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1872211B
公开(公告)日:2022-03-01
申请号:CN202010756579.X
申请日:2020-07-31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IPC: B21D26/033 , B21D26/041 , B21C51/0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液压成形液体泄漏智能判断与精确补偿的方法及系统,包括:实时测量增压器的高压腔出口管路内液体的第一液体压力;所述增压器的高压腔出口通过高压管路与第一冲头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一冲头的另一端与管材的一端连接,所述管材的另一端与第二冲头连接;实时测量所述第一冲头通道内第二液体压力;实时测量所述第二冲头通道内第三液体压力;根据第一液体压力、第二液体压力和第三液体压力的下降时间和变化速度判断液体泄漏位置。根据实时测量增压器高压腔出口以及管材两端的液体压力,并根据测量的液体压力的变化判断液体泄漏位置,从而实现内高压成形液体泄漏位置的判断。
-
公开(公告)号:CN113118288B
公开(公告)日:2021-11-23
申请号:CN202110434373.X
申请日:2021-04-22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IPC: B21D26/047 , B21D26/041 , B21D26/039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适用于内高压成形生产的合模压机及内高压成形工艺,涉及管材成形制造技术领域,包括模具,所述模具包括相互匹配的上模和下模,所述上模和所述下模之间用于放置管坯,所述模具分为若干区域,所述模具通过主缸和侧缸施加总合模力,所述主缸和所述侧缸产生的总合模力与所述模具受到的管坯成形产生的开模力的差值恒定且方向一致。本发明的合模压机可生产的零件适应范围广,并有效解决了多件内高压成形生产中合模压机的加载偏载问题,降低了模具变形,有效延长了模具寿命,提高了零件尺寸精度,增加了产品合格率。
-
公开(公告)号:CN113319185A
公开(公告)日:2021-08-31
申请号:CN202110635715.4
申请日:2021-06-08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IPC: B21D26/047 , B21D26/049 , B21D37/16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大直径薄壁筒形件流体压力成形装置及成形方法,属于薄壁筒形件加工技术领域,所述成形装置包括相互配合的第一模具和第二模具,且第一模具相对设置于第二模具的上方,第一模具与第二模具之间适于放置待成形筒坯;内套嵌设于待成形筒坯的内部,且内套外壁长度方向的两端分别设置第一密封结构和第二密封结构,第一密封结构和第二密封结构用于实现内套与待成形筒坯之间的密封,使内套与待成形筒坯之间形成密封空间,密封空间用于填充压力介质以向待成形筒坯提供适于变形的压力。本发明内套与待成形筒坯之间形成的密封空间容积远小于待成形筒坯内部整体容积,大幅降低成形所需介质的体积,提高增压效率、减小设备增压器体积。
-
公开(公告)号:CN110125229A
公开(公告)日:2019-08-16
申请号:CN201811552653.5
申请日:2018-12-18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IPC: B21D26/033 , B21D26/041 , B21D26/045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大尺寸钛合金曲母线双层锥筒构件的同步高压气胀成形方法,该方法采用双层锥形筒坯在特定的成形温度下进行高压热气胀成形,确保了内层和外层锥形筒之间曲面形状一致,配合间隙小,不需要后续校形工序;随后通过保温热处理完成组织性能调控,避免了成形后热处理破坏尺寸精度,实现了形状精度与组织性能的一体化调控。
-
公开(公告)号:CN109520862A
公开(公告)日:2019-03-26
申请号:CN201811486419.7
申请日:2018-12-06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 深圳龙元技术咨询有限公司
IPC: G01N3/24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1N3/2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管材纯剪切加载装置及方法,将第一芯轴穿入第一半管中,第二芯轴穿入第二半管中,第一芯轴的尺寸与第一半管的尺寸相匹配,第二芯轴的尺寸与与第二半管的尺寸相匹配,对第一芯轴的第一连接部、第二芯轴的第二连接部进行加载,第一突出部和第二突出部将力传递到待测管材上,从而使整管上与第一半管的右平面或左平面、第二半管的左平面或右平面位于同一平面的材料处于纯剪切应力状态。本发明结构简单,通过特殊设计的第一芯轴和第二芯轴抑制了剪切变形中难以控制的待测管材转动,并能保证整管上与第一半管的右平面或左平面、第二半管的左平面或右平面位于同一平面的材料在变形全过程始终处于稳定的纯剪切应力状态。
-
公开(公告)号:CN106862362A
公开(公告)日:2017-06-20
申请号:CN201710292294.3
