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6732173A
公开(公告)日:2023-09-12
申请号:CN202310045774.5
申请日:2023-01-30
Applicant: 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
IPC: C12Q1/6886 , C12Q1/686 , C12N15/11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涉及生物技术领域,公开了用于检测HER‑2基因的引物探针组合及试剂盒。所述引物探针组合包括HER‑2引物和HER‑2探针,所述HER‑2引物包括序列如SEQ IDNO.1所示和SEQ ID NO.2所示的引物;所述HER‑2探针包括序列如SEQ ID NO.3所示的探针。本发明的用于检测HER‑2基因的引物探针组合及试剂盒,可特异性地检测乳腺癌、胃癌、结直肠癌等肿瘤中的HER‑2基因拷贝数变异情况,起到指导靶向治疗,协助判断肿瘤预后和评估分子分型等作用。
-
公开(公告)号:CN118308486A
公开(公告)日:2024-07-09
申请号:CN202410518837.9
申请日:2024-04-28
Applicant: 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
Inventor: 侯英勇 , 徐晨 , 罗荣奎 , 蒋冬先 , 崔照盟 , 袁伟 , 宋琦 , 任磊 , 黄洁 , 栾丽娟 , 于子翔 , 黄雯 , 王慧美 , 梁怀予 , 刘玉凤 , 刘亚岚 , 葛晓雯 , 陈伶俐 , 邓民英 , 朱娜 , 姚家美 , 肖雨豪 , 阿依孜木姑·阿卜杜外力 , 刘佳 , 宿杰阿克苏
IPC: C12Q1/6886 , C12Q1/6841 , C12N15/1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肠型胃癌预后评估的分子靶标、探针组合、试剂盒及其应用。本发明提供了新的胃癌不良预后指标,通过检测IKZF3扩增,或IKZF3与HER2的共扩增异常情况预测胃癌患者和肠型胃癌患者无病生存期和总生存期。本发明提供了用于IKZF3和HER2基因的双基因荧光原位杂交检测试剂及其使用方法。所述检测试剂包括IKZF3探针或IKZF3和HER2探针,荧光染料,杂交缓冲液,IKZF3、HER2探针分别用荧光染料进行标记,以方便后续的观察和记录,检测试剂中还包括用于检测17号染色体着丝粒的内参探针,杂交缓冲液用于维持样本细胞的正常状态,以促进基因探针与样本细胞的杂交。
-
公开(公告)号:CN108593380A
公开(公告)日:2018-09-28
申请号:CN201810381966.2
申请日:2018-04-25
Applicant: 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
Inventor: 侯英勇 , 蒋冬先 , 徐晨 , 宿杰阿克苏 , 陈伶俐 , 刘亚岚 , 王海星 , 黄洁 , 宋琦 , 刘佳 , 曾海英 , 徐一凡 , 纪元 , 卢韶华 , 侯君 , 罗荣奎 , 栾丽娟
IPC: G01N1/28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组织或细胞芯片量产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将组织粒、培养的细胞或收集的脱落细胞(如胸腹水脱落细胞)用塑形装置塑形,所述的组织粒通过采用组织搅拌机搅碎新鲜组织、福尔马林或其他溶剂(如酒精等)固定的组织、或石蜡包埋的组织块形成,将塑形后的组织或细胞种入受体蜡模或粘连在金属板上,切片,即获得组织或细胞芯片。本发明具有廉价、方便、快速、量产、塑形多样的优点,可用于新鲜组织、固定的组织、石蜡包埋组织、培养或胸腹水等脱落细胞,能普及至每一个病理科及相关研究单位。
-
公开(公告)号:CN118995871A
公开(公告)日:2024-11-22
申请号:CN202411087314.X
申请日:2024-08-09
Applicant: 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携带FGFR2融合或重排的肝内胆管癌的识别标志,其为肝内胆管癌的肿瘤组织和周围肝组织切片HE染色图像,基于HE染色图像形态学,胆管板畸形型FGFR2融合或重排阳性ICC的HE染色图像(i)与普通型小胆管型ICC的FGFR2融合或重排阳性ICC的HE染色图像(ii)各有不同的形态学特点。该识别标志能够用于制备FGFR2融合/重排阳性ICC检测试剂。
