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6298214A
公开(公告)日:2017-01-04
申请号:CN201610847396.2
申请日:2016-09-23
Applicant: 国网江西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国家电网公司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F38/30 , G01R15/09 , G01R19/0092 , H01F27/306 , H01F38/3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宽量程零磁通电流比例变换器,包括一个磁平衡检测绕组,一个比例绕组,环形铁芯I和环形铁芯II,一个电流取样电阻,一个磁平衡检测及驱动电路,多个比例绕组量程切换继电器,其中,磁平衡检测绕组均匀绕制在环形铁芯I上,然后将环形铁芯II镶嵌在环形铁芯I内部,再将比例绕组均匀绕制在环形铁芯I和环形铁芯II上,一次绕组也均匀绕制在环形铁芯I和环形铁芯II上;二次比例绕组N2包括多个比例分段绕组,各比例分段绕组对应比例分段绕组端子,各比例分段绕组端子对应各比例绕组量程切换继电器。本发明解决了零磁通电流比例变换器电流量程适应性的问题;利用零磁通电流比例变换器,可实现对电流的自动检测。
-
公开(公告)号:CN106298214B
公开(公告)日:2018-01-09
申请号:CN201610847396.2
申请日:2016-09-23
Applicant: 国网江西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国家电网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宽量程零磁通电流比例变换器,包括一个磁平衡检测绕组NT,一个二次比例绕组N2,环形铁芯Ⅰ和环形铁芯Ⅱ,一个电流取样电阻,一个磁平衡检测及驱动电路,多个比例绕组量程切换继电器,其中,磁平衡检测绕组NT均匀绕制在环形铁芯Ⅰ上,然后将环形铁芯Ⅱ镶嵌在环形铁芯Ⅰ内部,再将二次比例绕组N2均匀绕制在环形铁芯Ⅰ和环形铁芯Ⅱ上,一次绕组也均匀绕制在环形铁芯Ⅰ和环形铁芯Ⅱ上;二次比例绕组N2包括多个比例分段绕组,各比例分段绕组对应比例分段绕组端子,各比例分段绕组端子对应各比例绕组量程切换继电器。本发明解决了零磁通电流比例变换器电流量程适应性的问题;利用零磁通电流比例变换器,可实现对电流的自动检测。
-
公开(公告)号:CN106501752A
公开(公告)日:2017-03-15
申请号:CN201610847265.4
申请日:2016-09-23
Applicant: 国网江西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国家电网公司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1R35/04 , G01R19/008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电能表电压接入方式自动识别方法,利用电压互感器二次回路电压降自动监测装置已有的电压互感器侧电压测量电路,采用载波通信方法,在电能表侧通过载波通信模块分别选择接通I段母线电压互感器二次电压回路或接入II段母线电压互感器二次电压回路发送数据,并查询载波通信的接收数据;当选择I段母线电压互感器二次电压回路发送数据,如果未接收到发送的数据,再选择II段母线电压互感器二次电压回路发送数据,如果接收到发送的数据,则表示电能表的电压接在II段母线电压互感器二次电压回路;反之,则表示电能表的电压接在I段母线电压互感器二次电压回路;实现电能表电压接入方式自动识别。
-
公开(公告)号:CN106501752B
公开(公告)日:2019-04-26
申请号:CN201610847265.4
申请日:2016-09-23
Applicant: 国网江西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国家电网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电能表电压接入方式自动识别方法,利用电压互感器二次回路电压降自动监测装置已有的电压互感器侧电压测量电路,采用载波通信方法,在电能表侧通过载波通信模块分别选择接通I段母线电压互感器二次电压回路或接入II段母线电压互感器二次电压回路发送数据,并查询载波通信的接收数据;当选择I段母线电压互感器二次电压回路发送数据,如果未接收到发送的数据,再选择II段母线电压互感器二次电压回路发送数据,如果接收到发送的数据,则表示电能表的电压接在II段母线电压互感器二次电压回路;反之,则表示电能表的电压接在I段母线电压互感器二次电压回路;实现电能表电压接入方式自动识别。
-
公开(公告)号:CN108321560A
公开(公告)日:2018-07-24
申请号:CN201810403696.0
申请日:2018-04-28
Applicant: 国网安徽省电力有限公司蚌埠供电公司 , 国家电网公司
IPC: H01R11/01 , H01R11/05 , H01R4/2407 , H01R4/2408 , H01R4/44
Abstract: 本发明给出了一种穿刺线夹;包括上壳体、下壳体、接地环、引流线安装夹和扭矩螺杆;上壳体下端面开有第一穿刺线槽和第一接地槽,第一穿刺线槽的槽壁上设有若干上刀刃,引流线安装夹与上壳体固定,上壳体内部设有连通上刀刃与引流线安装夹的金属件;下壳体上端面开有第二穿刺线槽和第二接地槽,第二穿刺线槽的槽壁上设有若干下刀刃;扭矩螺杆贯穿下壳体且与上壳体螺纹配合,所述扭矩螺杆侧壁下部设有限位挡板;接地环处于下壳体的第二接地槽与上壳体的第一接地槽内,接地环通过下壳体内部的金属件与下刀刃连通。有益技术效果:作业步骤简单、劳动强度小、作业耗时端,可以有效解决本穿刺线夹和导线间的防水问题,提高线路的安全运维水平。
