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继电保护的管理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08763184A

    公开(公告)日:2018-11-06

    申请号:CN201810547583.8

    申请日:2018-05-31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6F17/248 G06Q50/0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继电保护的管理系统,包括:移动端及与移动端相连的云端;移动端包括:差动计算模块,用于根据输入的被检测继电保护器铭牌运行参数进行差动计算得出相应的结果参数;校验报告编辑模块,用于选择报告模板实现对应的报告编辑;运检拍照模块,用于对被检测继电保护器进行拍照并将得到的现场照片上传保存;云端包括:差动计算结果查看模块,用以供用户查看差动计算结果参数;校验报告查看下载模块,用以供用户下载并查看用户编辑的校验报告;运检图片查看模块,用以供用户查看历史被检测继电保护器的现场照片。本发明能够有效提高现场工作效率及准确率,同时完善日常二次运检工作质量,节约人力成本,保证电网和设备安全。

    临时用电计量管控方法
    6.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8182548A

    公开(公告)日:2018-06-19

    申请号:CN201810090278.0

    申请日:2018-01-3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临时用电计量管控方法,其包含:获取工单申请用户、工程队工作人员发起的登录请求;从工单申请用户处获取临时用电业务受理申请工单;将临时用电业务受理申请工单中的信息与参考标准信息进行比对分析,根据分析结果将工单划分为审核通过的待办工单或审核不通过的待退工单;根据待办工单所涉及用户的现场情况以及临时用电申请状况判断该待办工单是否符合规定,对不符合规定的待办工单进行关闭;读取工程队工作人员的现场施工情况,根据符合规定的待办工单的数量以及工程队工作人员的现场施工情况将各个待办工单匹配给相应的工程队工作人员。其优点是:实现了对现场作业过程、质量和数据的全面管控。

    一种全绝缘架空线路
    7.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7878800A

    公开(公告)日:2024-04-12

    申请号:CN202311748282.9

    申请日:2023-12-19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全绝缘架空线路,包括若干电线杆以及架设在各电线杆之间的架空线,所述电线杆与架空线之间设置有杆变,所述杆变通过杆变高压引下线、跌落式熔断器、熔断器横担和接续线夹接入所述架空线,所述杆变的低压侧的杆变低压桩头通过电缆引至各用户;所述杆变高压引下线与所述杆变的高压侧之间通过快插接头连接;所述跌落式熔断器采用封闭型全绝缘熔断器;所述熔断器横担采用绝缘横担;所述接续线夹外部罩设有线夹绝缘罩;所述杆变低压桩头的外部罩设有桩头绝缘罩。本发明的10kV架空全绝缘线路,对现有技术中的10kV架空线路进行全绝缘化改造,可以弥补线路对感应雷过电压防范能力的不足,降低雷击跳闸率。

    一种柔性可控资源无功支撑的配电网无功优化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6093961A

    公开(公告)日:2023-05-09

    申请号:CN202211571392.8

    申请日:2022-12-08

    Abstract: 一种柔性可控资源无功支撑的配电网无功优化方法,属无功补偿领域。包括计算电动汽车充电需求满足度;获得电动汽车集群总的无功支撑范围;建立考虑电动汽车集群无功支撑能力的配电网两阶段无功优化模型;将用户侧和电网侧两目标分为两个优化阶段,分别进行优化;得到最优无功优化控制策略。其将电动汽车作为一种新型的无功补偿装置,向电网输送无功功率,通过调控电动汽车充电桩的运行状态,实现电动汽车与电网之间的有功与无功交互,克服了电动汽车随机运行特性带来的不稳定因素,增强了电动汽车参与无功优化过程的鲁棒性。可广泛用于配电网的无功优化或无功补偿领域。

    继电保护设备的安全性能分析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9919338A

    公开(公告)日:2019-06-21

    申请号:CN201910222764.8

    申请日:2019-03-2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继电保护设备的安全性能分析方法,统计分析与继电保护设备生产厂商、设备类型,运行的时间段相关联的各种故障类型发生的概率,并根据分析结果,针对不同生产厂商不同设备类型的继电保护设备,结合其运行时间,调整运维检修频率,防止事故发生。本发明结合真实的运行数据,提供关于在运行继电保护设备的状态分析,为相应保护设备提供有针对性的运维计划,进一步节约了运维人力,提高了劳动效率,并可以将分析结果作为新设备的选型参考依据。本发明分析过程简单方便,无需专门的技术人员操作,分析结果清晰、直观。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