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5615923A
公开(公告)日:2023-01-17
申请号:CN202211409095.3
申请日:2022-11-11
Applicant: 国网重庆市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 河南省日立信股份有限公司 , 国网电力科学研究院武汉南瑞有限责任公司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气体浓度检测方法、装置、系统及存储介质,该方法包括获取第一激光束经待检测目标气体衰减后的激光能量值,调节第二激光束的衰减状态,以使第一激光束与第二激光束在衰减后的激光能量值相同;获取衰减后第一激光束与第二激光束干涉后的光电信号,基于光电信号,对第一激光束和第二激光束进行相位调整,以使干涉后的光电信号值最小;基于相位调整后第二激光束的气体吸收信号谱线,确定目标气体的浓度。本发明通过第一激光束和第二激光束分别构建吸收光路和参考光路,调整吸收光路和参考光路的干涉光电信号的相位,获得无背景信号的气体吸收信号谱线以实现气体浓度检测,解决了目前光学气体浓度检测准确性不高的技术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5639153B
公开(公告)日:2025-03-25
申请号:CN202211178024.7
申请日:2022-09-23
Applicant: 国网重庆市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河南省日立信股份有限公司 , 国网电力科学研究院武汉南瑞有限责任公司 ,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光声池信号增强检测系统及方法,包括:主控单元、用于发射激光的调制单元、具有光声增强结构的光学麦克风和采集光声信号的光声池;所述主控单元分别连接调制单元和光学麦克风,光声池分别连接光学麦克风和调制单元;本发明通过采用二级共振腔放大声学信号的光学麦克风有效提高了其灵敏度,同时通过探测器处探测到与位移相关的光强信号变化,系统被动检测亚埃分辨率的膜位移,通过光学和电子处理非常精确地检测和测量到这种非常微小的变化,无损的得到真实的震源信号,有效提高检测的准确率。
-
公开(公告)号:CN110426371A
公开(公告)日:2019-11-08
申请号:CN201910853919.8
申请日:2019-09-10
Applicant: 国网重庆市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 河南省日立信股份有限公司
IPC: G01N21/39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检测SF6电气设备中的HF气体的系统,包括上位机、激光驱动器、半导体激光光源、光程池、激光探测器、探测器信号处理装置,激光驱动器用于驱动半导体激光光源发出预设波段且可调谐的激光,由半导体激光光源将激光输送至光程池中,还用于将第一电信号发送至上位机;激光探测器用于从光程池中获取激光剩余的光能量并发送至探测器信号处理装置,由探测器信号处理装置将其转换为第二电信号并发送至上位机;上位机用于根据第一电信号、第二电信号和朗伯-比尔定律得到HF气体的浓度。本申请公开的上述技术方案,通过TDLAS技术对HF气体的浓度进行检测,以提高HF气体的检测精度和检测的响应速度,并实现现场在线测量。
-
公开(公告)号:CN115639153A
公开(公告)日:2023-01-24
申请号:CN202211178024.7
申请日:2022-09-23
Applicant: 国网重庆市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河南省日立信股份有限公司 , 国网电力科学研究院武汉南瑞有限责任公司 ,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光声池信号增强检测系统及方法,包括:主控单元、用于发射激光的调制单元、具有光声增强结构的光学麦克风和采集光声信号的光声池;所述主控单元分别连接调制单元和光学麦克风,光声池分别连接光学麦克风和调制单元;本发明通过采用二级共振腔放大声学信号的光学麦克风有效提高了其灵敏度,同时通过探测器处探测到与位移相关的光强信号变化,系统被动检测亚埃分辨率的膜位移,通过光学和电子处理非常精确地检测和测量到这种非常微小的变化,无损的得到真实的震源信号,有效提高检测的准确率。
-
公开(公告)号:CN118425704A
公开(公告)日:2024-08-02
申请号:CN202410653585.0
申请日:2024-05-24
Applicant: 国网重庆市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C5F10O‑有机硅凝胶界面的耐压测试方法和装置,方法包括在测试空间内模拟缺陷环境;清洁待测试的有机硅凝胶样品,将有机硅凝胶样品放入测试空间;向测试空间内充入具有第一气压的C5F10O和氮气的混合气体;采用逐步升压法对电极施加所需第一试验电压,连续均匀的升高所述第一试验电压,直至样品被击穿,读取电压值;对其他待测试的有机硅凝胶样品进行耐压测试;根据多个样品的击穿电压结果,获取C5F10O‑有机硅凝胶界面的击穿特性曲线。装置用于组建实施上述方法的交流击穿测试平台和直流击穿测试平台。本发明能够能对有机硅凝胶界面的击穿性能进行测试,进而获得不同电场缺陷下有机硅凝胶材料界面的绝缘击穿性能,测试结果准确,测试流程简便。
-
公开(公告)号:CN115865706B
公开(公告)日:2024-07-16
申请号:CN202211513358.5
申请日:2022-11-28
Applicant: 国网重庆市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重庆大学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Inventor: 徐鑫 , 晏尧 , 邓雪波 , 李秉毅 , 梁柯 , 刘欣宇 , 赵理 , 朱睿 , 杨高峰 , 宫林 , 李俊杰 , 宋伟 , 李松浓 , 向菲 , 万凌云 , 雷娟 , 梁花 , 李洋 , 陈妍霖 , 李玮 , 刘小源 , 张森 , 张伟 , 韩世海 , 杨峰 , 高爽 , 尹心 , 江金洋 , 程晓 , 於舰 , 吴高翔 , 王雪文 , 景钰文 , 张逸 , 游梓霖
