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采用快速计算模型的开槽接触件分离力计算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9783525A

    公开(公告)日:2025-04-08

    申请号:CN202411872459.0

    申请日:2024-12-18

    Abstract: 一种采用快速计算模型的开槽接触件分离力计算方法,涉及电连接器力学特性计算技术领域。确定输入参数以及各参数的给定公差;通过蒙特卡洛算法在给定公差范围内随机生成参数组合;建立开槽接触件的有限元模型,计算输出分离力值;使用支持向量回归算法,编写快速计算模型;导入训练样本进行求解,得到训练后的快速计算模型;导入验证样本并与有限元仿真值对比进行精度验证,满足要求则进行文件封包,否则补充参数组合数量。针对输入参数进行数据扩充后,通过有限元仿真的分离力结果作为参照,基于支持向量回归算法编写快速计算模型并进行训练和验证,针对同批次电连接器的不同开槽接触件能够快速获取分离力,提高计算效率。

    考虑摩擦磨损的电连接器接触可靠性预计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5856722B

    公开(公告)日:2023-06-02

    申请号:CN202211731093.6

    申请日:2022-12-3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考虑摩擦磨损的电连接器接触可靠性预计方法,所述方法以圆形线簧接触件电连接器为例,主要考虑因摩擦磨损导致的电连接器接触失效模式,通过分析电连接器在振动应力下发生插拔力减小、接触电阻增大等性能退化的内在原因及其机理,建立反映电连接器在失效诱因(包括工作应力、环境应力、时间应力等)作用下性能退化规律的摩擦磨损失效物理模型,实现电连接器接触可靠性的准确预计。本发明解决了传统可靠性预计方法难于量化产品质量一致性信息(材料、结构、工艺数据波动)对产品可靠性的影响问题。

    橡胶测厚仪
    3.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2710269A

    公开(公告)日:2021-04-27

    申请号:CN202110020295.9

    申请日:2021-01-07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橡胶测厚仪,所述橡胶测厚仪包括底板、支柱、支架、连接杆、一维滑台、力传感器、测试托盘、O型圈放置托盘,其中:所述支柱安装在底板的一侧;所述支柱上安装有支架;所述支架包括上支架和下支架;所述连接杆包括上连接杆和下连接杆;所述一维滑台安装在上支架上,一维滑台下方通过上连杆与力传感器的上端连接;所述下连接杆的一端与力传感器的下端连接,下连接杆的另一端与测试托盘连接;所述O型圈放置托盘安装在下支架上,测试托盘与O型圈放置托盘之间放入测试的物体。本发明的橡胶测厚仪填补了上述橡胶件材料零件尺寸测试设备的不足,具有体积小、精度高、成本低等特点。

    一种螺旋线簧式插座
    4.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9818180A

    公开(公告)日:2019-05-28

    申请号:CN201910186207.5

    申请日:2019-03-1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螺旋线簧式插座,属于电连接器领域,具体技术方案如下:一种螺旋线簧式插座,包括绝缘外套、内套和若干条线簧,所述内套为上下贯通的圆柱筒型结构,所述内套的侧壁上由上至下设置有若干组通孔,每组包括两层交错设置的通孔,每层通孔均布在同一水平面上,每条线簧沿所述内套的圆周方向依次穿过同一组通孔并首尾相接构成一个线簧丝环,装配有线簧丝环的内套置于绝缘外套的内部,所述内套与绝缘外套固定连接,所述内套和若干条线簧均为导电材质。本发明采用多层线簧丝螺旋布局,使得插孔在操作过程中的插拔力变化更加平稳,减少冲击峰值,降低插针及插孔的磨损程度。

    基于蒙特卡洛模拟的接触器回跳时间合格率预测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3258096B

    公开(公告)日:2016-02-03

    申请号:CN201310177728.7

    申请日:2013-05-14

    Abstract: 基于蒙特卡洛模拟的接触器回跳时间合格率预测方法,属于接触器检测技术领域。本发明解决了现有接触器设计过程中对回跳时间参数进行检验的方法存在的需要加工制作样品导致设计和测试成本高和设计周期长的问题。本发明根据接触器设计文件确定对回跳时间有影响的三种参数设计值及上下限、采用独立同分布的中心极限定理利用MATLAB产生N组参数组合;然后根据该N组参数组合获得N组回跳时间特性参数;进而获得回跳时间参数的分布特性;最后根据该分布特性和接触器的回跳时间设计参数利用Simpson法则获得接触器回跳时间合格率。本发明适用于在接触器的设计环节对接触器回跳时间的合格率进行预测分析,进而为接触器的设计者提供修正设计参数的依据。

