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7810938A
公开(公告)日:2024-04-02
申请号:CN202311625430.8
申请日:2023-11-30
Applicant: 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湖州供电公司 , 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德清县供电公司 , 德清欣电电力建设有限公司 , 国电南瑞南京控制系统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混合超导直流限流器,包括故障限流模块和能量吸收模块,故障限流模块与能量吸收模块并联连接,故障限流模块和能量吸收模块与故障切除模块串联连接,并公开了一种混合超导直流限流器的控制方法,控制直流限流器快速有效隔离和切断故障。本发明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直流系统短路故障无法快速有效隔离和切断的问题,能够在发生短路故障时限流模块中的限流电抗器电感数值和超导电阻的阻值自动迅速增大。
-
公开(公告)号:CN117131360A
公开(公告)日:2023-11-28
申请号:CN202311106900.X
申请日:2023-08-29
Applicant: 国电南瑞南京控制系统有限公司 , 国网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 四川大学 , 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台州供电公司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Inventor: 黄堃 , 张晓燕 , 王杨 , 王辉 , 温传新 , 斯建东 , 郭王勇 , 余才阳 , 梁加本 , 汪鹤 , 郑舒 , 张驰 , 朱涛 , 王超群 , 周翔 , 李剑 , 陈翔 , 肖先勇 , 云阳 , 刘如帆 , 谭涛 , 徐旭 , 朱逸芝 , 丁爱芬 , 郑鑫 , 朱轶群 , 罗啸远
IPC: G06F18/213 , G06F18/10 , G06F18/214 , G06F18/241 , G06N3/0464 , G06N3/088 , G06N20/20 , G01R31/00 , G01R23/0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波形数据的宽频振荡监测方法及系统,首先利用广域测量系统采集到的系统各节点的波形数据进行相干谱分析,通过检测相干谱峰值判别振荡发生,若判断为发生振荡,将振荡样本输入到CNN模型中,通过卷积层和池化层压缩数据的数量,提取振荡特征,并减小过拟合,利用全连接层汇总并输出特征数据集D;最后采用卷积神经网络输出的宽频振荡信号的振荡特征作为XGBoost的输入,辨识振荡频率和衰减因子。本发明极大地降低了监测的成本,解决了宽频范围内对振荡信号的在线监测问题,并利用多节点波形数据相干谱判别振荡与噪声,有效减少了强噪声引起的误判断,通过对CNN进行无监督构造,省去了标签量的设定,提高了模型的泛化能力与计算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16780589A
公开(公告)日:2023-09-19
申请号:CN202310574772.5
申请日:2023-05-19
Applicant: 国电南瑞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国电南瑞南京控制系统有限公司
Inventor: 朱金大 , 赵景涛 , 郭王勇 , 黄堃 , 石春虎 , 温传新 , 郑舒 , 王辉 , 韩忠修 , 孙厚涛 , 丁志宇 , 云阳 , 葛卫梁 , 金雪 , 张晓燕 , 杨文 , 杜炜 , 王俊 , 王馨 , 梁锋 , 杜建成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配网柔直互联‑风‑光‑储‑充‑换一体化电力能源站,包括能源主设备仓及换电电池仓;能源主设备仓包括配网柔直互联AC/DC模块、风电AC/DC模块、光伏DC/DC模块、储能DC/DC模块和充电堆DC/DC模块;每一配网柔直互联AC/DC模块交流端口连接至上级配电设备,若干配网柔直互联AC/DC模块的直流端口并联之后,连接至直流母线;风电AC/DC模块、光伏DC/DC模块、储能DC/DC模块的直流输出端连接至直流母线,输入端分别连接风力发电机、光伏组件、储能电池;充电堆为数个充电终端供电并将多余电能存储于换电电池仓内的换电电池。本方案将风电、光伏、电动汽车动力电池接入现有配电网,集电动汽车充、换电于一体,适应不同电动汽车车主的应用需求。
-
公开(公告)号:CN116014744A
公开(公告)日:2023-04-25
申请号:CN202211592365.9
申请日:2022-12-13
Applicant: 国电南瑞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东南大学 , 国电南瑞南京控制系统有限公司 , 南瑞智能配电技术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电力电子控制技术领域的一种基于无通信的低压线路末端柔性互联控制方法及装置,包括:获取低压线路末端交流侧电压和当前直流侧电压;判断低压线路末端交流侧电压是否在电压合格区间之内;响应于交流侧电压不在电压合格区间之内时,确定交流侧电压偏离电压合格区间的偏差值,否则不做处理;结合当前直流侧电压和交流侧电压偏离电压合格区间的偏差值,确定直流侧电压指令;将直流侧电压指令输入电压控制环,通过变流器进行直流电压调整。本发明能够保证无通信情况下,低压线路末端柔性互联系统能够实现电压均衡,实现功率自动调节。
-
公开(公告)号:CN118889655A
公开(公告)日:2024-11-01
申请号:CN202411003620.0
申请日:2024-07-25
