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6621070A
公开(公告)日:2023-08-22
申请号:CN202310278537.3
申请日:2023-03-21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IPC: B66F7/06 , B66F7/08 , B66C23/693 , F15B21/08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伸展机构展开控制领域,具体涉及基于多液压缸驱动的大尺寸伸展机构以及控制系统,所述伸展机构中包括,骨架、剪叉系统和挂载件,其中,所述的多根平行骨架与所述剪叉系统连接,可以在剪叉系统的动作下实现展开和收回,在每根骨架上设置有多个挂载件。所述剪叉系统包括滑杆、滑块、剪叉机构和液压缸,其中,所述剪叉机构包括多个串联的二级剪叉单元,每个二级剪叉单元包括四根长度相同的叉架,其中液压缸的第一端与第一叉架和第二叉架中的一个连接,液压缸的另一端与第三叉架和第四叉架中的一个连接。本发明多个二级剪叉单元串联实现伸展机构的多缸驱动以及大扩展比的架设,面向大面积铺设的展开需求。
-
公开(公告)号:CN116244873A
公开(公告)日:2023-06-09
申请号:CN202310291591.1
申请日:2023-03-23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结构件应变监测技术领域,涉及涉一种面向大型可展结构变形监测的布局优化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对大型可展结构建立有限元模型。针对有限元模型开展大型可展结构的理论模态分析,在结构表面均匀设定密集传感测点,根据光纤传感器应变传递效率构建误差补偿模型。获取所有测点处对应的质量矩阵[M]和刚度矩阵[K],求得各测点的模态振型及整个体系的阵型矩阵。根据振型矩阵,计算各多自由度结构各阶模态的正交性。通过选择、交叉、变异步骤实现模态正交性适应度函数更新,实现传感器测点位置优化。并对传感测点位置进行优化。确定测点位置后,以所有传感测点间距最小为目标构建适应度函数,得到最终光纤测点串接次序。本发明方法运算时间少。
-
公开(公告)号:CN114889838B
公开(公告)日:2022-12-02
申请号:CN202210342204.8
申请日:2022-03-31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电磁发射的无人机起降平台,包括:移动底盘,通过所述移动底盘可将所述起降平台运输到指定位置;第一平台,所述第一平台设置在所述移动底盘上;电磁发射装置,设置于所述第一平台上,且所述电磁发射装置可相对于所述第一平台起竖到预定角度;第二平台,所述第二平台可在位于所述第一平台上方以及与第一平台平齐的两个状态之间切换,其中,在第一状态时,所述第二平台位于所述第一平台上方,第二平台和第一平台之间的空隙用于容纳无人机;在第二状态时,所述第二平台的沿着纵向移动到与所述第一平台临接且表面平齐。采用这样的方案,模块化设计、结构紧凑。上下层平台可分离、重组。各模块方便扩展、调试、维护。
-
公开(公告)号:CN114031023B
公开(公告)日:2022-06-14
申请号:CN202111286744.0
申请日:2021-11-02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机械驱动器系统,包括基座,以及,支撑架,所述支撑架在第一铰接点与所述基座铰接;摇杆,所述摇杆在第二铰接点与所述基座铰接;驱动器,所述驱动器在第三铰接点与所述基座铰接;滑动件,所述滑动件可相对所述支撑架滑动;所述摇杆的远离第二铰接点的一端以及所述柔性驱动器远离第三铰接点的一端均与所述滑动件铰接。采用本申请的方案,相比于传统广泛使用的三铰点驱动机构,将固定铰接替换为第四铰接点,同时增加了一个摇杆用于确保整个机构满足1个自由度的设计要求,实现操作对象的起竖与下放动作的快速驱动。
-
公开(公告)号:CN109029063A
公开(公告)日:2018-12-18
申请号:CN201810779803.X
申请日:2018-07-16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IPC: F41A9/04
Abstract: 一种连续发射轻小目标装置,它涉及子弹及轻小目标发射装置领域。本发明解决了现有的子弹发射装置存在不适用于轻小型目标的发射,且采用人工装弹难以实现平头弹连续发射的问题。本发明的传动系统设置在驱动系统与供弹系统和发射退壳系统之间,传动系统的第一空间圆柱凸轮和第二空间圆柱凸轮同轴设置,棘轮机构的动力输入端与第三空间圆柱凸轮配合,棘轮机构的动力输出端与拨弹转轮固接,连杆机构的末端与第一凸轮曲线槽滑动连接,连杆机构的首端与第三凸轮曲线槽滑动连接,上推杆的末端与第二凸轮曲线槽滑动连接,驱动系统通过传动系统带动发射退壳系统完成目标弹的内容物的发射及退壳工作。本发明用于轻小型目标的连续发射。
-
公开(公告)号:CN114611362B
公开(公告)日:2023-08-15
申请号:CN202210283632.8
申请日:2022-03-22