-
公开(公告)号:CN117701687A
公开(公告)日:2024-03-15
申请号:CN202410128107.8
申请日:2024-01-30
Applicant: 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
Inventor: 徐晨 , 侯英勇 , 蒋冬先 , 黄洁 , 邓民英 , 梁怀予 , 王慧美 , 刘玉凤 , 宋琦 , 袁伟 , 任磊 , 罗荣奎 , 陈伶俐 , 黄雯 , 刘宏武 , 陈娟 , 张欣怡 , 刘亚岚 , 王祥 , 栾丽娟 , 宿杰阿克苏
IPC: C12Q1/6851 , C12N15/1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检测FGFR2基因的引物和探针组合及其应用,所述引物和探针组合包括正向引物、反向引物和探针;所述正向引物的核苷酸序列包括SEQ ID NO.1所示的序列,所述反向引物的核苷酸序列包括SEQ ID NO.2所示的序列,所述探针的核苷酸序列包括SEQ ID NO.3所示的序列。本发明创造性地设计了用于检测FGFR2基因的引物和探针组合,能够特异性检测FGFR2的扩增情况,得出FGFR2的拷贝数,灵敏度和准确率高,易操作。
-
公开(公告)号:CN116926010A
公开(公告)日:2023-10-24
申请号:CN202310665384.8
申请日:2023-06-07
Applicant: 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多耐药的人转移性尤因肉瘤细胞系ES‑ZSS‑1,该细胞于2023年04月26日保藏于中国典型培养物保藏中心,保藏编号:C202395。本发明所述人转移性尤因肉瘤细胞系ES‑ZSS‑1对多种放疗射线、多种化疗药物耐药的尤因肉瘤细胞株,适用范围广,对研究尤文肉瘤复发转移和放化疗耐受机制具有重要研究价值,有助于加速新药物的开发具有重要价值。
-
公开(公告)号:CN114941022A
公开(公告)日:2022-08-26
申请号:CN202210548726.3
申请日:2022-05-20
Applicant: 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
IPC: C12Q1/6851 , C12Q1/6886 , C12N15/11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c‑myc基因拷贝数微滴数字PCR检测试剂盒,属于生物医药技术领域。本发明提供一种c‑myc基因拷贝数微滴数字PCR定量检测方法,根据c‑myc基因与内参基因的荧光值,计算得到c‑myc的基因拷贝数;本发明公开了用于上述方法和试剂盒的引物和探针。通过本发明再结合临床病理信息,随访结果,治疗反应,并与荧光原位杂交方法相结合,确定c‑myc基因拷贝数扩增变异的最佳阈值,以作为特定肿瘤患者预后的参考指标,为临床提供了一种便捷可靠的辅助诊断工具。
-
公开(公告)号:CN108593380B
公开(公告)日:2021-05-18
申请号:CN201810381966.2
申请日:2018-04-25
Applicant: 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
Inventor: 侯英勇 , 蒋冬先 , 徐晨 , 宿杰阿克苏 , 陈伶俐 , 刘亚岚 , 王海星 , 黄洁 , 宋琦 , 刘佳 , 曾海英 , 徐一凡 , 纪元 , 卢韶华 , 侯君 , 罗荣奎 , 栾丽娟
IPC: G01N1/28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组织或细胞芯片量产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将组织粒、培养的细胞或收集的脱落细胞(如胸腹水脱落细胞)用塑形装置塑形,所述的组织粒通过采用组织搅拌机搅碎新鲜组织、福尔马林或其他溶剂(如酒精等)固定的组织、或石蜡包埋的组织块形成,将塑形后的组织或细胞种入受体蜡模或粘连在金属板上,切片,即获得组织或细胞芯片。本发明具有廉价、方便、快速、量产、塑形多样的优点,可用于新鲜组织、固定的组织、石蜡包埋组织、培养或胸腹水等脱落细胞,能普及至每一个病理科及相关研究单位。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