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7801535A
公开(公告)日:2024-04-02
申请号:CN202311839877.5
申请日:2023-12-28
申请人: 国网河南省电力公司 , 国网河南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国网智能电网研究院有限公司 , 国网河南省电力公司直流中心
摘要: 本发明涉及橡胶制备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晶闸管用耐老化硅橡胶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本发明提供的一种晶闸管用耐老化硅橡胶,以重量份计,包括如下原料:硅橡胶基体材料100份、硫化剂0.8~2份、抗氧化剂0.2~1份、结构控制剂6~8份、填料70~100份、耐热添加剂1~4份;其中,所述填料包括氢氧化铝、气相法白炭黑和纳米氧化锌;氢氧化铝、气相法白炭黑、纳米氧化锌的质量比为(45~60):(20~30):(5~10);所述耐热添加剂包括三氧化二铁和炭黑;所述耐热添加剂中的三氧化二铁与炭黑的质量比为(0.5~3):(0.5~1)。本发明提供的晶闸管用耐老化硅橡胶在晶闸管工作环境中力学性能和热力学性能能够长期保持在良好的水平。
-
公开(公告)号:CN117825121A
公开(公告)日:2024-04-05
申请号:CN202311826907.9
申请日:2023-12-27
申请人: 国网河南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国网河南省电力公司 , 国网智能电网研究院有限公司 , 国网河南省电力公司直流中心
摘要: 一种可控硅截面金相样品的制备方法,属于金相样品制备技术领域。本发明可控硅截面金相样品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使用树脂对可控硅进行包裹;步骤2、使用水刀对可控硅进行切割;步骤3、将切割得到的试样使用树脂进行冷镶;步骤4、打磨;步骤5、抛光。本发明填补了可控硅截面金相样品制备的空白,为可控硅制造工艺改进提供了可靠的检测数据和保障。
-
公开(公告)号:CN117825756A
公开(公告)日:2024-04-05
申请号:CN202410152424.3
申请日:2024-02-03
申请人: 国网河南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国网智能电网研究院有限公司 , 西安交通大学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串联晶闸管的测试装置、方法,属于晶闸管测试技术领域,包括晶闸管触发单元,测试电压施加至串联晶闸管,每一晶闸管上并联晶闸管触发单元,晶闸管触发单元包括脉冲变压器、电容器、稳压管和二极管,脉冲变压器、第一稳压管和电容器串联,第二稳压管与二极管串联后,与电容器并联,电容器用于产生脉冲触发电流,电容器电压被第二稳压管钳位,待晶闸管电压高于第一稳压管电压后,第一稳压管被击穿,通过脉冲变压器产生脉冲电流,从而触发晶闸管,进行测试。本发明能够解决串联晶闸管测试的均压、取能和电位隔离问题,而且测试操作便捷、灵活,准确性好。
-
公开(公告)号:CN117984172A
公开(公告)日:2024-05-07
申请号:CN202410263722.X
申请日:2024-03-07
申请人: 国网智能电网研究院有限公司 , 国网河南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摘要: 本发明涉及金相样品制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金相试样辅助平衡装置、磨抛机及使用方法。一种金相试样辅助平衡装置,包括:壳体组件,所述壳体组件设有具有开口的容纳空间;弹性组件,设于所述容纳空间内,所述弹性组件包括弹性件;琼脂块,部分设于所述容纳空间内,所述琼脂块伸入容纳空间内的部分与弹性组件接触,所述琼脂块伸出容纳空间内的部分设有研磨面,所述研磨面上适于嵌入有待研磨试样,所述研磨面适于与磨盘表面接触。本发明解决人工抛磨出来的金相试样有存在试样高度不一、平面度不好的问题,从而提供一种金相试样辅助平衡装置、磨抛机及使用方法。
-
公开(公告)号:CN118917741A
公开(公告)日:2024-11-08
申请号:CN202411151396.X
申请日:2024-08-21
申请人: 国网河南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国网河南省电力公司 , 国网河南省电力公司商丘供电公司
发明人: 夏大伟 , 曹桂州 , 张少锋 , 卜海波 , 王星海 , 刘伯康 , 孟凯 , 王琛 , 武志东 , 朱哲然 , 薛秀梅 , 陈俊良 , 李珍平 , 史书怀 , 刘静宇 , 王放放 , 蔡云贵 , 蒋玲芳 , 朱辉 , 程龙 , 杜蜻蜓 , 王洋
IPC分类号: G06Q10/0639 , G06Q50/06 , G06F17/11
摘要: 一种融合三角距离和改进灰色关联分析度的火电机组发电能力评价方法及系统,方法包括:采集区域内各火电机组发电能力成效指标数据,并对采集到的成效指标数据进行归一化处理,得到成效指标归一化矩阵;基于得到的归一化矩阵,计算各成效指标的权重构成成效指标的规范化矩阵;基于得到的规范化矩阵,计算各火电机组各指标与其正、负理想解的三角距离;计算各火电机组成效指标的正、负灰色关联度;基于获得的三角距离和正、负灰色关联度,计算各火电机组的相对贴近度;基于得到的各火电机组的相对贴近度,计算火电机组综合评价值的区分度,并通过算例说明本方法的有效性。本发明基于改进灰色关联分析度对机组发电能力进行评价,采用三角距离削弱欧式距离因指标相关性的影响,提高评价结果的准确性。
