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限电荷承载能力的测试方法、表征方法及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9667390A

    公开(公告)日:2025-03-21

    申请号:CN202311211584.2

    申请日:2023-09-19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材料极限电荷承载能力的测试方法、表征方法及装置。所述测试方法包括:对待测试材料施加测试电流或电压,以预设电流升高速率或预设电压升高速率逐渐升高,直至熔断;获取在多个不同速率下的极限承载电流或电压;基于相关关系,分析极限电荷承载能力。本发明首次提出了在不同升流或电压升高速率下,评估材料的极限承载能力的测试或表征方法,所获得的材料测试结果能够体现出在不同速率下的极限承载能力的差异,填补了该领域的空白,为应用设计提供了具有更高可参考性的测试结果;首次提出了利用不同升流或电压升高速率下的极限承载能力与材料固有特性的关联表征手段,属于一种表征固有特性的迅速有效的方法。

    超连续梯度结构的纳米碳薄膜、其制备装置、方法及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19456960A

    公开(公告)日:2025-02-18

    申请号:CN202411663766.8

    申请日:2024-11-2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超连续梯度结构的纳米碳薄膜、其制备装置、方法及应用。所述方法包括:使内筒壁旋转形成离心状态;在内筒壁表面连续喷涂第一分散液和第二分散液,且分散液的流量随时间连续变化;在非喷涂区域进行连续加热,使液态分散剂挥发,随内筒壁的旋转组装形成沿内筒壁的径向逐渐增厚且组分和/或结构形成梯度变化的纳米碳薄膜。本发明通过梯度连续涂覆配合离心铸造的方式,制备了一种全新的复合纳米碳薄膜,操作简单,成膜稳定,对于多组分连续梯度复合薄膜结构的构筑提供了新的制备思路;该纳米碳薄膜具有优异的电磁屏蔽性能和低的电磁波反射率,其连续梯度孔隙结构对于电磁波在材料体内部的吸收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在柔性碳基底生长垂直二硫化钨的方法、二硫化钨-碳复合材料及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15483041B

    公开(公告)日:2024-10-22

    申请号:CN202211124043.1

    申请日:2022-09-1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在柔性碳基底生长垂直二硫化钨的方法、二硫化钨‑碳复合材料及应用。所述方法包括:在碳纳米管薄膜上生长形成碳镀层,得到碳镀层/碳纳米管复合薄膜;在其表面生长三氧化钨,得到三氧化钨/碳镀层/碳纳米管复合薄膜;再进行硫化处理,使形成的二硫化钨纳米片垂直生长于碳镀层/碳纳米管复合薄膜上,制得二硫化钨‑碳复合材料。本发明通过化学气相沉积方法,在易于滑移变形的CNT薄膜表面沉积碳镀层,可阻止CNTs的滑移,改善基底的稳定性,进而有效实现二硫化钨纳米片的垂直生长,制备过程简单,易于控制;并且,制备得到的二硫化钨纳米片垂直率高,在很大程度上保证较多的活性边缘暴露,在电化学领域应用前景广泛。

    一种石墨烯增强的碳纳米管复合纤维、其制备方法及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4672994B

    公开(公告)日:2024-06-11

    申请号:CN202210413125.1

    申请日:2022-04-19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石墨烯增强的碳纳米管复合纤维、其制备方法及装置。所述制备方法包括:使膨胀石墨、作为分散溶剂的超强酸均匀混合,形成石墨烯/超强酸溶液,所述超强酸为氯磺酸;使碳纳米管纤维浸润于石墨烯/超强酸溶液中,在氯磺酸溶剂的质子化作用下,碳纳米管纤维发生膨胀,使石墨烯/超强酸溶液进入碳纳米管纤维内部,形成均匀的复合结构;之后浸润于凝固浴中,超强酸被溶解,实现石墨烯析出与碳纳米管纤维的收缩,获得无缺陷石墨烯增强的碳纳米管复合纤维。本发明在制备过程中实现无缺陷石墨烯在碳纳米管纤维间隙中的引入,可有效降低管间界面电阻,同时提升管间载荷传递效率,实现碳纳米管纤维力学与电学性能的连续增强。

    耐高温仿生驱动器、其制备方法、制备系统及测试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4060279B

    公开(公告)日:2024-05-28

    申请号:CN202111348017.2

    申请日:2021-11-1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耐高温仿生驱动器、其制备方法、制备系统及测试方法。所述制备方法包括在第一温度条件下对聚合物纤维进行加捻,至所述聚合物纤维完全形成螺旋结构;在第二温度条件下对经过加捻的所述聚合物纤维进行退火,制得耐高温仿生驱动器;所述第一温度条件在所述聚合物纤维的转变温度附近,所述第二温度低于第一温度。本发明提供的一种耐高温仿生驱动器的制备方法,得益于特种纤维和碳纳米管窄带优异的耐高温和力学性能,所制备的仿生驱动器具有良好的耐热性和稳定性,突破了现有的聚合物基纤维状仿生驱动器的使用温度上限,有益于探索仿生驱动器在航空航天等极端环境中的应用。

    高稳定性碳纳米管纤维连续强化装置、系统及其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15182077B

    公开(公告)日:2024-05-24

    申请号:CN202210895570.6

    申请日:2022-07-2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稳定性碳纳米管纤维连续强化装置、系统及其应用。所述连续强化装置包括质子化牵伸模块、辊压增强模块、清洗凝固模块、以及退火模块;质子化牵伸模块内设置有多个第一牵伸组件,包括第一压力传感器和第一牵伸轴,第一压力传感器实时检测每一级的第一压力值,所述第一牵伸轴根据所述第一压力值调节各级原始碳纳米管纤维的牵伸率。本发明所提供的碳纳米管纤维连续强化装置,自适应逐级牵伸,且实时控制牵伸率,避免弱点受力过大,使纤维在牵过程中自身强度提高,承受牵伸力降低,纤维断裂概率极大降低,因此连续牵伸稳定性高;带来稳定的牵伸工艺与品质稳定性的提高,使纤维增强处理连续性和合格率都极大的提高。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