/20 , A61K39/395 , A61P35/00 , G01N33/68 , G01N33/577 , C12R1/91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鼠源单克隆抗体CD1519B及其应用。所述的鼠源单克隆抗体CD1519B,其特征在于,由保藏号为CGMCC No.9156的杂交瘤细胞产生。本发明通过广泛而深入的研究,成功获得了靶向针对人CD151?整合素α6β1复合物结合域高特异性的鼠源单克隆抗体CD1519B。本发明的鼠源单克隆抗体CD1519B具有高亲和性,能较好表达肝癌细胞中CD151表达和定位。本发明的鼠源单克隆抗体CD1519B可以竞争肝癌细胞CD151?整合素α6β1结合位点,抑制肝癌细胞移动、侵袭。因此,本发明的高亲和力、高特异性的鼠源单克隆抗体具有较好的实验和临床应用前景。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