申请日:2017-04-28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IPC: B21D26/033 , B21D26/041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21D26/033 , B21D26/04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自动补偿内高压成形中管端液体泄漏的控制方法及系统,控制方法包括:在内高压成形开始时刻,获取增压器的高压腔中的液体、管材内部的液体及高压管路内部的液体的总体积的初始值;根据总体积的初始值和管材内部液体的实时压力确定液体的总体积的体积压缩量;确定管材内部液体的实时体积;判断管材内部液体的实时体积是否大于目标成形件的最终容积;若是,记录泄漏点,增加管端轴向进给量至管材的管端被再次密封,并根据预设的位移‑内压加载曲线从泄漏点开始完成内高压成形;若否,根据位移‑内压加载曲线完成内高压成形。采用本发明的控制方法及系统,可以精确判断出管端的泄漏情况,并通过增加管端轴向进给进行自动补偿。
-
公开(公告)号:CN106270098A
公开(公告)日:2017-01-04
申请号:CN201610648271.7
申请日:2016-08-09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IPC: B21D26/033 , B21D26/039 , B21D26/041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21D26/033 , B21D26/039 , B21D26/04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可变合模力内高压成形机,属于管材成形加工设备领域,包括第二合模油缸比例伺服阀(43)与第一合模油缸比例伺服阀(15),第二合模油缸比例伺服阀(43)的一个油口与柱塞缸(3901)的柱塞腔(41)和活塞缸一合模油缸比例伺服阀(15)的一个油口与活塞缸(3902)的活塞杆腔(42)连通,另一个油口密封,第二合模油缸比例伺服阀(43)和第一合模油缸比例伺服阀(15)同时控制柱塞腔(41)和活塞腔(44)、活塞杆腔(42)的油压。该成形机适用于最大合模力大于等于20000KN的情况,在合模力从零至最大合模力区间均具有较高的合模力控制精度,同时压力控制精度高,不存在液压冲击。(3902)的活塞腔(44)连通,另一个油口密封;第
-
公开(公告)号:CN103272910B
公开(公告)日:2015-04-08
申请号:CN201310187792.3
申请日:2013-05-20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IPC: B21D26/033 , B21D26/047
Abstract: 一种可实现内外加压的管材液压成形装置,它涉及管材零件成形装置。该装置解决了传统内高压成形模具可实现管材轴向进给但无法实现管材外压密封,使用整体密闭容器可以实现外压密封但无法实现轴向进给的难题。本发明包括模具上模、模具下模、上模板、下模板、左侧冲头、右侧冲头,本发明装置的上模上环绕模具型腔开设有环状凹槽,下模上开设有环状凸起,且凹槽与凸起之间为间隙配合,凹槽与凸起之间环形弹性密封环连同左侧冲头和右侧冲头与下模凸台之间的密封圈共同保证管材外压的密封。采用凹槽-凸台间隙配合的分模方式,保证管材外压不发生泄漏,使管材在内压、外压与轴向补料共同作用的发生塑性变形,提高了低塑性管材的成形性。
-
公开(公告)号:CN104384289A
公开(公告)日:2015-03-04
申请号:CN201410746694.3
申请日:2014-12-08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IPC: B21D26/039
Abstract: 大吨位短行程内高压成形机。本发明涉及一种大吨位短行程内高压成形机。现有大吨位合模油缸采用长行程结构时,由于所需液压系统的功率大导致生产效率低。一种大吨位短行程内高压成形机,由上至下同轴设置的提升油缸(49)、提升油缸活塞(48)、滑块(6)、上模(7)、下模(16)、工作台(30)和大吨位短行程油缸(23),提升油缸位移传感器(50)、左侧定位油缸位移传感器(5)、右侧定位油缸位移传感器(43)、左侧水平油缸位移传感器(9)、右侧水平油缸位移传感器(34)、短行程油缸位移传感器(20)和增压器超高压压力传感器(39)连接传感器信号输入模块(8)和相应的比例阀,传感器信号输入模块(8)、控制器(11)和输出模块(13)依次连接,输出模块(13)连接与上述比例阀。本发明应用于大吨位短行程内高压成形机。
-
公开(公告)号:CN103272910A
公开(公告)日:2013-09-04
申请号:CN201310187792.3
申请日:2013-05-20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IPC: B21D26/033 , B21D26/047
Abstract: 一种可实现内外加压的管材液压成形装置,它涉及管材零件成形装置。该装置解决了传统内高压成形模具可实现管材轴向进给但无法实现管材外压密封,使用整体密闭容器可以实现外压密封但无法实现轴向进给的难题。本发明包括模具上模、模具下模、上模板、下模板、左侧冲头、右侧冲头,本发明装置的上模上环绕模具型腔开设有环状凹槽,下模上开设有环状凸起,且凹槽与凸起之间为间隙配合,凹槽与凸起之间环形弹性密封环连同左侧冲头和右侧冲头与下模凸台之间的密封圈共同保证管材外压的密封。采用凹槽-凸台间隙配合的分模方式,保证管材外压不发生泄漏,使管材在内压、外压与轴向补料共同作用的发生塑性变形,提高了低塑性管材的成形性。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