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公开(公告)号:CN118138219A
公开(公告)日:2024-06-04
申请号:CN202410154478.3
申请日:2024-02-04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 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五十四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增强物理层安全密钥性能方法、系统和电子设备。本发明适用于保密通信。本发明目的是解决在主信道和窃听信道存在信道相关性较高的场景下,合法双发密钥随机性较差和窃听者与合法接受者密钥一致率较高的问题。本发明提出动态调整密钥门限的量化缓冲区缩减方案,通过动态地调整量化因子使得合法通信双方能够获得随机性较好和一致率较高的初始密钥;引入大步长收缩和小步长扩大的方式选取量化因子,保证了合法双方密钥一致率,有效降低了窃听者密钥一致率,增强了物理层安全密钥的性能;将获得的一致率和随机性满足要求的初始密钥作为哈希算法的输入,从而保障了最终传输密钥的安全性。
-
公开(公告)号:CN112102227A
公开(公告)日:2020-12-18
申请号:CN202010505894.5
申请日:2020-06-05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血管尺寸特征的血管最优穿刺点选取方法,通过选取手臂、手背或手腕处静脉红外血管图像的中央区域作为感兴趣区域进行去噪、限制对比度自适应直方图均衡化算法增强处理、自适应阈值二值化、图像形态学处理、血管轮廓提取、遍历寻找各血管轮廓中面积最大的血管轮廓区域、距离变换算法提取血管中心线及血管各位置半径、选取血管中心线上的血管半径最大处且该处血管中心线相对曲率小于设定阈值的点作为血管最优穿刺点,并能得到该点在血管中心线上的切线方向。本发明实现了在红外血管图像上自动选取血管穿刺点,具有较高的血管穿刺精度,同时提高了血管穿刺的安全性和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03986540B
公开(公告)日:2015-11-04
申请号:CN201410255616.3
申请日:2014-06-10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IPC: H04B17/382
Abstract: 一种基于非重构框架的频谱感知方法,本发明涉及非重构框架的频谱感知方法。本发明是要解决无线通信技术已授权的频谱资源利用率低、传统的压缩感知频谱感知算法复杂以及不能在非重构框架下直接利用压缩采样的数据矩阵进行频谱感知的问题,而提出的一种基于非重构框架的频谱感知方法。该方法是通过1、确定归一化稀疏基ψ;2、根据信号长度N,确定压缩后信号长度M;3、生成大小为M×N的矩阵G;4、M×N的矩阵G与ψT相乘得到测量矩阵Φ;5、得到压缩采样后的数据向量y;6、根据噪声方差σ2及虚警概率Pf设定阈值λ;7、max(|y|)>λ判定信道存在主用户信号;8、得到信号的检测概率Pd等步骤实现的。本发明应用于非重构框架的频谱感知领域。
-
公开(公告)号:CN112102227B
公开(公告)日:2025-04-01
申请号:CN202010505894.5
申请日:2020-06-05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血管尺寸特征的血管最优穿刺点选取方法,通过选取手臂、手背或手腕处静脉红外血管图像的中央区域作为感兴趣区域进行去噪、限制对比度自适应直方图均衡化算法增强处理、自适应阈值二值化、图像形态学处理、血管轮廓提取、遍历寻找各血管轮廓中面积最大的血管轮廓区域、距离变换算法提取血管中心线及血管各位置半径、选取血管中心线上的血管半径最大处且该处血管中心线相对曲率小于设定阈值的点作为血管最优穿刺点,并能得到该点在血管中心线上的切线方向。本发明实现了在红外血管图像上自动选取血管穿刺点,具有较高的血管穿刺精度,同时提高了血管穿刺的安全性和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12137721B
公开(公告)日:2022-04-01
申请号:CN202010507014.8
