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4347817B
公开(公告)日:2023-12-22
申请号:CN202210047332.X
申请日:2022-01-17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威海)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用于无人机充电的耦合充电装置及系统,该装置的发射板组件的各发射极板相互间呈间隔排列,接收板组件中的圆柱套筒型金属极板组套设于无人机的起落横架,并与无人机的机载电路连接,以为无人机充电;分组控制电路与发射板组件电连接,控制发射极板组合形成两组不同的电极板组,并与激励源的端子电连接,以在激励源处于高压激励状况下,通过发射板组件与接收板组件形成的耦合电场为无人机充电。可见,应用本实施例的装置无需改变无人机的外形结构,能够避免改装无人机外形的成本,同时,分组控制电路可以改变各发射极板的
-
公开(公告)号:CN111162611B
公开(公告)日:2023-09-26
申请号:CN202010097408.0
申请日:2020-02-17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威海) , 山东船舶技术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基于电场耦合的无线电能传输装置、控制方法及无人船充电系统。无线电能传输装置包括相互独立设置的电能发射部和电能接收部,电能发射部包括第一子支路和第二子支路,第一子支路的一端为电能输入正极端,另一端设置第一极板,第二子支路的一端为电能输入负极端,另一端设置第一导电端子,电能接收部包括第三子支路和第四子支路,第三子支路的一端为电能输出正极端,另一端设置第二极板,第四子支路的一端为电能输出负极端,另一端设置第二导电端子。电源的正负极不必同时裸露,从而无短路以及产生电火花的问题,需要的元器件少,系统结构简单,无需谐振补偿电路,从而解决了因谐振补偿电路导致的失谐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4425956A
公开(公告)日:2022-05-03
申请号:CN202210227529.1
申请日:2022-03-08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威海)
IPC: B60L53/12 , B60L53/122 , H02J50/10 , H02J50/4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用于无人机充电的磁耦合充电设备以及系统,该设备的发射线圈由其铁氧体板的中心处向其边缘处盘绕设置在铁氧体的一侧板面上,发射线圈的输电端与产生高频激励电流的输电装置连接,以使发射组件能够形成预设的交变磁场,接收组件的接收线圈缠绕在软磁体芯的外侧,接收组件安装在无人机起落架的横杆的任一位置上,并与无人机充电的充电控制装置连接,以为无人机机载电池充电。可见,接收组件直接设置于无人机已有的起落架的横架上,并未改变无人机的外形结构,能够避免对无人机外形的额外改装。同时,无人机降落在发射组件上方时即使相对出现横向、纵向和旋转偏移,也不会影响其为无人机充电,能够满足抗偏移性能的技术要求。
-
公开(公告)号:CN113708527A
公开(公告)日:2021-11-26
申请号:CN202111024957.6
申请日:2021-09-02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威海)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一种隐极式电励磁绕线转子及隐极式电励磁绕线同步电机。所述隐极式电励磁绕线转子包括内外设置的转子中心转轴和转子铁心;所述转子铁心设置有用于产生磁阻转矩的转子气隙磁障和用于产生直流励磁转矩的转子励磁绕组;所述转子励磁绕组构成多个隐极式转子直流励磁磁极。本申请通过内部添加气隙磁障,从而引入磁阻转矩,通过磁阻转矩的交直轴与直流励磁转矩的交直轴存在相应的电角度,从而提高隐极式电励磁绕线同步电机对两种转矩成分的利用率。在不改变电机尺寸和绕线匝数及输入条件的前提下,提高电机的输出转矩,进一步提高隐极式电励磁绕线同步电机的转矩密度和效率等综合性能。
-
公开(公告)号:CN110079656A
公开(公告)日:2019-08-02
申请号:CN201910474629.2
申请日:2019-06-03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威海)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板簧加工的淬火钳,包括第一钳体和第二钳体,第一钳体和第二钳体相对设置,第一钳体与第二钳体能够相对移动,以夹紧或松开板簧,第一钳体和第二钳体上均具有并排设置的多个导向结构,淬火钳还包括多组钳爪组件,导向结构与钳爪组件对应设置,钳爪组件包括能够用于压紧板簧的钳爪本体,在对应设置的一组导向结构与钳爪组件中,导向结构呈长形,钳爪本体能够沿导向结构的延伸方向移动,延伸方向与第一钳体和第二钳体的相对方向平行或呈锐角,通过使用导向结构能够快速、精确地对钳爪本体的位置进行调节,由于导向结构能够对钳爪本体进行限位,钳爪本体不易出现转动错位等情况,加工出的板簧的产品一致性好。
-
公开(公告)号:CN109066913A
公开(公告)日:2018-12-21
