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城市建筑可再生能源综合利用量及规模的核算系统及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9146284B

    公开(公告)日:2022-03-08

    申请号:CN201810938195.2

    申请日:2018-08-17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城市建筑可再生能源综合利用量及规模的核算系统及方法,涉及可再生能源技术领域,所述系统包括信息采集模块、数据库模块、计算分析模块、存储输出模块。系统通过信息采集模块获取建筑类型、供能系统配置、可再生能源使用情况等数据,与现有的国家地方规划政策、不同类型建筑年综合能耗指标、可再生能源节能量等资料组成数据库模块。计算分析模块通过调取数据库模块中的信息计算得到可再生能源综合利用目标量,并核算建筑实际的可再生能源综合利用量是否满足目标量要求。计算结果通过存储输出模块实现数据的存储、导出和可视化显示。本发明能够为科学有效制定城市可再生能源综合利用的规划提供技术支持。

    一种设计阶段测算冷水机组实际部分负荷性能系数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9711029A

    公开(公告)日:2019-05-03

    申请号:CN201811564512.5

    申请日:2018-12-2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设计阶段测算冷水机组实际部分负荷性能系数的方法,涉及暖通空调制冷技术领域,所述方法通过建筑类型、建筑负荷、制冷机房中冷水机组、水泵、冷却塔等设备的配置和制冷机房在具体项目中的运行特点等数据,计算分析得到冷水机组大小配置及多台机组运行时的实际部分负荷性能系数计算公式,以及采用该公式对应的机组部分负荷率和冷凝器进水温度。本发明能够针对项目具体运行情况、当地气象条件、负荷特性、机组多台运行、机组大小配置、运行时间等因素,为设计阶段冷水机组选型提供技术支持,提高机组在具体项目中部分负荷运行预测的准确性和简便度。

    一种城市建筑可再生能源综合利用量及规模的核算系统及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9146284A

    公开(公告)日:2019-01-04

    申请号:CN201810938195.2

    申请日:2018-08-17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6Q10/06312 G06Q10/0637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城市建筑可再生能源综合利用量及规模的核算系统及方法,涉及可再生能源技术领域,所述系统包括信息采集模块、数据库模块、计算分析模块、存储输出模块。系统通过信息采集模块获取建筑类型、供能系统配置、可再生能源使用情况等数据,与现有的国家地方规划政策、不同类型建筑年综合能耗指标、可再生能源节能量等资料组成数据库模块。计算分析模块通过调取数据库模块中的信息计算得到可再生能源综合利用目标量,并核算建筑实际的可再生能源综合利用量是否满足目标量要求。计算结果通过存储输出模块实现数据的存储、导出和可视化显示。本发明能够为科学有效制定城市可再生能源综合利用的规划提供技术支持。

    建筑外遮阳设计优化方法、装置、计算设备及存储介质

    公开(公告)号:CN110633538B

    公开(公告)日:2023-05-12

    申请号:CN201910899680.8

    申请日:2019-09-23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建筑外遮阳设计优化方法、装置、计算设备及存储介质,其中,一种建筑外遮阳设计优化方法包括:导入建筑物理模型;根据建筑外遮阳构件挡住日光的时间T、平衡温度t0、UTCI值计算建筑外立面各点的度日数D=T*(UTCI‑t0);根据度日数D的值选择遮阳构件的设置位置;对拟采用的建筑外遮阳构件进行参数化建模,将该模型网格化后与基础建筑模型结合;进行遮阳效果计算分析;选取优化目标,采用遗传算法对建筑外遮阳构件进行优化;根据优化目标判断建筑外遮阳构件是否符合设计要求。本发明创新性地将设置遮阳构件与遮阳构件的优化有机结合,为建筑师较好较快地设计遮阳构件提供了可靠的计算方法,具有评估结果准确、可操作性强等优点。

    一种基于层次分析法的室内空气环境综合评价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9005784A

    公开(公告)日:2024-11-22

    申请号:CN202411006148.6

    申请日:2024-07-25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层次分析法的室内空气环境综合评价方法,该方法包括:定义表征室内空气环境的参数指标,包括热环境、湿环境、吹风感、热舒适、室内PM2.5、室内TVOC、室内甲醛和室内CO2;采用层次分析法构造判断矩阵,并计算相应权重值;基于各指标的评分以及计算的各指标权重,构建室内空气环境综合评分体系,具体为:热环境指标根据供冷工况和供热工况的室内温度进行评分;湿环境指标根据供冷工况和供热工况的相对湿度进行评分;吹风感指标根据室内机组的风速档位进行评分;热舒适指标根据热舒适的绝对值进行评分;室内PM2.5、室内TVOC、室内甲醛和室内CO2分别根据对应污染物的浓度进行评分。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评价更科学准确等优点。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