申请日:2020-06-05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超声图像的穿刺针针尖与血管壁深度定位方法,属于智能医疗器械技术领域,本发明具体步骤包括:通过对静脉穿刺部位的血管皮下超声图像选取图像上方区域作为感兴趣区域进行去噪、自适应阈值二值化、图像形态学开运算、闭运算、血管壁轮廓提取和扫描提取血管腔内区域穿刺针轮廓,计算得到血管壁皮下深度、医用穿刺针深度和穿刺角度。本发明能有效识别和探测血管壁皮下深度、追踪和探测医用穿刺针针尖的深度和穿刺角度,根据穿刺针针尖的实际深度和针穿刺角度,解算穿刺针推进距离,应用在智能采血或输液机器人、智能手术机器人等领域能提高静脉穿刺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可靠性。
-
公开(公告)号:CN103986540A
公开(公告)日:2014-08-13
申请号:CN201410255616.3
申请日:2014-06-10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IPC: H04B17/00
Abstract: 一种基于非重构框架的频谱感知方法,本发明涉及非重构框架的频谱感知方法。本发明是要解决无线通信技术已授权的频谱资源利用率低、传统的压缩感知频谱感知算法复杂以及不能在非重构框架下直接利用压缩采样的数据矩阵进行频谱感知的问题,而提出的一种基于非重构框架的频谱感知方法。该方法是通过1、确定归一化稀疏基ψ;2、根据信号长度N,确定压缩后信号长度M;3、生成大小为M×N的矩阵G;4、M×N的矩阵G与ψT相乘得到测量矩阵Φ;5、得到压缩采样后的数据向量y;6、根据噪声方差σ2及虚警概率Pf设定阈值λ;7、max(|y|)>λ判定信道存在主用户信号;8、得到信号的检测概率Pd等步骤实现的。本发明应用于非重构框架的频谱感知领域。
-
公开(公告)号:CN103973354A
公开(公告)日:2014-08-06
申请号:CN201410238926.4
申请日:2014-05-30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Abstract: 一种TD-LTE-A中基于用户满意度的联合用户选择和波束赋形方法,本发明涉及用户满意度的联合用户选择和波束赋形方法。本发明是要解决传统方法受限于算法的应用并且算法复杂没有考虑业务类型、用户公平性不均和满意度较低的的问题,而提出的一种TD-LTE-A中基于用户满意度的联合用户选择和波束赋形方法。该方法是通过步骤一、得到初始选择用户集Φ;步骤二、得到初始选择用户集Φ中每个用户相应的波束赋形矩阵并获得初始选择用户集的特征值SLNRk和初始选择用户集的满意度值;步骤三、获得最优的选择用户集Θ等步骤实现的。本发明应用于用户满意度的联合用户选择和波束赋形方法。
-
公开(公告)号:CN118464157A
公开(公告)日:2024-08-09
申请号:CN202410568535.2
申请日:2024-05-09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 哈尔滨智兀科技有限公司 , 哈工大苏州研究院
IPC: G01F23/292 , G01F22/00 , G01S17/894 , G01S7/481
Abstract: 一种基于多机融合高精度三维激光扫描技术的全场景数字盘库系统,它涉及煤堆测量技术领域。本发明为了解决现有大型物料堆场的质量和体积探测方法在接收卫星信号差、光线条件差、料场温度不恒定、料堆体积过于庞大的情况下,存在无法获得精确探测数据的问题。本发明的云台水平旋转轴(3)竖直安装在云台底座(2)上,且云台水平旋转轴(3)绕云台底座(2)的轴线旋转,云台垂直旋转轴(4)的一端水平安装在云台水平并转动旋转轴(3)上,云台垂直旋转轴(4)的另一端与雷达探头(1)连接,所述雷达探头(1)转动安装在云台垂直旋转轴(4)的另一端。本发明用于大型物料堆场的质量和体积探测。
-
公开(公告)号:CN118131714A
公开(公告)日:2024-06-04
申请号:CN202410278012.4
申请日:2024-03-12
Applicant: 中原工学院 , 哈尔滨工业大学(威海)
IPC: G05B19/41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分布式自动化织材生产系统和方法,总控制系统对工艺内处理单元进行控制,使得工艺内处理单元对工艺设备进行整体调节,使得前一个工序的生产量等于后一个工序的原料量,保证工艺之间原材料的流通维持在稳定速率,避免工艺环节中出现原材料缺乏或者是原材料积攒过多的情况,解决现有技术过程中分布式织材生产线工艺环节间原材料转运量精确度欠缺的缺陷;在一个工艺单元内将原材料分配给若干工艺设备时,先后考虑工艺设备的专一性和通用性,保证原材料在分配足够量的专一性工艺设备后进行通用性工艺设备的加工,能够对同一工艺单元中协调分配原材料,提高了原材料的加工速率和加工效果,具有对织材原材料的良好利用率。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