-
公开(公告)号:CN118960801A
公开(公告)日:2024-11-15
申请号:CN202411051399.6
申请日:2024-08-01
申请人: 国网河南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国网河南省电力公司
IPC分类号: G01D5/353 , G01K11/322 , G01K11/3206 , G01H9/00
摘要: 一种结合布里渊与瑞利散射的多参数光纤传感系统及方法,利用同一激光脉冲在同一单模光纤上同时激发瑞利和布里渊反向散射,根据振动的快速变化特性和温度的静态特性,通过布里渊光时域反射法(B‑OTDR)提取被测光纤温度,同时通过相敏光时域反射法(φ‑OTDR)提取光纤振动频率,从而可以同时测量温度和振动状态,用于多参数融合的主循环泵及其它电气设备的故障诊断和健康状态评价。
-
公开(公告)号:CN117293037A
公开(公告)日:2023-12-26
申请号:CN202311273274.3
申请日:2023-09-28
申请人: 国网河南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北京科技大学 , 国网河南省电力公司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新型二维半导体材料晶闸管的构筑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制备二维半导体材料、二维金属电极材料、电介质材料和传统金属电极材料;基于传统金属电极材料进行电极沉积;将电介质材料转移到沉积好的电极的基底上,然后将二维半导体材料转移堆叠在电介质材料上,将二维金属电极材料转移至二维半导体材料的一侧,并将传统金属电极材料转移到二维金属电极材料上作为阳极,将传统金属电极材料转移到二维半导体材料的另一侧作为阴极,完成二维半导体材料晶闸管的构筑。本发明将二维半导体材料和二维金属材料引入晶闸管,同时进行与之匹配的晶闸管结构设计,提升晶闸管的性能,为基于二维材料的晶闸管设计和优化提供了建议。
-
公开(公告)号:CN117516458A
公开(公告)日:2024-02-06
申请号:CN202311457089.X
申请日:2023-11-03
申请人: 国网河南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国网河南省电力公司
IPC分类号: G01B21/32 , G06K17/00 , G06K19/077 , G01B21/02
摘要: 本申请涉及电力系统维护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IGCT换流阀阀厅钢构件结构应变监测系统,其包括处理装置、射频读写装置、以及若干个分别安装在若干受监测钢构件上的射频应答装置和传感装置;所述处理装置,用于控制射频读写装置向射频应答装置发送射频信号指令。本申请通过传感装置、处理装置、控制射频读写装置和射频应答装置的配合设置,实现对换流站IGCT换流阀阀厅内若干钢构件进行远程、实时和全面的监测,能够快速的对受监测钢构件的服役安全性进行判断,提高了换流站IGCT换流阀阀厅钢构件的监测效率,提高了换流站在运行时的可靠性和安全性。
-
公开(公告)号:CN117466004A
公开(公告)日:2024-01-30
申请号:CN202311427088.0
申请日:2023-10-31
申请人: 国网河南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国网河南省电力公司 , 华中科技大学
发明人: 夏大伟 , 李敏 , 李奎 , 王星海 , 张少锋 , 李玲 , 张步庭 , 张小科 , 曹桂州 , 史书怀 , 胡松 , 向军 , 苏胜 , 李寒剑 , 王放放 , 刘静宇 , 蔡云贵 , 刘恪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堆煤过程监测回归的煤场煤堆密度在线评估装置、方法、存储介质及电子设备,所述装置包括斗轮机,所述斗轮机上设置有堆煤用的斗轮,所述斗轮通过皮带秤与所述斗轮机主体相连,所述斗轮上设置有斗轮卫星定位系统,所述斗轮机的主体顶部设置有3D激光轮廓仪、视频监控系统和斗轮机卫星定位系统。基于所述装置本发明通过对煤堆的体积和密度进行综合分析计算,消除因天气、煤场顶棚等原因导致的斗轮卫星定位错误或者偏差,解决了煤堆密度在线评估时精度差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6644843A
公开(公告)日:2023-08-25
申请号:CN202310564072.8
申请日:2023-05-18
申请人: 国网河南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国网河南省电力公司 , 华中科技大学
摘要: 本发明公开一种耦合气象数据的燃煤电厂煤耗预测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获取燃煤电厂机组容量、历史机组运行数据和历史气象数据以及对应的日期;S2、对步骤S1中获得的历史机组运行数据和历史气象数据进行数据预处理;S3、建立耦合了历史气象数据的煤耗预测模型,对预测模型的精度进行验证,实现未来煤耗的精准预测。本发明中通过耦合气象数据、提取指标统计多种统计值,以及融合BP神经网络与Transformer模型实现了预测误差率5%以内的效果。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