Applicant: 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流体物理研究所 , 哈尔滨工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大型器械工作面的安装调试方法、电子装置及介质,包括以下步骤:计算装调工况理论位姿与工作工况理论位姿的理论偏差值以及理论坐标变换矩阵;获取工作面在装调工况下的实际位姿以及工作面在工作工况下的预期位姿;根据理论偏差值、实际位姿、预期位姿以及理论坐标变换矩阵获取装调工况下的位姿调整偏差值;基于位姿调整偏差值调整实际位姿。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大型器械工作面的安装调试方法、电子装置及介质,抵消了安装调试等微小偏差的影响,因此在实际安装过程中,只需要对装调环境下各测量点的实际位姿测量一次就能获得理想调整值,根据理想调整值进行装配调整,即可使工作面在工作工况下获得理想的位姿精度。
-
公开(公告)号:CN114417681B
公开(公告)日:2022-06-17
申请号:CN202210335488.8
申请日:2022-04-01
Applicant: 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流体物理研究所 , 哈尔滨工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基于动态决策和神经网络的二维结构变形监测方法及装置,包括获取二维平面结构不同位置不同时间的应变数据和结构变形值;构建数据集;构建深度神经网络模型并进行模型训练;对实时采集的应变数据进行动态决策分析,得到动态决策结果;将不同时刻的应变数据分别输入基于卷积神经网络的变形重构模型、基于时间卷积网络的变形预测模型,根据基于卷积神经网络的变形重构模型进行变形重构,得到各监测位置处的变形重构量;根据基于时间卷积网络的变形预测模型进行变形预测,得到各监测位置处的变形预测结果;根据变形重构量、变形预测结果,结合传感器坐标位置信息,采用三次样条插值法拟合出整个平面结构的变形场。发明变形重构精度高。
-
公开(公告)号:CN114417642B
公开(公告)日:2022-06-10
申请号:CN202210314858.X
申请日:2022-03-29
Applicant: 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流体物理研究所 , 哈尔滨工业大学
IPC: G06F30/20 , G06F30/10 , G06F119/1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大型结构表面变形预测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基于大型结构的相关参数计算各个背架与各个骨架在连接处的变形转角大小;基于重力场、温度场、风场以及所述变形转角大小构建骨架力学模型;基于所述骨架力学模型计算所述大型结构的形变函数;基于所述形变函数和所述变形转角大小计算所述大型结构在对应位置处的表面变形值,基于所述变形转角大小和应力函数计算所述大型结构在对应位置处的表面应力值。本发明提供一种大型结构表面变形预测方法,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因忽略温度场以及风场对结构表面变形的影响从而导致预测的结构变形存在极大的误差的技术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4417537A
公开(公告)日:2022-04-29
申请号:CN202210335443.0
申请日:2022-04-01
Applicant: 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流体物理研究所 , 哈尔滨工业大学
IPC: G06F30/17 , G06F30/23 , G06F17/16 , G06F119/1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开式行骨架结构变形场实时测量方法、装置及系统,包括:对结构施加模拟负载,采集数据,形成预标定数据集;获取被测结构的实时应力应变数据;对一定数量测量点的位移或坐标进行测量;将实时获取的一组应力应变数据与预标定数据集各组数据进行相似度计算;进行相似度排序,从预标定数据集中选取K组预标定数据;根据相似度数据,计算相似度系数矩阵;根据相似度系数矩阵和所选取的预标定数据,对当前受力状态下的监测点变形位移数据进行计算;采用差值方法对整个阵面变形场进行差值计算,拟合出整个阵面上任意点的变形量,得到实时变形场拟合数据。本发明方法计算效率高,速度快、变形场测量时间延迟低,且精度较高。
-
公开(公告)号:CN109029063B
公开(公告)日:2020-06-09
申请号:CN201810779803.X
申请日:2018-07-16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IPC: F41A9/04
Abstract: 一种连续发射轻小目标装置,它涉及子弹及轻小目标发射装置领域。本发明解决了现有的子弹发射装置存在不适用于轻小型目标的发射,且采用人工装弹难以实现平头弹连续发射的问题。本发明的传动系统设置在驱动系统与供弹系统和发射退壳系统之间,传动系统的第一空间圆柱凸轮和第二空间圆柱凸轮同轴设置,棘轮机构的动力输入端与第三空间圆柱凸轮配合,棘轮机构的动力输出端与拨弹转轮固接,连杆机构的末端与第一凸轮曲线槽滑动连接,连杆机构的首端与第三凸轮曲线槽滑动连接,上推杆的末端与第二凸轮曲线槽滑动连接,驱动系统通过传动系统带动发射退壳系统完成目标弹的内容物的发射及退壳工作。本发明用于轻小型目标的连续发射。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