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0231659B
公开(公告)日:2021-04-30
申请号:CN201910474553.3
申请日:2019-06-03
Applicant: 中铁二院工程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Inventor: 曹云勇 , 李坚 , 张雨露 , 张广泽 , 寇川 , 胡清波 , 许胜 , 徐正宣 , 尹小康 , 雷旭友 , 魏栋华 , 甄大勇 , 吴俊猛 , 杨英 , 付开隆 , 赵思为 , 叶建超 , 刘康 , 郭君 , 张家德 , 刘钰泉 , 章丹贵 , 马文德 , 吴正刚 , 赵文龙 , 周超 , 张硕 , 王鹏 , 张羽军 , 冯涛 , 宋章 , 刘建国 , 王哲威 , 欧阳吉 , 王彦东
IPC: G01V3/165
Abstract: 埋深变化大的铁路隧道航空电磁探测方法,以有效对铁路线路中线地下断面的地质情况进行探测,确保物探资料的可靠性。包括如下步骤:沿线路方向布置11条测线;分别采用航空瞬变电磁法、航空天然场电磁法进行探测,得到相应探测资料;对航空瞬变电磁法探测资料拟三维反演,得到中线地下断面的航空瞬变电磁法勘探反演电阻率断面图;对航空天然场电磁法探测资料进行拟三维反演,得到中线地下断面的航空天然场电磁法勘探反演电阻率断面图;进行11条测线组合的拟三维联合反演,得到两种方法、11条测线组合资料的地下空间拟三维联合反演电阻率数据组;成图处理,得到中线地下断面的联合反演电阻率断面图,以该图作为后续资料解释的基本依据和基本图件。
-
公开(公告)号:CN113435087A
公开(公告)日:2021-09-24
申请号:CN202110715849.7
申请日:2021-06-24
Applicant: 中铁二院工程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IPC: G06F30/23 , G06T17/20 , G06F111/10 , G06F119/1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采矿技术领域,特别是分析洞穴围岩局部稳定性的方法,利用有限元模拟软件建立岩体的三维数值模型时,在三维数值模型中设置节理面,对三维数值模型进行模拟洞穴开挖后,计算洞穴围岩处节理面的抗剪安全系数,将抗剪安全系数与预设值进行比较,从而得出洞穴围岩的局部稳定性。本发明以对洞穴围岩的局部结构——节理面分析为切入点,建立包含节理面的岩体三维数值模型,计算出洞穴围岩各个节理面的抗剪安全系数,通过抗剪安全系数的分析,直观了解到洞穴围岩局部部位的稳定性情况,并可对局部失稳处采取相应的加固措施,避免对现场施工人员造成安全隐患,以及防止局部失稳状态的进一步扩展恶化。
-
公开(公告)号:CN111504862A
公开(公告)日:2020-08-07
申请号:CN202010357187.6
申请日:2020-04-29
Applicant: 中铁二院工程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图像技术的粗颗粒土级配确定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在平整的粗颗粒土露头面上放置参考方框,基于参考方框限定的范围进行拍摄,得到参考图像;步骤2:对参考图像是否存在畸变进行判断,当判断结果为存在畸变,则对参考图像进行校正,校正后执行步骤3;判断结果为不存在畸变,则执行步骤3;步骤3:对参考图像上粗颗粒进行勾绘,得到粗颗粒面积和周长,以及未被勾绘颗粒的面积;根据粗颗粒面积和周长得到粗颗粒粒径;步骤4:划定多个粒径范围,统计每个粒径范围内的颗粒面积,计算每个粒径范围内的颗粒质量以及总质量,进而确定粗颗粒土露头面上粗颗粒土的颗粒含量和级配。
-
公开(公告)号:CN113435087B
公开(公告)日:2022-04-22
申请号:CN202110715849.7
申请日:2021-06-24
Applicant: 中铁二院工程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IPC: G06F30/23 , G06T17/20 , G06F111/10 , G06F119/1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采矿技术领域,特别是分析洞穴围岩局部稳定性的方法,利用有限元模拟软件建立岩体的三维数值模型时,在三维数值模型中设置节理面,对三维数值模型进行模拟洞穴开挖后,计算洞穴围岩处节理面的抗剪安全系数,将抗剪安全系数与预设值进行比较,从而得出洞穴围岩的局部稳定性。本发明以对洞穴围岩的局部结构——节理面分析为切入点,建立包含节理面的岩体三维数值模型,计算出洞穴围岩各个节理面的抗剪安全系数,通过抗剪安全系数的分析,直观了解到洞穴围岩局部部位的稳定性情况,并可对局部失稳处采取相应的加固措施,避免对现场施工人员造成安全隐患,以及防止局部失稳状态的进一步扩展恶化。
-
公开(公告)号:CN108829916A
公开(公告)日:2018-11-16
申请号:CN201810377891.0
申请日:2018-04-25
Applicant: 中铁二院工程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 成都理工大学
IPC: G06F17/5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硬岩冻融损伤长期变形模型的构建方法,其包括对岩石试样进行不同冻融循环次数的冻融循环试验;采用单轴压缩试验获取不同冻融循环次数的岩石试样的瞬时冻融损伤变量;采用单轴蠕变试验获取不同冻融循环次数的岩石试样的长期冻融损伤变量;根据胡克体、卡尔文体,非线性粘塑性体、摩尔库伦体、瞬时冻融损伤变量和长期冻融损伤变量,构建引入冻融的硬岩流变损伤本构模型;采用Laplace及Laplace逆变换对硬岩流变损伤本构模型求特解,得到硬岩冻融损伤长期变形模型。
