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5290458B
公开(公告)日:2023-03-07
申请号:CN202210426328.4
申请日:2022-04-22
Applicant: 吉林建筑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木质素改良粉质黏土回弹模量测试装置及测试方法,属于木质素改良粉质黏土路用性能检测领域,一种木质素改良粉质黏土回弹模量测试装置,包括工作台,两组半圆板组成的圆筒内放置冻融循环作用前后的木质素改良粉质黏土试样,配重块与木质素改良粉质黏土试样间歇相抵,竖板上设有用于记录配重块接触到木质素改良粉质黏土试样后的运动距离的记录机构,安装框上安装有记录板,木质素改良粉质黏土回弹模量测试装置的测试方法,包括准备阶段,对试样进行检测,得出回弹模量,切换检测试样,检测人员对检测后的试样进行观测。本发明通过设置记录机构,达到了能够简单便捷且直接的展现出木质素改良粉质黏土的回弹模量的效果。
-
公开(公告)号:CN117497107A
公开(公告)日:2024-02-02
申请号:CN202311535896.9
申请日:2023-11-17
IPC: G16C60/00 , G16C20/70 , G16C20/80 , G06F30/27 , G06F18/27 , G06T17/30 , G06F111/10 , G06F113/26 , G06F119/1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基于响应曲面法的沥青混合料最优配合比确定方法和装置,包括以下步骤:步骤S1、获取硅藻土掺量、玄武岩掺量、油石比和马歇尔试验指标响应指标;步骤S2、根据硅藻土掺量、玄武岩掺量、油石比和马歇尔试验指标响应指标,通过响应曲面方法确定沥青混合料最优配合比。采用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可以进行沥青混合料配合比的优化设计,计算出各种掺加材料的最佳掺量。
-
公开(公告)号:CN116081999A
公开(公告)日:2023-05-09
申请号:CN202310088112.6
申请日:2023-02-09
Applicant: 吉林建筑大学
IPC: C04B28/04 , C04B111/20 , C04B111/27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喷射高性能混凝土及其制备方法,属于混凝土技术领域。该混凝土的原料包括水泥、粉煤灰、硅灰、偏高岭土、机制砂、水、减水剂和钢纤维。具体为:将水泥、粉煤灰、硅灰、偏高岭土和机制砂进行拌合后,加入钢纤维,然后加入减水剂和水形成浆体,再喷射到受喷面上,即可得到喷射高性能混凝土。将得到的混凝土应用于隧道衬砌。本发明制备的喷射高性能混凝土改善了传统喷射混凝土所存在的强度低、韧性和耐久性差的缺陷,缓解了因建筑施工对环境的污染;降低了回弹率、增加一次喷层厚度,提高了喷射混凝土的性能,进而有效提升工程质量,减少材料浪费,且降低了成本。
-
公开(公告)号:CN115290458A
公开(公告)日:2022-11-04
申请号:CN202210426328.4
申请日:2022-04-22
Applicant: 吉林建筑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木质素改良粉质黏土回弹模量测试装置及测试方法,属于木质素改良粉质黏土路用性能检测领域,一种木质素改良粉质黏土回弹模量测试装置,包括工作台,两组半圆板组成的圆筒内放置冻融循环作用前后的木质素改良粉质黏土试样,配重块与木质素改良粉质黏土试样间歇相抵,竖板上设有用于记录配重块接触到木质素改良粉质黏土试样后的运动距离的记录机构,安装框上安装有记录板,木质素改良粉质黏土回弹模量测试装置的测试方法,包括准备阶段,对试样进行检测,得出回弹模量,切换检测试样,检测人员对检测后的试样进行观测。本发明通过设置记录机构,达到了能够简单便捷且直接的展现出木质素改良粉质黏土的回弹模量的效果。
-
公开(公告)号:CN114591031A
公开(公告)日:2022-06-07
申请号:CN202210222033.5
申请日:2022-03-09
Applicant: 吉林建筑大学
IPC: C04B26/26 , C04B111/34 , C04B111/76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适用于季冻区的沥青混合料及其制备方法,属于沥青材料技术领域。本发明提供的沥青混合料中,白炭黑能够与沥青充分接触,利用其比表面积小,吸附能力强的特点,在沥青中均匀的分布,增大了沥青与集料的结合强度,同时增大沥青的黏度,减小沥青的流动性,从而提高沥青的软化点以及PI值,且白炭黑的掺入能够加大沥青混合料的粉胶比,从而有效的提高沥青混合料的高温稳定性能;玄武岩纤维可以通过物理方式对沥青混合料的细观结构进行改变,影响了其内部力链分布状态,与白炭黑结合共同提高了沥青混合料的高温稳定性能和低温抗裂性能;通过控制白炭黑和玄武岩纤维的用量能够起到协同作用,提高了沥青混合料的水稳定性。