Applicant: 国电南瑞南京控制系统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中压融合不停电接口系统及并网离网控制方法,所述系统包括电源不停电接入端口柜、中压主进线柜以及出线柜;电源不停电接入端口柜中的协调控制模块采集配变侧和短时导电应急模块侧电压参数,结合离网判定模块和并网判定模块判断是否进行离网和并网指令。引入具备自同期技术的运行控制系统就地完成应急电源启动、应急电源并网接入、电网退出、离网稳定运行、应急电源停止等全过程操作控制方式,实时监控电网、短时导电应急模块、不停电作业接口的运行状态;其具备计量功能的双开关中压主进线柜,实现户外应急电源与市电的物理投切。
-
公开(公告)号:CN117520797B
公开(公告)日:2024-07-16
申请号:CN202311573648.3
申请日:2023-11-23
Applicant: 国网宁夏电力有限公司银川供电公司 , 国电南瑞南京控制系统有限公司 , 国网宁夏电力有限公司
IPC: G06F18/21 , G06F18/21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评价系统,具体地说,涉及基于集群式电热泵需求侧响应潜力评价系统。其包括获取提取单元、分析建模单元、预测评价单元、自动决策单元,预测评价单元根据自动调节的数据再次进行需求侧响应潜力的评价。本发明通过智能决策模块接收数据获取模块中获取的其它历史数据和潜力评价模块中评价的需求侧响应潜力数据并制定决策,将制定的决策数据传入自动调节模块中并进行自动调节,再将自动调节的数据传入潜力评价模块中并再次进行需求侧响应潜力的评价,自动调节的数据反映了真实的需求侧响应行为和效果,可以更好地理解需求侧响应的实际变化情况,及时调整和改进策略,以最大程度地发挥潜力。
-
公开(公告)号:CN117134344A
公开(公告)日:2023-11-28
申请号:CN202311129350.3
申请日:2023-09-01
Applicant: 国电南瑞南京控制系统有限公司 , 国网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东南大学 , 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配电网动静态混合分区方法、系统、设备及存储介质,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获取配电网当前时刻所有光伏出力和配电网的有功功率负载,计算配电网有功功率比例系数;基于配电网的有功功率比例系数选择不同分区策略;计算不同分区策略下配电网节点的耦合程度,基于配电网节点的耦合程度对配电网进行区域划分,得到配电网初始分区策略;将节点数小于预设值的子区域与相邻子区域合并。本方案考虑了光伏的周期性,在分区调整时只需要对部分子区域进行合并或是对子区域的边界进行调整,为配电网的分区自治提供了更合理的分区方案,减少了分区自治时的电压偏移量。
-
公开(公告)号:CN115912411A
公开(公告)日:2023-04-04
申请号:CN202211486855.0
申请日:2022-11-25
Applicant: 国电南瑞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东南大学 , 国电南瑞南京控制系统有限公司 , 南瑞智能配电技术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电力电子控制技术领域的基于无CT的配电低压线路末端不平衡电压补偿方法,包括:获取线路末端三相的电压幅值;计算三相电压幅值平均值,并且将各相电压幅值与三相电压幅值平均值做比较,得到各相电压偏差值;根据各相电压偏差值,通过PI算法生成各相有功功率补偿值后,通过AC/DC储能变换模块执行各相有功功率补偿;计算三相电压平均值与电压线路基准电压的偏差值,通过PI算法生成三相无功功率补偿值,并通过AC/DC储能变换模块和智能电抗执行三相无功功率补偿。本发明在不需要安装CT的条件下,即可实现三相电压的调节,解决低压线路过电压、低电压和三相电压不平衡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5102207A
公开(公告)日:2022-09-23
申请号:CN202210742708.9
申请日:2022-06-28
Applicant: 国电南瑞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国电南瑞南京控制系统有限公司 , 南瑞智能配电技术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电力电子控制技术领域的一种综合控制装置、低压配电网及低压配电网线路末端电压多级调节方法,旨在充分发挥各种调节方式的优势,实现电压的灵活控制,解决分布式光伏接入所引起的电压问题。使用的综合控制装置包括:AC/DC储能变换模块、电感器、电容器、直流接口、分布式储能模块。本发明通过将综合控制装置接入低压线路末端,可实现在大规模分布式光伏接入条件下的线路末端电压多级调节,根据实际情况,灵活使用三相不平衡治理、有功控制、无功控制、光伏限功率或切光伏等调节方法,充分发挥各种调节方式的优势,实现电压的灵活控制,有效解决分布式光伏接入所引起的电压问题,保证光伏的最大化就地消纳,提高配电网低压线路电压质量。
-
公开(公告)号:CN119154425A
公开(公告)日:2024-12-17
申请号:CN202411191389.2
申请日:2024-08-28
Applicant: 国电南瑞南京控制系统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模块化变流器积木式并联协调控制方法及系统,并联模块将不同的AC/DC模块进行并联连接,不同的AC/DC模块采用不同的ID对AC/DC模块主动周期上送的运行数据进行标识;多个并联的AC/DC模块与协调控制器建立快速通信方式,协调控制器预设最大数量的AC/DC模块ID号;当协调控制器接收到对应于某一ID的通信数据时,判断ID的AC/DC模块在线状态;当AC/DC模块处于在线状态时,协调控制器解析接收到的在线AC/DC模块的运行数据并获取每个模块的故障码,统计故障码不为零的AC/DC模块,得到非故障模块数量;协调控制器对处于在线且非故障的AC/DC模块发送控制报文,对AC/DC模块进行周期控制。本发明的AC/DC模块可实现即插即用并联,提升了可靠性和UDC直流稳压及VF交流稳压性能。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