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分子模拟玉米秸秆纤维吸附沥青效果的评价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4088819B

    公开(公告)日:2024-01-05

    申请号:CN202111358227.X

    申请日:2021-11-16

    Abstract: 一种基于分子模拟玉米秸秆纤维吸附沥青效果的评价方法,属于固体废物在道路工程中的应用技术领域。所述方法为:选择具有代表性且能表征沥青中沥青质、胶质、饱和分、芳香分四种组分的分子结构;根据沥青各组分间的比例,计算各种沥青中各种组分的分子配比;根据沥青分子配比计算结果,对沥青分子模型进行优化;玉米秸秆分子模型构建;界面模型构建与模拟计算;通过分子扩散系数对沥青分子模型的扩散行为进行描述,进而评价玉米秸秆纤维在不同条件下对于沥青中不同组分的吸附能力;扩散系数越大,分子扩散速率越快,即玉米秸秆纤维在当前条件下对沥青中的该组分吸附能力越强。本发明用于秸秆纤维吸附沥青效果的评价。(56)对比文件王宇 等.改性玉米秸秆对水中磷酸根的吸附动力学研究.环境科学.2008,(第03期),全文.郎森 等.秸秆纤维路用性能试验研究.武汉工业学院学报.2011,(第01期),全文.

    一种沥青混合料生物质填料的制备方法及其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16621488A

    公开(公告)日:2023-08-22

    申请号:CN202310694438.3

    申请日:2023-06-1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一种沥青混合料生物质填料的制备方法及其应用,所述方法包括如下步骤:一:去除秸秆叶子、穗部,裁剪为秸秆小段,加热洗涤后烘干;二:研磨细化秸秆段;三:将细化秸秆浸泡于氢氧化钠溶液中,60~80℃条件下保温并搅拌、冲洗至细化秸秆pH值至6.5~7.5;四:将细化秸秆浸泡于氢氧化镁溶液中,磁力搅拌,筛出后干燥至恒重;步骤五:二次研磨细化秸秆,得到生物质填料。本发明利用低碳方式将农作物秸秆制作成为具备吸附沥青能力的高附加值生物质填料,从而替代传统沥青混合料填料。本发明既可解决环境污染问题,也可节约大量不可再生资源,同时有利于提升沥青路面的服役质量,具有重要的经济价值和社会效益。

    一种沥青路面内部病害检测方法
    3.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9986642A

    公开(公告)日:2025-05-13

    申请号:CN202510222627.X

    申请日:2025-02-27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沥青路面内部病害检测方法,包括:获取天线姿态数据,对天线姿态数据进行校正;根据校正后的天线姿态数据,获取探地雷达的采集参数;根据采集参数,通过探地雷达获取原始电磁信号;对原始电磁信号进行特征提取,得到反射特征;对反射特征进行判断,得到异常反射点,提取异常反射点的位置和强度数据;根据异常反射点的位置和强度,得到异常反射点分布图,根据异常反射点分布图,得到异常反射点的病害类型;根据异常反射点的病害类型和分布,生成病害分布图,根据病害分布图分析得到病害范围的严重程度和范围,根据严重程度和范围,对所述路面内部病害进行修复。

    可再生环氧沥青材料的制备方法及其再生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2063188A

    公开(公告)日:2020-12-11

    申请号:CN202010986392.9

    申请日:2020-09-18

    Abstract: 可再生环氧沥青材料的制备方法及其再生方法,本发明属于道路工程领域,它要解决现有环氧沥青难以可再生的问题。制备方法:一、将香草醛与4‑氨基苯酚在水中搅拌反应,得到VAN‑AP;二、将VAN‑AP与环氧氯丙烷混合,加入四丁基溴化铵,在80~90℃下加热反应,然后滴加氢氧化钠溶液,继续反应,浓缩后得到GE‑VAN‑AP;三、将预热的沥青与聚醚胺固化剂、聚醚胺促进剂混合,形成A组分,熔化GE‑VAN‑AP作为B组分;将A组分与B组分混合混匀,得到可再生环氧沥青材料。本发明再生时,基于亚胺键交换反应,环氧沥青中树脂相结构逐渐解聚,此时使用沥青再生剂恢复老化沥青相性能并进行树脂相结构重塑,最终完成再生。