-
公开(公告)号:CN118930133A
公开(公告)日:2024-11-12
申请号:CN202411077825.3
申请日:2024-08-07
Applicant: 吉林建筑大学
IPC: C04B26/26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聚丙烯酸钠改性沥青混合料及其制备方法,属于公路路面材料的制备技术领域。本发明的聚丙烯酸钠改性沥青混合料原料包括聚丙烯酸钠、沥青、粗集料、细集料和矿粉,所述聚丙烯酸钠在聚丙烯酸钠改性沥青混合料中的掺量为2%。聚丙烯酸钠具有极高的吸水性,当路面出现微裂缝时会迅速吸收裂缝中的水分并膨胀,从而填充裂缝形成柔软且无定形的水凝胶,有效地抑制裂缝或裂纹中的水流,防止水分进一步侵蚀路面结构,显著提升沥青混合料的水稳定性,赋予沥青路面裂缝填充和渗透阻塞的功能。
-
公开(公告)号:CN116768530A
公开(公告)日:2023-09-19
申请号:CN202310633109.8
申请日:2023-05-31
Applicant: 吉林建筑大学
IPC: C04B26/26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石墨烯‑玄武岩纤维复合改性沥青混合料及其制备方法,属于建筑材料技术领域。本发明采用石墨烯和玄武岩纤维共同改性沥青混合料,石墨烯能够提高沥青混合料的高温稳定性和水稳定性,而对于沥青混合料低温抗裂性则存在不利影响,因而采用玄武岩纤维提高沥青混合料的低温抗裂性。本发明同时采用石墨烯和玄武岩纤维对沥青混合料进行复合改性可实现优势互补,极大地改善了沥青混合料的路用性能,所述石墨烯‑玄武岩纤维复合改性沥青混合料具有优异的高温稳定性、低温抗裂性和水稳定性等路用性能,可用于季冻区沥青路面工程,克服了单一外掺剂对沥青混合料性能改善的不足。
-
公开(公告)号:CN116695607A
公开(公告)日:2023-09-05
申请号:CN202310962863.6
申请日:2023-08-02
Applicant: 吉林建筑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道路施工用的移动式警示牌,涉及警示牌领域,包括移动式底座,移动式底座上设有警示牌主体,警示牌主体上转动连接有防护承载板,警示牌主体的内部设有收纳槽,收纳槽的内部设有多媒体警示机构,移动式底座上设有定位卡接机构,定位卡接机构用于对防护承载板位置限定,移动式底座的底部设有调节式的加强支座,本发明在传统的移动式警示牌基础上加装多媒体警示机构,提升现场人员的专业知识和安全意识,配合防护承载板以及定位卡接机构,实现对多媒体警示机构的防护,配合底部设置的加强支座来保证对装置整体提供加固支撑。
-
公开(公告)号:CN108645676B
公开(公告)日:2020-07-14
申请号:CN201810545641.3
申请日:2018-05-2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超声波技术的季冻区路基土材料损伤检测与评价方法,该方法包括:在符合路基土要求的成型试样基础上依据评价方案制备初始状态试样和测试试样;初始状态试样为未经历冻融循环作用以及湿度处于评价基准含水率的土样;测试试样为经历冻融循环作用以及湿度处于测试要求含水率的土样;对初始状态试样和测试试样均进行几何参数测量、超声波波速测试,获取测试试样体积变形率以及测试试样和初始状态试样的纵波波速,并依据初始状态试样的纵波波速和含水率,测试试样的纵波波速、含水率、体积变形率,计算测试试样的损伤变量。因此,本发明提供的方法无需进行破坏性试验,能够准确、全面、无损的评定土体损伤程度并反映其损伤机制。
-
公开(公告)号:CN108645676A
公开(公告)日:2018-10-12
申请号:CN201810545641.3
申请日:2018-05-2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超声波技术的季冻区路基土材料损伤检测与评价方法,该方法包括:在符合路基土要求的成型试样基础上依据评价方案制备初始状态试样和测试试样;初始状态试样为未经历冻融循环作用以及湿度处于评价基准含水率的土样;测试试样为经历冻融循环作用以及湿度处于测试要求含水率的土样;对初始状态试样和测试试样均进行几何参数测量、超声波波速测试,获取测试试样体积变形率以及测试试样和初始状态试样的纵波波速,并依据初始状态试样的纵波波速和含水率,测试试样的纵波波速、含水率、体积变形率,计算测试试样的损伤变量。因此,本发明提供的方法无需进行破坏性试验,能够准确、全面、无损的评定土体损伤程度并反映其损伤机制。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