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履带式森林消防车
    1.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8478964A

    公开(公告)日:2018-09-04

    申请号:CN201810093301.1

    申请日:2018-01-3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履带式森林消防车,它包含排障器(1)、液压绞盘(2)、驾驶室总成(3)、泡沫箱(4)、消防工具柜(5)、水箱(6)、座椅(7)、底盘总成(8)、水泵(9)、柴油油箱(10)、液压油箱(11)、车厢大架(12)、自动水炮(13)。所述泡沫箱(4)位于驾驶室总成(3)后侧,所述水箱(6)位于两消防工具柜(5)之间,泡沫箱(4)和水箱(6)均为玻璃钢材质,所述座椅(7)位于水箱(6)后部的车辆后侧,座椅(7)下方设置有存放日常用品的空腔(71)。本发明设置有载客区域,日常作业不需要消防车与人员运输车同时出勤,降低了护林防火的成本,提高了人员与设备的利用效率。

    一种履带式森林消防车水路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0090377A

    公开(公告)日:2019-08-06

    申请号:CN201810093293.0

    申请日:2018-01-3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履带式森林消防车水路系统,水泵(1)与水泵安装座(111)相连,水泵链轮(2)通过齿型链(4)与变速箱链轮(3)相连,法兰宝塔接头(6)一端与水泵(1)左外进水口(114)相连,另一端与吸水软管(14)相连,水箱供水管(8)一端与水泵进水口(113)相连,另一端与水箱(11)下出水口相连,回水管(9)与上出水口(123)相连,自动水炮(10)与回水管(9)上的侧位供水孔(92)联通,泡沫供液管(13)的一端与泡沫箱(12)底部的出液口相连,另一端与水泵(1)上的泡沫进液口(119)相连,吸水软管(14)两端分别与法兰宝塔接头(6)和卡扣接头(7)相连。本发明可驱动大功率水泵,方便林区复杂地形取水,操作方式灵活。

    一种林区消防集成式远距离射水装备

    公开(公告)号:CN114432612A

    公开(公告)日:2022-05-06

    申请号:CN202210140110.2

    申请日:2022-02-16

    Abstract: 本发明专利涉及一种林区消防集成式远距离射水装备,其包括水箱总成、外挂水箱总成、水炮系统总成、油箱总成、框架总成,所述外挂水箱总成通过外挂水箱耳板挂在框架总成上,所述框架总成固定到水箱总成上,所述水炮系统总成固定到水箱总成上,所述油箱总成固定到水箱总成上,其外形参照10英寸集装箱进行设计,提高了运输及装卸过程中的标准化,整个射水装备设有牵引结构,底部有可拆卸的轮子,使得射水装备可脱离车辆底盘单独使用,底部水箱做为发动机、水泵、油箱的底座,提高了射水装备内部的空间利用效率,使空间布置更加合理。该射水装备可进行远距离林区火灾扑救,可应用于树冠火的扑救。

    一种梯级接力供水灭火方案
    4.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2827097A

    公开(公告)日:2021-05-25

    申请号:CN202110010077.7

    申请日:2021-01-0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灭火方案,具体而言,涉及一种使用水带将森林消防车进行串联、并联的梯级接力供水灭火方案。原始林区路况复杂,地貌差别较大,崎岖不平的地表环境对于消防人员作业有着严格的要求。目前的森林火灾中采取以水灭火的方式主要是通过森林消防人员手持水桶等装水工具,从水源处到火灾点进行来回折返,达到以水灭火的目的,这对森林消防人员的体能消耗是个巨大考验。梯级接力供水灭火方案通过使用水带将森林消防车进行串联、并联,实现从水源处到火灾点不间断供水,达到为灭火提供充足水源的目的,解决森林消防人员来回往返火灾点和水源处体力不支、灭火效率低、人身安全无法得到保障的问题。

    一种适用于林区履带车辆底盘结构

    公开(公告)号:CN112550501A

    公开(公告)日:2021-03-26

    申请号:CN202011557160.8

    申请日:2020-12-25

    Abstract: 本发明专利涉及一种适用于原始林区越野地形的履带车辆底盘结构,属于林区交通工程领域,其包含左槽钢大梁、右槽钢大梁、连接板所组成的车架焊接总成结构,四个短轴套和三个长轴套组成的轴套总成结构,台车座、管、弹簧支座、弹簧座总成组成的三角支撑弹簧悬架结构和左右张紧装置结构,其能够传递作用于车轮和车架之间的力和力矩,缓冲由崎岖不平地面传给车架或车身的冲击力,减少由此引起的震动,以保证车辆在林区复杂道路环境能够进行平顺性行驶,且所述底盘结构使得车辆的重心分布和稳定性有较大幅度提高,较容易的在林区在林区进行使用。