申请号:CN201811128290.2
申请日:2018-09-27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威海) , 山东船舶技术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遗传算法的无线充电磁耦合装置优化方法及系统,该方法包括:S1:根据用户选择的无线充电补偿电路拓扑结构确定磁芯影响磁耦合装置的输出功率和效率的相关参数;S2:获取对磁芯尺寸的约束条件;S3:以相关参数与磁芯尺寸之间的关系、磁芯的窗口面积与有效截面积的积与磁芯尺寸之间的关系、磁芯的体积与磁芯尺寸之间的关系为目标函数,通过遗传算法求解满足约束条件的磁芯尺寸;S4:判断满足约束条件的磁芯尺寸中是否存在满足预设指标要求的磁芯尺寸,若是,执行S5,若否,执行S6;S5:输出满足预设指标要求的磁芯尺寸;S6:获取新的约束条件,重复执行S3。本发明有利于提高磁耦合装置的电能传输效果。
-
公开(公告)号:CN103143820A
公开(公告)日:2013-06-12
申请号:CN201310097649.5
申请日:2013-03-26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威海)
IPC: B23K9/16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焊接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是一种用于气体保护电弧焊的焊接喷嘴装置,其特征在于设有旋转盘,旋转盘中央设有与旋转盘相垂直的电极,电极的两侧分别设有气体喷嘴,气体喷嘴由与电极平行的内壁和外壁组成,其中一侧的气体喷嘴底端的外壁向电极弯曲、内壁与电极平行,弯曲的曲率半径R为15-40mm,气体喷嘴底端外侧与电极的距离为3-10mm,另一侧的气体喷嘴底端的外壁向背离电极弯曲、内壁下端与电极间设有挡板,弯曲的曲率半径R为15-40mm,气体喷嘴底端外侧与电极的距离为10-15mm,本发明具有结构简单、成本低廉、操作灵活等优点,特别适应用于窄间隙的焊接。
-
公开(公告)号:CN119796573A
公开(公告)日:2025-04-11
申请号:CN202510004675.1
申请日:2025-01-02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威海)
IPC: B64U80/25 , B64U50/38 , B64U20/80 , B64U20/30 , B64C27/22 , H02J50/70 , H02J50/40 , H02J50/05 , H02J7/0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复合翼无人机电场耦合充电装置及系统,所述电场耦合充电装置包括发射装置、接收装置和屏蔽装置,发射装置设在降落平台上,接收装置和屏蔽装置设在复合翼无人机机身的底部;发射装置由上至下依次包括第一极板、第一绝缘层、第二极板和第二绝缘层;接收装置由上至下依次包括第三绝缘层、第三极板、第四绝缘层、第四极板;第一极板包括若干个均匀分布且面积相同的第一发射单元,第三极板包括若干个均匀分布且面积相同的第二发射单元,第一发射单元与第二发射单元错位设置;第三绝缘层、第三极板和第四绝缘层的形状相同且均为实心的平面,第四极板为中空的。
-
公开(公告)号:CN119785549A
公开(公告)日:2025-04-08
申请号:CN202510285801.5
申请日:2025-03-12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威海)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仿生脉冲矩阵水下智能安防装置、安防系统及方法,其属于水下仿生工程技术领域。本发明智能安防装置包括脉冲发生机构和拟态惰性电极,脉冲发生机构输出高压脉冲信号,拟态惰性电极的第一端与脉冲发生机构连接,拟态惰性电极第二端连接有水生生物浮动机构。本发明布设简便,摒弃了传统物理围栏的局限性,拟态惰性电极与脉冲发生机构相互配合,脉冲发生机构输出高压脉冲信号,通过改变脉冲发生机构的状态即可实现不同的脉冲信号波形的输出,针对水下生物目标采取允许通过、警告驱逐、控制捕获、软杀伤的多种水下防御安保策略,同时注重生态环保性,不会扰乱生态平衡。
-
公开(公告)号:CN116613362A
公开(公告)日:2023-08-18
申请号:CN202310617426.0
申请日:2023-05-29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威海)
IPC: H01M8/18 , H01M8/0221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用于钒电池的复合两性离子交换膜,其制备原料包括磺化聚醚醚酮、聚砜接枝产物和溶剂;所述磺化聚醚醚酮和聚砜接枝产物的质量比为3~7:1。本发明以聚砜阳离子接枝产物为添加物,将聚砜接枝产物与高磺化度的聚醚醚酮溶液浇铸共混成膜,制得的离子交换膜在具有高电导率的同时具有低钒渗透率,有效提高了电池效率;并且能够抑制膜的溶胀,显著提高了离子交换膜的综合性能,制得的离子交换膜的溶胀率为28.3%~57.1%,电池的能量效率为82.3%~88.6%。本发明的制膜过程简单易行,所制膜的厚度为140~160μm,适用于全钒液流电池离子交换膜领域。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