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8815892B
公开(公告)日:2025-04-22
申请号:CN202410773063.4
申请日:2024-06-17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IPC: F16H55/17 , F16H55/06 , F16H1/22 , F16H57/032 , F16H57/031 , H02K7/116
Abstract: 一种变刚度单元、变刚度超材料以及机械超材料,属于机械工程、力学、振动与噪声控制、航空航天领域。变刚度单元包括余量悬臂、中心轴、悬臂和横梁,中心轴侧壁上对称设有横梁,悬臂和余量悬臂通过环抱设在中心轴外围,且悬臂和余量悬臂呈中心对称设置,悬臂和余量悬臂的外侧壁上加工有轮齿。变刚度超材料,包括若干所述变刚度单元,且各所述变刚度单元呈周期阵列分布,相邻变刚度单元手性排列,每列纵向相邻的两个变刚度单元之间紧密配合。机械超材料,包括均应用所述变刚度超材料的压缩模块和拉伸模块,本发明提出一种拉压载荷下刚度大范围连续可调的机械超材料,有拉伸载荷或压缩载荷下刚度连续大范围调节的特点,结构驱动简单,利于集成制造。
-
公开(公告)号:CN118815892A
公开(公告)日:2024-10-22
申请号:CN202410773063.4
申请日:2024-06-17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IPC: F16H55/17 , F16H55/06 , F16H1/22 , F16H57/032 , F16H57/031 , H02K7/116
Abstract: 一种变刚度单元、变刚度超材料以及机械超材料,属于机械工程、力学、振动与噪声控制、航空航天领域。变刚度单元包括余量悬臂、中心轴、悬臂和横梁,中心轴侧壁上对称设有横梁,悬臂和余量悬臂通过环抱设在中心轴外围,且悬臂和余量悬臂呈中心对称设置,悬臂和余量悬臂的外侧壁上加工有轮齿。变刚度超材料,包括若干所述变刚度单元,且各所述变刚度单元呈周期阵列分布,相邻变刚度单元手性排列,每列纵向相邻的两个变刚度单元之间紧密配合。机械超材料,包括均应用所述变刚度超材料的压缩模块和拉伸模块,本发明提出一种拉压载荷下刚度大范围连续可调的机械超材料,有拉伸载荷或压缩载荷下刚度连续大范围调节的特点,结构驱动简单,利于集成制造。
-
公开(公告)号:CN119611800A
公开(公告)日:2025-03-14
申请号:CN202411959743.1
申请日:2024-12-30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IPC: B64G1/6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内置整流罩预紧及旋转分离铰链机构,涉及运载火箭技术领域,解决了整流罩分离方式存在结构复杂、外漏分离机构影响飞行器气动外形、无轴向预紧功能的问题。本发明上整流罩和舱体活动连接;上整流罩上设置有铰链结构,舱体上设置有舱体槽结构;铰链结构一端插入到舱体槽结构内的插槽中,另一端设置有预紧结构,预紧结构顶靠在舱体槽结构的内壁上,铰链结构、预紧结构和舱体槽配合实现上整流罩的周向定位和轴向预紧;舱体上设有阶梯结构,上整流罩扣合在阶梯结构上。本发明可实现整流罩的周向定位及轴向预紧功能,以铰链为翻转支点保证翻转轨迹可控,避免磕碰或锁死的情况发生;同时,减小了分离机构对飞行器气动外形的影响。
-
公开(公告)号:CN119084508A
公开(公告)日:2024-12-06
申请号:CN202411415455.X
申请日:2024-10-11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IPC: F16F7/1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多重仿生的新型薄壁吸能管,涉及冲击防护技术领域,解决了传统金属薄壁吸能筒存在能量吸收能力差、比吸能小、吸能过程不稳定的问题。本发明薄壁层为筒状结构,筒壁采用波纹结构,若干薄壁层由内向外依次同轴套设于中心柱体结构的外部,若干薄壁层和中心柱体结构之间通过若干薄壁筋连接;薄壁层和薄壁筋连接位置设置有空心柱;中心柱体结构包括若干螺旋管,若干螺旋管同轴螺旋设置并由外向内呈层状排列;每层的螺旋管依次连接,相邻层的螺旋管依次连接。本发明借鉴蛛网、甲虫翅鞘、墨鱼骨和木材纤维结构,有效提高了吸能管的能量吸收能力,吸能管的比吸能大,吸能过程更稳定,吸能效果更优异。
-
公开(公告)号:CN119062704A
公开(公告)日:2024-12-03
申请号:CN202411369942.7
申请日:2024-09-29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IPC: F16F3/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离散组装的二维手性压扭耦合单元、结构及三维结构,涉及力学、增材制造、振动与噪声控制领域,解决了压扭耦合结构刚度无法调节、制造难度大、损坏后不能快速重复利用以及无法在三维方向实现压扭的问题。本发明包括上板、若干手性杆、若干中板和下板,上板、若干中板和下板依次通过手性杆可拆卸的连接;手性杆倾斜设置于上板和中板之间、若干中板之间以及中板和下板之间;中板上下两侧的手性杆关于中板对称。本发明通过将手性杆和上下板单独制作后组装,解决了一体式3D打印支撑难以去除的问题;通过更换不同构型手性杆调节结构刚度,且在损伤后可快速更换,重复利用;提出了一种三维压扭耦合结构,可实现三个方向压扭功能。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