    电伴热带均化传热式隧道保温防冻均热板

    公开(公告)号:CN106050278A

    公开(公告)日:2016-10-26

    申请号:CN201610614933.9

    申请日:2016-07-31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E21D11/38 H05B3/34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的电伴热带均化传热式隧道保温防冻均热板包含有电伴热带、传热板、支承柱和接线端子;电伴热带具有两根伴热带芯线,伴热带芯线的端部与接线端子的连接部位压紧后施焊固定;传热板包含上传热板和下传热板,上传热板和下传热板之间装有支承柱;以下传热板或上传热板为敷设面,围绕支承柱敷设电伴热带,用导热胶将电伴热带之间的空间涂覆填满,铆钉穿过支承柱,将上传热板和下传热板固定成一体;上传热板和下传热板上对应设置有安装孔;传热板敷设在需要加热保温防冻的隧道二次衬砌表面和隔热保温层之间;使用提出的电伴热带均化传热式隧道保温防冻均热板时,加热温度场分布均匀,局部散热损失小,加热效率高,有利于降低使用成本。

    一种具有飞轮储能的增程式电动汽车传动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04527413A

    公开(公告)日:2015-04-22

    申请号:CN201510004806.2

    申请日:2015-01-06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电动汽车工程领域,涉及一种具有飞轮储能的增程式电动汽车传动装置。包含主动力传动系统、飞轮储能系统和车载充电系统;主动力传动系统包括电动机、行星机构、变速器、主减速器;飞轮储能系统包括飞轮、离合器、被动齿轮及主动齿轮;车载充电系统包括内燃机、发电机、电动机调控器、发电机调控器及外部充电接口;行星机构包括太阳轮、行星轮、行星架、齿圈及齿圈制动器;飞轮轴上安装飞轮,行星架与行星机构的输出轴联接,齿圈与电动机联接;变速器输入轴与行星机构的输出轴联接,输出轴与主减速器输入轴联接;发电机分别与内燃机、飞轮轴联接;解决了增程式电动汽车制动能量回收利用效率低,蓄电池使用寿命短的问题。

    一种电动汽车制动能量回收利用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04369663A

    公开(公告)日:2015-02-25

    申请号:CN201410414900.0

    申请日:2014-08-22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电动汽车工程领域中的能量回收与利用技术,涉及一种以飞轮储能的方式对汽车制动过程中的能量进行回收与利用的装置。该装置由变速器、行星机构、飞轮、离合器及箱体等组成,与电动机/发电机及车辆主减速器相联接。飞轮安装于行星机构中太阳轮的齿轮轴上,行星轮架与行星机构的输出轴联接,齿圈与行星机构的输入轴、离合器联接,离合器与电动汽车的电动机/发电机联接。该装置使车辆制动时能量可以回收利用,存储能量的飞轮与电动机能够以混合动力的方式驱动车辆,提高车辆的输出动力,车辆停车后,飞轮存储的剩余能量给蓄电池充电而得以充分的利用。如将本发明应用于电动汽车领域,将大大提高制动能量回收利用率,减少环境污染。

    一种林区履带式运输车辆悬架结构

    公开(公告)号:CN108569352A

    公开(公告)日:2018-09-25

    申请号:CN201710149956.1

    申请日:2017-03-1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林区履带式运输车辆悬架结构,包含两根横管12、拉紧杆51、第一支座31、第二支座35、第三支座19、第四支座15、第五支座18、前钢板弹簧13,后钢板弹簧21、第一小平衡杆20、第二小平衡杆41、中轮左平衡杆23,所述中轮左平衡杆23与第二小平衡杆41通过压紧弹簧22与弹簧轴29共同组成的弹簧轴总成连接,悬架总体为左右对称结构。所述悬架结构设计简单,加工工艺简单,装配容易,所述的悬架机构的承载能力,重心分布以及稳定性都有了较大的提高,是一种实用的林区履带式运输车悬架结构。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