    密封装置内部多余物检测过程中基于摄像技术的多余物运动轨迹获取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2865982A

    公开(公告)日:2013-01-09

    申请号:CN201210336466.X

    申请日:2012-09-12

    Abstract: 密封装置内部多余物检测过程中基于摄像技术的多余物运动轨迹获取方法,本发明涉及图像处理的运动过程分析法领域。针对现有密封装置内部多余物检测技术领域中,没有对多余物微粒在检测过程中的运动轨迹进行检测的技术手段的问题,本方法结合现有多余物检测试验平台,通过高速摄像机对振动过程中透明密封腔体内的多余物进行拍摄,使用合适的图像增强算法对图像进行预处理,通过图像边缘检测技术提取多余物和腔体内壁的位置,基于运动学原理提取多余物的运动参数,并绘制多余物运动参数变化曲线,获得多余物运动轨迹。该方法适用于密封装置内部多余物运动轨迹的检测。

    密封电子装置多余物微粒的自动检测系统及其检测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1275928B

    公开(公告)日:2011-03-23

    申请号:CN200810064193.1

    申请日:2008-03-28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密封电子装置多余物微粒的自动检测系统及其检测方法。系统组成包括:声音传感器(1),转台(2),曲柄摇杆机构(3),IO&DA板卡(4),变频器(5),三相电机(6),声音信号调理电路(7),实时数据采集卡(8)和上位机处理器(9);声音传感器贴附在被测件外壁上,声音传感器(1)通过信号线与声音信号调理电路(7)连接;声音信号调理电路(7)连接实时数据采集卡(8);实时数据采集卡(8)连接上位机处理器(9),上位机处理器(9)通过IO&DA板卡(4)与变频器(5)的控制端连接;变频器(5)连接三相电机(6),三相电机(6)通过曲柄摇杆机构(3)驱动转台(2)。本发明解决了现有的传统PIND检测方法检测精度不高,客观性不强,不能实现自动检测自动判别,且只能对多余物微粒的有无做出判断,无法对多余物的材质特征做出判断等问题。

    基于失效物理和质量一致性的电连接器可靠性预计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5983005B

    公开(公告)日:2023-07-21

    申请号:CN202211734506.6

    申请日:2022-12-3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失效物理和质量一致性的电连接器可靠性预计方法,所述方法将可靠性预计结果与产品的失效物理和质量一致性信息联系起来,解决了可靠性预计过程中,无法利用电连接器的材料、结构、工艺数据量化内在机理、性能波动、工艺特性等因素对产品可靠性的影响,导致难以保证电连接器可靠性预计准确性的问题。通过建立电连接器的数字样机模型、关键零部件性能参数的失效物理模型,并利用质量一致性信息构建批次产品虚拟样本,得到功能表征参数和性能退化参数的分布随时间的变化规律,从而根据应力‑强度干涉理论计算出任意时刻电连接器的功能可靠度、性能可靠度以及产品可靠度,保证了可靠性预计结果的正确性与准确性。

    一种考虑橡胶老化机理的电连接器密封可靠性预计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6227143A

    公开(公告)日:2023-06-06

    申请号:CN202211731113.X

    申请日:2022-12-3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考虑橡胶老化机理的电连接器密封可靠性预计方法,所述方法主要考虑因橡胶老化导致的电连接器密封失效模式,通过分析电连接器在温湿度、盐雾等外部环境应力作用下发生橡胶密封件压缩永久变形直至密封性功能失效的内在原因及其机理,建立反映电连接器在失效诱因(包括工作应力、环境应力、时间应力等)作用下密封性功能失效规律的失效物理模型,实现电连接器密封可靠性的准确预计。本发明解决了传统可靠性预计方法难于量化产品质量一致性信息(材料、结构、工艺数据波动)对产品可靠性的影响问题。

    一种螺旋线簧式插座
    10.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9818180B

    公开(公告)日:2021-01-01

    申请号:CN201910186207.5

    申请日:2019-03-1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螺旋线簧式插座,属于电连接器领域,具体技术方案如下:一种螺旋线簧式插座,包括绝缘外套、内套和若干条线簧,所述内套为上下贯通的圆柱筒型结构,所述内套的侧壁上由上至下设置有若干组通孔,每组包括两层交错设置的通孔,每层通孔均布在同一水平面上,每条线簧沿所述内套的圆周方向依次穿过同一组通孔并首尾相接构成一个线簧丝环,装配有线簧丝环的内套置于绝缘外套的内部,所述内套与绝缘外套固定连接,所述内套和若干条线簧均为导电材质。本发明采用多层线簧丝螺旋布局,使得插孔在操作过程中的插拔力变化更加平稳,减少冲击峰值,降低插针及插孔的磨损程度。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