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分子模拟玉米秸秆纤维吸附沥青效果的评价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4088819B

    公开(公告)日:2024-01-05

    申请号:CN202111358227.X

    申请日:2021-11-16

    Abstract: 一种基于分子模拟玉米秸秆纤维吸附沥青效果的评价方法,属于固体废物在道路工程中的应用技术领域。所述方法为:选择具有代表性且能表征沥青中沥青质、胶质、饱和分、芳香分四种组分的分子结构;根据沥青各组分间的比例,计算各种沥青中各种组分的分子配比;根据沥青分子配比计算结果,对沥青分子模型进行优化;玉米秸秆分子模型构建;界面模型构建与模拟计算;通过分子扩散系数对沥青分子模型的扩散行为进行描述,进而评价玉米秸秆纤维在不同条件下对于沥青中不同组分的吸附能力;扩散系数越大,分子扩散速率越快,即玉米秸秆纤维在当前条件下对沥青中的该组分吸附能力越强。本发明用于秸秆纤维吸附沥青效果的评价。(56)对比文件王宇 等.改性玉米秸秆对水中磷酸根的吸附动力学研究.环境科学.2008,(第03期),全文.郎森 等.秸秆纤维路用性能试验研究.武汉工业学院学报.2011,(第01期),全文.

    一种基于聚合MDI的复合型冷拌冷铺液体沥青混合料及其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5180877A

    公开(公告)日:2022-10-14

    申请号:CN202210800349.8

    申请日:2022-07-06

    Abstract: 一种基于聚合MDI的复合型冷拌冷铺液体沥青混合料及其制备方法,属于道路工程技术领域,具体方案如下:一种基于聚合MDI的复合型冷拌冷铺液体沥青混合料,按照质量份数计,包括集料100份、液体沥青5.0~6.5份、聚合MDI0.15~0.3份、矿粉1.4~2.8份和PO.42.5水泥0.6~1.2份。本发明中一部分MDI与液体沥青中的活性氢发生亲核加成反应生成聚氨酯链,剩余MDI发生加成聚合反应将短的聚氨酯链转变为复杂的分支网络结构,降低了液体沥青的整体弹性,提高了其韧性。随着液体沥青中稀释剂的挥发,聚合MDI的作用更加明显,与稀释剂中的活性羟基和水形成稳定的化学键,提高液体沥青的高温性能。

    一种基于数码相机成像原理的道路标线亮度测量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7906754A

    公开(公告)日:2024-04-19

    申请号:CN202410083332.4

    申请日:2024-01-19

    Abstract: 一种基于数码相机成像原理的道路标线亮度测量方法,属于道路工程领域。本发明利用数码相机成像原理测量道路标线亮度,从而替代现有道路标线亮度测量方式,衡量道路标线的服役性能。数码相机测试不仅可以实现道路标线亮度的区域性测量,还可以降低天空亮度对道路标线亮度测试的影响程度,可以有效提升道路标线亮度测试的效率。本发明既可实现道路标线亮度的精准表达,也可节约道路检测的时间与资金消耗,进而高效保障交通运营安全,具有重要的经济价值与社会价值。

    一种基于分子模拟玉米秸秆纤维吸附沥青效果的评价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4088819A

    公开(公告)日:2022-02-25

    申请号:CN202111358227.X

    申请日:2021-11-16

    Abstract: 一种基于分子模拟玉米秸秆纤维吸附沥青效果的评价方法,属于固体废物在道路工程中的应用技术领域。所述方法为:选择具有代表性且能表征沥青中沥青质、胶质、饱和分、芳香分四种组分的分子结构;根据沥青各组分间的比例,计算各种沥青中各种组分的分子配比;根据沥青分子配比计算结果,对沥青分子模型进行优化;玉米秸秆分子模型构建;界面模型构建与模拟计算;通过分子扩散系数对沥青分子模型的扩散行为进行描述,进而评价玉米秸秆纤维在不同条件下对于沥青中不同组分的吸附能力;扩散系数越大,分子扩散速率越快,即玉米秸秆纤维在当前条件下对沥青中的该组分吸附能力越强。本发明用于秸秆纤维吸附沥青效果的评价。

    一种沥青路面内部病害检测方法
    7.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9986642A

    公开(公告)日:2025-05-13

    申请号:CN202510222627.X

    申请日:2025-02-27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沥青路面内部病害检测方法,包括:获取天线姿态数据,对天线姿态数据进行校正;根据校正后的天线姿态数据,获取探地雷达的采集参数;根据采集参数,通过探地雷达获取原始电磁信号;对原始电磁信号进行特征提取,得到反射特征;对反射特征进行判断,得到异常反射点,提取异常反射点的位置和强度数据;根据异常反射点的位置和强度,得到异常反射点分布图,根据异常反射点分布图,得到异常反射点的病害类型;根据异常反射点的病害类型和分布,生成病害分布图,根据病害分布图分析得到病害范围的严重程度和范围,根据严重程度和范围,对所述路面内部病害进行修复。

    一种环保沥青路面的裂缝检测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8731034A

    公开(公告)日:2024-10-01

    申请号:CN202411002269.3

    申请日:2024-07-2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环保沥青路面的裂缝检测系统,包括:数据采集平台、定位模块、数据处理模块、检测模块、承载车及附属装置;数据采集平台用于采集路面图像信息;定位模块用于标出路面图像信息中裂缝的位置信息;数据处理模块用于对有裂缝标定的路面图像信息进行识别、判断,获得路面破损状况;检测模块用于基于路面破损状况,获得路面裂缝的类型;承载车及附属装置用于承载数据采集平台、数据处理模块和定位模块;附属装置包括:光线检测器、挡光板、升降机构。本发明采用定位模块实现对裂缝的定位,使用多尺度策略的道路基层裂缝检测模型提取图片特征,以实现对复杂沥青路面的裂缝检测,直接在输入图像中定位出裂缝位置及类型。

    可再生环氧沥青材料的制备方法及其再生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2063188A

    公开(公告)日:2020-12-11

    申请号:CN202010986392.9

    申请日:2020-09-18

    Abstract: 可再生环氧沥青材料的制备方法及其再生方法,本发明属于道路工程领域,它要解决现有环氧沥青难以可再生的问题。制备方法:一、将香草醛与4‑氨基苯酚在水中搅拌反应,得到VAN‑AP;二、将VAN‑AP与环氧氯丙烷混合,加入四丁基溴化铵,在80~90℃下加热反应,然后滴加氢氧化钠溶液,继续反应,浓缩后得到GE‑VAN‑AP;三、将预热的沥青与聚醚胺固化剂、聚醚胺促进剂混合,形成A组分,熔化GE‑VAN‑AP作为B组分;将A组分与B组分混合混匀,得到可再生环氧沥青材料。本发明再生时,基于亚胺键交换反应,环氧沥青中树脂相结构逐渐解聚,此时使用沥青再生剂恢复老化沥青相性能并进行树脂相结构重塑,最终完成再生。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