-
公开(公告)号:CN105974354B
公开(公告)日:2018-07-17
申请号:CN201610559224.5
申请日:2016-07-15
Applicant: 国网四川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国家电网公司 , 重庆大学
IPC: G01R35/0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电容式电压互感器仿真模型及仿真方法,建立考虑多外界影响因素的电容式电压互感器仿真模型,对多个影响电容式电压互感器的外界因素进行分析,获得外界影响因素对电容式电压互感器测量准确度的影响规律,为现场运行的电容式电压互感器误差大、绝缘失效的原因提供理论依据,解决了当前仅对电容式电压互感器暂态性能进行仿真,缺少对多个外界因素影响电容式电压互感器测量准确度的稳态性能进行仿真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05184029B
公开(公告)日:2018-06-26
申请号:CN201510726851.9
申请日:2015-10-30
Applicant: 东南大学 , 国家电网公司 , 南京南瑞集团公司 , 国电南瑞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国网江苏省电力公司
IPC: G06F17/5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电力通信非实时混合仿真平台及仿真方法,以实现电力通信复合系统的混合仿真,考虑了复合系统混合仿真中的时间同步问题,采用计算机数据结构中缓存、回滚的思想,通过信息通信仿真系统对电力仿真系统的中断控制,来确保复合系统的运算精度和速度。与已有的复合系统仿真方法相比,新提出的方法仿真效率更高,精度更优,能较好地反应出电力系统与通信系统间的动态交互特性。研究基于状态缓存的电力与信息通信混合仿真平台时间同步方法既有助于研究电力系统与通信系统的交互影响特性,也有益于制定智能信息化电网中的安全稳定控制策略。
-
公开(公告)号:CN108045532A
公开(公告)日:2018-05-18
申请号:CN201711260047.1
申请日:2017-12-04
Applicant: 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山东鲁能智能技术有限公司 , 国家电网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水下电动机械臂作业吊舱及使用方法,作业吊舱包括舱体,舱体前端设有设备密封舱,设备密封舱内部安装有控制器及水下环境数据采集设备;舱体底部中后端设有向机体右下侧开启的舱门,作业吊舱内部安装有电动机械臂,电动机械臂共有三个运动自由度,分别是沿同一轴线的依次布设的肩关节、肘关节和腕关节,腕关节外还设置有一个可执行开合动作的夹持型手爪,在非作业状态时,电动机械臂整体收进作业吊舱内部,此时舱门呈关闭状态,在作业状态时,此时舱门向下竖直开启,电动机械臂伸出吊舱开始作业。本发明可直接安装于自主无人水下机器人或其他中小型水下机器人机体上使用。
-
公开(公告)号:CN108045530A
公开(公告)日:2018-05-18
申请号:CN201711262447.6
申请日:2017-12-04
Applicant: 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山东鲁能智能技术有限公司 , 国家电网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海底电缆探测水下机器人及作业方法,本发明借助电缆安全接口可实现ROV/AUV模式相互切换,具有自主航行、远程控制和精准探测的能力,用于海底电缆工程的施工勘测、日常巡检及故障探测。可在海底电缆工程开工前对海底电缆路由的地形地貌进行施工勘测,对投入运行的海底电缆埋设及运行状况进行日常巡检,并对出现故障或断裂事故的海底电缆进行现场抵近观察。
-
公开(公告)号:CN105140939B
公开(公告)日:2018-04-03
申请号:CN201510487376.4
申请日:2015-08-10
Applicant: 江苏方天电力技术有限公司 , 江苏省电力公司 , 东南大学 , 国家电网公司
IPC: H02J3/28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A30/1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储能系统的主动负荷多目标协调控制方法,所述多目标包括区域电网联络线功率和、用户经济效益和电力公司运营效益,由用户根据实际需求调整运行目标的权重,通过分析需求侧电源出力、储能系统荷电状态、用户用能需求、实时电价自动规划储能系统的实时出力,实现多目标运行整体结果最优。控制步骤包括:数据采集;参数设置;数据筛选;逐步寻优;指令执行。本发明所述的控制方法可以兼顾用户和电网的利益,显著提高智能需求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同时该策略可以用于智能需求侧建设初期的储能容量规划投资中,以得到最佳投入/产出比。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