    一种道路标线亮度仿真方法
    6.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7910261A

    公开(公告)日:2024-04-19

    申请号:CN202410083337.7

    申请日:2024-01-19

    Abstract: 一种道路标线亮度仿真方法,属于道路工程领域。所述方法为:根据汽车前照灯类型,利用SolidWorks软件输出汽车前照灯反射器模型方程,导入至TracePro进而构建汽车前照灯模型;赋予汽车前照灯模型光源属性,在距离光源25m位置处设置观察屏,调整、检验光源及观察屏状况符合规范要求;设置道路标线材料参数及表面属性,设置车灯位置坐标、驾驶员视线高度坐标与涂料中心点坐标,建立道路标线亮度仿真模型;模型建立完成后,开展道路标线光源光线追迹,分析计算得到道路标线亮度值。本发明利用光线仿真技术测试道路标线亮度,可作为道路标线亮度测量的补充方式,实现道路标线亮度的数字化、精细化检测。

    路用秸秆纤维制备用的秸秆皮瓤叶分离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3681665B

    公开(公告)日:2022-11-15

    申请号:CN202111046422.9

    申请日:2021-09-07

    Abstract: 路用秸秆纤维制备用的秸秆皮瓤叶分离装置,本发明属于道路工程领域,它为了解决现有分离秸秆皮瓤叶效率低,对于皮的分离不彻底,机械结构复杂的问题。本发明路用秸秆纤维制备用的秸秆皮瓤叶分离装置中沿着秸秆的进给方向依次设置有喂入装置、除叶装置、夹持运送装置、切割展开装置和刮瓤装置形成一组分离装置,在机架上设置有多组分离装置,喂入装置包括固定辊和夹持件,除叶装置中包括刮刀,夹持运送装置包括转动辊和推送件,切割展开装置包括切割刀和展开板,展开板位于切割刀后部,展开板呈左右展开状,刮瓤装置包括前刮刀和后刮刀。本发明秸秆皮瓤叶分离装置中喂入装置和夹持运送装置提供向前的动力,皮瓤叶分离彻底。

    一种可回收环氧沥青制备及回收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3801490B

    公开(公告)日:2022-06-10

    申请号:CN202111257613.X

    申请日:2021-10-27

    Abstract: 一种可回收环氧沥青制备及回收方法,涉及一种环氧沥青制备及回收方法。75~90份基质沥青加热至流动状态,加入50~70份马来酸酐和0.1~0.5份2,4,7,9‑四甲基‑5‑癸炔‑4,7‑二醇,反应得到A组分;90~110份含呋喃双官能团环氧低聚物与2~10份N,N‑二甲基苄胺混合得到B组分;取140~160份A组分和90~120份B组分;B组分60~80℃预热并待A组分冷却至相同温度时搅拌均匀;共混物固化得到可回收环氧沥青。使用期末的环氧沥青120℃加热至流动状态;加入再生剂充分搅拌;70℃重新固化24小时得到回收的环氧沥青。基于动态共价键可逆原理制备了一种可基于温度调控机制回收的环氧沥青。

    路用秸秆纤维制备用的秸秆皮瓤叶分离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3681665A

    公开(公告)日:2021-11-23

    申请号:CN202111046422.9

    申请日:2021-09-07

    Abstract: 路用秸秆纤维制备用的秸秆皮瓤叶分离装置,本发明属于道路工程领域,它为了解决现有分离秸秆皮瓤叶效率低,对于皮的分离不彻底,机械结构复杂的问题。本发明路用秸秆纤维制备用的秸秆皮瓤叶分离装置中沿着秸秆的进给方向依次设置有喂入装置、除叶装置、夹持运送装置、切割展开装置和刮瓤装置形成一组分离装置,在机架上设置有多组分离装置,喂入装置包括固定辊和夹持件,除叶装置中包括刮刀,夹持运送装置包括转动辊和推送件,切割展开装置包括切割刀和展开板,展开板位于切割刀后部,展开板呈左右展开状,刮瓤装置包括前刮刀和后刮刀。本发明秸秆皮瓤叶分离装置中喂入装置和夹持运送装置提供向前的动力,皮瓤叶分离彻底。

    一种树脂沥青混制装置
    10.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9499921A

    公开(公告)日:2025-02-25

    申请号:CN202411835767.6

    申请日:2024-12-13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树脂沥青混制装置,属于沥青加工技术领域,包括混制箱,混制箱的顶面分别设有树脂进料口和沥青进料口,混制箱内固接有混合箱,混合箱与树脂进料口连通,混合箱与沥青进料口之间设有筛选机构,混合箱靠近沥青进料口的一侧设有第一进料口,第一进料口位于筛选机构的下方,混制箱内固接有搅拌机构,搅拌机构的底部伸入混合箱内,搅拌机构与筛选机构传动连接,混合箱的底面设有第一出料口,混制箱内底部固接有第一出料板,第一出料板位于第一出料口的下方。本发明通过设置过滤机构,对沥青的较大杂质和团块进行筛分,以去除混合过程中产生的杂质,从而提高混制效果。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