-
公开(公告)号:CN115563849A
公开(公告)日:2023-01-03
申请号:CN202110747562.2
申请日:2021-07-01
Applicant: 中铁二院工程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Abstract: 基于RBF神经网络的隐伏大型溶洞预测方法,涉及土木工程技术和计算机技术,本发明包括下述步骤:1)整理隐伏大型岩溶数据集,所述数据包括岩性厚度、围岩破碎程度、地形地貌、地质构造、降水气温、地下水;2)对数据集进行归一化处理;3)将数据集分为训练数据集和测试数据集,采用训练数据集对RBF神经网络进行训练,并采用遗传算法优化RBF神经网络的结构参数;4)用测试数据集对训练完成后的RBF神经网络进行测试;5)采用通过测试的RBF神经网络进行实际预测。本发明能更加快速准确的预测超大岩溶洞穴存在的可能性。
-
公开(公告)号:CN110231659A
公开(公告)日:2019-09-13
申请号:CN201910474553.3
申请日:2019-06-03
Applicant: 中铁二院工程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Inventor: 曹云勇 , 李坚 , 张雨露 , 张广泽 , 寇川 , 胡清波 , 许胜 , 徐正宣 , 尹小康 , 雷旭友 , 魏栋华 , 甄大勇 , 吴俊猛 , 杨英 , 付开隆 , 赵思为 , 叶建超 , 刘康 , 郭君 , 张家德 , 刘钰泉 , 章丹贵 , 马文德 , 吴正刚 , 赵文龙 , 周超 , 张硕 , 王鹏 , 张羽军 , 冯涛 , 宋章 , 刘建国 , 王哲威 , 欧阳吉 , 王彦东
IPC: G01V3/165
Abstract: 埋深变化大的铁路隧道航空电磁探测方法,以有效对铁路线路中线地下断面的地质情况进行探测,确保物探资料的可靠性。包括如下步骤:沿线路方向布置11条测线;分别采用航空瞬变电磁法、航空天然场电磁法进行探测,得到相应探测资料;对航空瞬变电磁法探测资料拟三维反演,得到中线地下断面的航空瞬变电磁法勘探反演电阻率断面图;对航空天然场电磁法探测资料进行拟三维反演,得到中线地下断面的航空天然场电磁法勘探反演电阻率断面图;进行11条测线组合的拟三维联合反演,得到两种方法、11条测线组合资料的地下空间拟三维联合反演电阻率数据组;成图处理,得到中线地下断面的联合反演电阻率断面图,以该图作为后续资料解释的基本依据和基本图件。
-
公开(公告)号:CN108829916B
公开(公告)日:2022-07-08
申请号:CN201810377891.0
申请日:2018-04-25
Applicant: 中铁二院工程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 成都理工大学
IPC: G06F30/20 , G06F119/1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硬岩冻融损伤长期变形模型的构建方法,其包括对岩石试样进行不同冻融循环次数的冻融循环试验;采用单轴压缩试验获取不同冻融循环次数的岩石试样的瞬时冻融损伤变量;采用单轴蠕变试验获取不同冻融循环次数的岩石试样的长期冻融损伤变量;根据胡克体、卡尔文体,非线性粘塑性体、摩尔库伦体、瞬时冻融损伤变量和长期冻融损伤变量,构建引入冻融的硬岩流变损伤本构模型;采用Laplace及Laplace逆变换对硬岩流变损伤本构模型求特解,得到硬岩冻融损伤长期变形模型。
-
公开(公告)号:CN113534270A
公开(公告)日:2021-10-22
申请号:CN202110820825.8
申请日:2021-07-20
Applicant: 中铁二院工程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Inventor: 尹小康 , 曹云勇 , 魏栋华 , 赵思为 , 张广泽 , 冯涛 , 刘康 , 甄大勇 , 徐正宣 , 王哲威 , 林之恒 , 欧阳吉 , 伊小娟 , 李朝辉 , 谢荣强 , 张羽军 , 王朋 , 刘建国 , 丁浩江 , 宋章 , 王彦东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地球物理航空电磁勘探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半航空瞬变电磁电导率‑深度成像方法及设备。本发明根据实际情况预先模拟出符合实际情况的电磁响应查询数据库,再将探测到的电磁响应数据在“库”中进行搜索,无需像反演一样进行多次迭代计算,使得半航空瞬变电磁法可以进行快速成像,并快速获得初步成像结果及反演初始模型,为无地质资料区域提供初步地质推断资料且可为反演流程提供准确的地质模型,弥补了当今无人机半航空时间域电磁探测数据电导率‑深度快速成像的缺陷。
-
公开(公告)号:CN113107390A
公开(公告)日:2021-07-13
申请号:CN202110437006.5
申请日:2021-04-22
Applicant: 中铁二院工程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 成都理工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钻杆扶正环及用于水平钻孔的钻孔装置,该扶正环包括同心设置的内环和外环,所述内环和外环的截面为圆环状,所述内环用于套装固定在钻杆上;所述内环和所述外环之间间隔设置至少两个连接台座,所述连接台座一端与所述内环的外壁连接,另一端与所述外环的内壁连接。在钻进过程中,钻杆被抬到居中的位置,避免与钻孔壁紧贴,减少钻压在岩土中的损失,同时,外环和内环之间的空间隙区域形成了一个通道,使得泥浆在孔内的循环效果良好,该钻孔装置可用于勘察小口径长距离的定向水平钻孔作业,具有较好的推广意义。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