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型燃气轮机用烟气余热驱动喷射制冷的进气冷却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04712433A

    公开(公告)日:2015-06-17

    申请号:CN201510018531.8

    申请日:2015-01-14

    Applicant: 同济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微型燃气轮机用烟气余热驱动喷射制冷的进气冷却系统,所述的进气冷却系统包括设有高压液态制冷剂的烟气余热回收发生器、喷射器、蒸发器及冷凝器,所述的烟气余热回收发生器设有高温烟气进气口、制冷剂入口及蒸汽出口,所述的高温烟气进气口与排烟管的出口连接,所述的蒸汽出口通过管道依次与喷射器、冷凝器连接,所述的冷凝器通过支路单元分别与烟气余热回收发生器的制冷剂入口及蒸发器的入口相连接,所述的蒸发器的出口通过管道与喷射器连接。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系统结构简单,基于余热制冷,能够实现制冷设备的小型化,能更好地匹配微小燃气轮机余热量,有利于稳定燃气轮机出力,并有效改善燃气轮机的性能,提高能源利用率。

    一种规划设计阶段办公建筑负荷预测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3919550A

    公开(公告)日:2022-01-11

    申请号:CN202111030684.6

    申请日:2021-09-03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规划设计阶段办公建筑负荷预测方法,包括步骤:1)获取预测区域办公建筑的相关参数;2)对获取的办公建筑的相关参数进行统计分析,获取办公建筑分类以及各类办公建筑的典型参数;3)基于各类办公建筑的典型参数建立各类办公建筑典型模型;4)基于建立的各类办公建筑典型模型,对预测地区的各类典型办公建筑全年逐时负荷进行预测;5)基于预测得到的各类典型办公建筑全年逐时负荷,计算全年逐时负荷分摊比例。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提高预测精确度、提高工作效率、计算简单快速等优点。

    一种基于多能互补的耦合低温多效海水淡化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06145489A

    公开(公告)日:2016-11-23

    申请号:CN201510189700.4

    申请日:2015-04-20

    Applicant: 同济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多能互补的耦合低温多效海水淡化系统,该系统包括光伏光热集热器、风力发电机、电辅助加热装置、蓄热装置、饱和蒸汽发生装置及多效蒸发海水淡化装置,所述的光伏光热集热器、风力发电机通过风光互补控制器连接构成联合供热装置与供电装置,供热装置顺序连接蓄热装置、电辅助加热装置及饱和蒸汽发生装置,供电装置连接电辅助加热装置、与多效蒸发海水淡化装置连接的用电设备及收集余电的蓄电池。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利用太阳能风能有机耦合低温多效海水淡化系统得到淡水,具有较高的太阳能利用效率,同时该系统运行稳定可靠。

    基于类别增量更新策略及内存管理优化的电气设备故障诊断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9337237A

    公开(公告)日:2025-01-21

    申请号:CN202411873946.9

    申请日:2024-12-19

    Applicant: 同济大学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一种基于类别增量更新策略及内存管理优化的电气设备故障诊断方法。依据电气设备各工况下的历史运行数据,利用将多项运行参数一维时序数据转换为三维RGB图像的表征技术来优化特征分布,建立故障图像样本集;基于此构建34层残差神经网络(ResNet‑34)诊断模型,对电气设备故障种类/等级进行诊断;用同样方法建立包含电气设备性能不断劣化的新增故障种类/等级图像样本集,在原有ResNet‑34诊断模型中嵌套令新旧故障整体分类损失最小化的子模型,基于这种故障类别增量更新策略,对电气设备可能出现的新型故障种类/等级进行诊断;又通过优化内存管理和数据存储,在保证故障诊断模型高精度的同时,有效减轻内存占用,减少模型更新时间。

    一种沼气红外辐射滚筒谷物干燥机

    公开(公告)号:CN104782759A

    公开(公告)日:2015-07-22

    申请号:CN201510136610.9

    申请日:2015-03-26

    Applicant: 同济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沼气红外辐射滚筒谷物干燥机,包括支架、滚筒、滚筒传动装置、燃烧器、燃烧器控制箱、外部燃气接入管及总控制器,滚筒设置在支架上,滚筒传动装置与滚筒传动连接,带动滚筒做顺时针旋转或逆时针旋转,燃烧器通过支撑架固定在支架上,且燃烧器的主体伸入到滚筒内,与滚筒非接触式设置,燃烧器控制箱与燃烧器及外部燃气接入管连接,将外部燃气接入管内的沼气通入燃烧器燃烧;总控制器设置在支架上,控制滚筒的转动。本发明解决了现有干燥机的工艺落后、成本高、效率低、温度低和升温速度慢、能源消耗大、污染排放高、造成谷物焦糊、串烟、爆腰,导致烘干后的谷物品质降低等问题。具有干燥速率快,烟气污染物排放极低等优点。

    一种基于深度学习与格拉姆角场图像的能源系统故障诊断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5187832B

    公开(公告)日:2025-04-29

    申请号:CN202210731437.7

    申请日:2022-06-24

    Applicant: 同济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深度学习与格拉姆角场图像的能源系统故障诊断方法,该方法依据能源系统各工况下的历史运行数据,将多项运行参数的一维时间序列转换为二维的GAF图像,建立起图像样本集;在此基础上,利用深度学习中的生成式网络对故障图像样本进行样本扩充,平衡样本集;依据平衡后的图像样本集离线训练基于深度学习的故障诊断模型,对实际运行数据的GAF图像进行分类,实现对能源系统的在线故障诊断。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保障能源系统的供能可靠性与设备安全性,具有较高诊断精度等优点。

    考虑负荷点接入次序的区域分布式能源系统站-网协同优化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9578793A

    公开(公告)日:2025-03-07

    申请号:CN202411644460.8

    申请日:2024-11-18

    Applicant: 同济大学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项考虑负荷点接入次序的区域分布式能源系统(District distributed energy system,DDES)站‑网协同优化技术。依据研究对象的区域规划数据,将能量距离法与K‑means聚类法相结合,解决了能量站的选址和规模问题。采用基于最短路径法(DA)和遗传算法(GA)的管道规划算法,解决管道布局和管径同时优化的问题。在此基础上,分析能源站和管网的耦合性,并建立能源站设备容量配置优化模型,以设备的年化建造费用和运行费用为目标,建立内燃机、辅助锅炉、电制冷机组和吸收式制冷机组的数学模型。通过求解混合整型线性规划问题得到了能源站的设备容量配置,实现DDES站网协同优化设计,提升系统的经济性和技术性。

    喷射制冷与主动式冷梁联合应用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05042741A

    公开(公告)日:2015-11-11

    申请号:CN201510395622.3

    申请日:2015-07-07

    Applicant: 同济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24F5/0007 F24F5/004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喷射制冷与主动式冷梁联合应用系统,包括喷射制冷子系统和主动式冷梁子系统,喷射制冷子系统包括发生器(1)、低压喷射器(2)、高压喷射器(3)、冷凝器(4)、水泵(5)、低温侧蒸发器(6)、高温侧蒸发器(7)、低压节流阀(8)和高压节流阀(9),发生器(1)出口气体分两路进入冷凝器(4),冷凝器(4)出口制冷剂分别进入发生器(1)、高温侧蒸发器(7)和低温侧蒸发器(6)完成制冷循环。冷梁风侧末端和冷梁水侧末端分别通过低温换热器(10)与低温侧蒸发器(6)、高温换热器(11)与高温侧蒸发器(7)换热。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发挥冷梁的优点,结构简单,提高喷射制冷蒸发温度,系统整体性能高。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