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5418353A
公开(公告)日:2022-12-02
申请号:CN202210984039.6
申请日:2022-08-17
Applicant: 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
IPC: C12N5/09 , C12N5/071 , C12Q1/02 , A01K67/027 , A61K49/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结直肠癌腹膜转移癌类器官培养方法、利用所述方法获得的类器官。还公开了利用结直肠癌腹膜转移癌类器官构建结直肠癌腹膜转移癌异种移植模型的方法。进一步公开了上述结直肠癌腹膜转移癌类器官、异种移植模型在结直肠癌腹膜转移癌药物筛选、结直肠癌腹膜转移癌发病机制研究中的应用。
-
公开(公告)号:CN111029470B
公开(公告)日:2022-06-21
申请号:CN201911253182.2
申请日:2019-12-09
Applicant: 复旦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半导体光电子器件领域,具体为一种基于纳米草状介孔层的钙钛矿太阳能电池及其制备方法。本发明太阳能电池的结构包括透明衬底、第一电极层、功能层、第二电极层;功能层包括电子传输层、钙钛矿光吸收层和空穴传输层。本发明制备方法如下:采用液相沉积法在透明导电玻璃衬底的垂直方向上生长出片状单晶纳米草结构的金属氧化物,作为太阳能电池的电子或空穴传输层材料;片状单晶纳米草状金属氧化物的表面由原子结构组成,其化学能高,能够促进传输层与钙钛矿的表面配位、形成最佳的界面耦合,从而为激子解离、载流子注入和输运提供大面积界面和高能位,改善载流子界面动力学过程,提高钙钛矿太阳能电池的光电转换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13848328A
公开(公告)日:2021-12-28
申请号:CN202111169780.9
申请日:2021-10-08
Applicant: 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
IPC: G01N33/68 , G01N33/577 , G01N33/574 , G01N33/573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预测肉瘤样癌免疫治疗疗效的免疫组化标记蛋白组合物、方法及应用。本发明的预测肉瘤样癌免疫治疗疗效的免疫组化标记蛋白组合物包括PDL1、CD3、CD4、CD8、GranB和EBER的单克隆抗体,本发明首次将肉瘤样癌患者肿瘤组织PDL1、CD3、CD4、CD8、GranB和EBER的免疫组化结果综合作为肉瘤样癌免疫治疗预测评估指标,建立了一种针对肉瘤样癌的预测免疫治疗疗效的新型评估方法;通过临床验证,该评估方法能够有效对接受免疫治疗的肉瘤样癌患者的疗效转归进行预判,有利于医生制定合理的治疗方案以及及时有效的医患沟通。
-
公开(公告)号:CN111029470A
公开(公告)日:2020-04-17
申请号:CN201911253182.2
申请日:2019-12-09
Applicant: 复旦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半导体光电子器件领域,具体为一种基于纳米草状介孔层的钙钛矿太阳能电池及其制备方法。本发明太阳能电池的结构包括透明衬底、第一电极层、功能层、第二电极层;功能层包括电子传输层、钙钛矿光吸收层和空穴传输层。本发明制备方法如下:采用液相沉积法在透明导电玻璃衬底的垂直方向上生长出片状单晶纳米草结构的金属氧化物,作为太阳能电池的电子或空穴传输层材料;片状单晶纳米草状金属氧化物的表面由原子结构组成,其化学能高,能够促进传输层与钙钛矿的表面配位、形成最佳的界面耦合,从而为激子解离、载流子注入和输运提供大面积界面和高能位,改善载流子界面动力学过程,提高钙钛矿太阳能电池的光电转换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18995871A
公开(公告)日:2024-11-22
申请号:CN202411087314.X
申请日:2024-08-09
Applicant: 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携带FGFR2融合或重排的肝内胆管癌的识别标志,其为肝内胆管癌的肿瘤组织和周围肝组织切片HE染色图像,基于HE染色图像形态学,胆管板畸形型FGFR2融合或重排阳性ICC的HE染色图像(i)与普通型小胆管型ICC的FGFR2融合或重排阳性ICC的HE染色图像(ii)各有不同的形态学特点。该识别标志能够用于制备FGFR2融合/重排阳性ICC检测试剂。
-
公开(公告)号:CN117660655A
公开(公告)日:2024-03-08
申请号:CN202410064439.4
申请日:2024-01-16
Applicant: 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 , 上海普恩海汇医学检验所有限公司
IPC: C12Q1/6886 , C12Q1/686 , C12N15/11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一种检测微卫星不稳定性的生物标志物组合、试剂盒及应用,属于生物技术领域。通过本发明提供一种检测微卫星不稳定性的诊断试剂,所述的诊断试剂包括核苷酸序列如SEQ ID No.1至SEQ ID No.224所示的探针,通过本发明提供一种检测微卫星不稳定性的试剂盒,以及上述探针在在检测微卫星不稳定性的分析方法中的应用。本发明用于检测微卫星不稳定性的生物标志物组合覆盖位点广,检测更准确,检测方法灵敏度和特异性高。
-
-
公开(公告)号:CN113980036A
公开(公告)日:2022-01-28
申请号:CN202111165922.4
申请日:2021-09-30
Applicant: 复旦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生物材料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对碱性和活性氧、活性氮特异性双重响应的荧光探针,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本发明提供的近红外荧光探针基于本发明中提供的发射波长长、具有易于修饰的羟基近红外荧光染料,修饰对过氧化氢及过氧亚硝酸根特异性响应的硼酸酯基团,实现了在碱性条件下对过氧化氢和硝基还原酶的双重特异性响应。
-
公开(公告)号:CN117512116A
公开(公告)日:2024-02-06
申请号:CN202311675544.3
申请日:2023-12-07
Applicant: 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 , 上海普恩海汇医学检验所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胆管癌检测的生物标志物及其应用。本发明用于胆管癌检测的生物标志物组合,包含了DNA+RNA双水平检测肿瘤组织样本,检测广泛的遗传变异,包括单核苷酸变异(SNVs)、插入缺失(indels)、拷贝数变异(CNV)、基因融合(Fusion)以及微卫星不稳定(MSI),检测更全面;同时,生物标志物组合还包含了识别潜在样品混杂或污染的位点组合,可实现匹配和校对DNA+RNA样本,使得检测更准确;本发明的生物标志物组合可以用于胆管癌的诊断、治疗、预后等发生发展的各个阶段,为胆管癌的全面、系统化的检测和研究奠定了基础。
-
公开(公告)号:CN116179711A
公开(公告)日:2023-05-30
申请号:CN202310252780.8
申请日:2023-03-16
Applicant: 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
IPC: C12Q1/6886 , C12Q1/6858 , C12N15/1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检测NACC1‑NIPB融合基因的试剂盒和方法,该试剂盒包括用于检测NACC1‑NIPB融合基因的探针,选自序列分别如SEQ ID NO:5~35所示的NACC1‑NIPB‑Probe 1~31,其检测方法包括:提取待测样本RNA;从投入基因组DNA或gDNA片段化开始,扩增、加接头,得到具有片段DNA和带有UDI引物的通用接头;Illumina测序;荧光探针定量PCR反应;根据PCR反应的扩增结果判断检测结果。本发明为NACC1‑NIPB融合基因的筛查和定量检测提供新的方法,定量更准确,灵敏度更高,能够达到最低检测限0.01%,满足临床需要,大幅降低检测成本。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