IPC: H04L41/14 , H04L41/142 , H04L41/40 , H04L45/247 , H04L45/2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电力自动化业务编排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基于5G网络能力开放的电力自动化业务编排方法,基于Petri网的VNF‑FG全路径时间协调编排模型,在进行5G电力自动化业务编排时,将全路径的VNF‑FG时间协调问题转换为Petri网可达路径的库所时间协调问题,将业务时间性的需求分解到Petri网模型可达路径的选择和每一VNF进程停留时间的规划。本发明解决了现有技术存在的以下问题:电力自动化业务之间存在工作逻辑冲突、资源分配不合理,难以满足多样化电力自动化业务的实时、可靠等确定性需求。
-
公开(公告)号:CN118336714A
公开(公告)日:2024-07-12
申请号:CN202410491358.2
申请日:2024-04-23
Applicant: 国网重庆市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国网重庆市电力公司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 重庆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电力系统故障恢复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配电网故障恢复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运行参数采集:在线采集配电网运行参数;S2,可调度区域构建:构建合环冲击电流约束的应急电源车可调度区域;S3,模型构建:构建考虑应急电源车可调度区域的配电网故障恢复优化模型;S4,模型求解:求解考虑应急电源车可调度区域的配电网故障恢复优化模型,确定应急电源车接入点、应急电源车出力、网络合解环顺序;S5,故障恢复:配电中心下发应急电源车接入点、应急电源车出力、网络合解环顺序至合解环开关以及调度应急电源车,实施配电网故障恢复。本发明解决了现有技术存在的恢复安全性低、恢复效率低等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4784977B
公开(公告)日:2024-07-02
申请号:CN202210567967.2
申请日:2022-05-24
Applicant: 国网重庆市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 国网重庆市电力公司
Inventor: 黄飞 , 刘佳 , 王谦 , 李永福 , 戴健 , 夏磊 , 向洪 , 廖庆龙 , 吴晓东 , 岳鑫桂 , 彭小娅 , 祝与欣 , 范昭勇 , 戴晖 , 刘志宏 , 李鑫 , 赵俊光 , 宫林 , 李俊杰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基于机器学习的配电终端安全监测系统及方法,涉及配电自动化设备信息安全领域,包括安全监测探针、配电主站、配电终端及与配电终端连接的其他终端,安全监测探针的程序部署在配电终端的操作系统,配电主站与配电终端通过远程通信网络连接,配电终端与其他终端通过本地通信网络连接,安全监测探针采集配电终端远程通信、本地通信及配电终端内部的交互数据信息,基于决策树机器学习算法构建检测模型分析网络安全信息,可将已知网络攻击直接阻断、异常信息上报配电主站进一步分析。本发明提升了配电自动化的网络安全水平。
-
公开(公告)号:CN118040673A
公开(公告)日:2024-05-14
申请号:CN202410180411.7
申请日:2024-02-18
Applicant: 国网重庆市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重庆大学 , 国网重庆市电力公司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Inventor: 李永福 , 崔秋实 , 廖庆龙 , 王卓恒 , 黄飞 , 夏磊 , 舒逊 , 印华 , 赵俊光 , 王谦 , 高洁 , 钟加勇 , 王宇 , 罗建 , 姚勇 , 叶浩 , 向洪 , 蒋西平 , 宫林 , 戴健 , 杨华潇
IPC: H02J3/00 , G06F30/18 , G06F119/06 , G06F119/12 , G06F113/04 , G06F111/1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配电台区的拓扑构建方法、系统、电子设备及介质,涉及电力系统领域,基于用户节点的电压将用户节点等效为用户簇,并继续对用户簇进行等效,在等效的过程中基于电压情况确定各个用户节点以及用户簇节点之间的连接关系,从而依次确定出整个配电台网的拓扑结构;通过聚类过程减少拓扑识别计算过程中的累积误差造成的节点连接关系判断错误的情况,不需要在配电网中加设额外的测量设备,通过输入用户节点本身的智能电表就可以自下而上逐步还原整个配电网台区的拓扑;提出用户节点先聚类、再计算的办法,尽量减小迭代误差,提高识别结果的准确性,提供了一套完整的基于用户电表识别配电台区拓扑的方法体系。
-
公开(公告)号:CN112084220B
公开(公告)日:2024-05-14
申请号:CN202010995333.8
申请日:2020-09-21
Applicant: 国网重庆市电力公司营销服务中心 , 国网重庆市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IPC: G06F16/2455 , G06F16/28 , G06F18/23 , G06F18/214 , G06F18/2433 , G06N20/00 , G01R35/0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电能计量装置异常诊断方法、装置及可读存储介质,其中该方法包括:根据获取的当前电能计量装置的运行参数筛选当前电能计量装置的异常数据;通过预先构建的异常案例库和异常规则库基于所述异常数据进行识别,以获得对应的异常事件和异常类型;对所述异常事件和异常类型进行关联匹配;根据关联匹配结果确定当前电能计量装置的异常信息。本发明方法通过预先构建的异常案例库和异常规则库对获取的异常数据进行识别,从而获得对应的异常事件和异常类型;对所述异常事件和异常类型进行关联匹配,从而获得当前电能计量装置的异常信息,实现降低对熟练技术人员的依赖。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