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5932222B
公开(公告)日:2023-05-12
申请号:CN202310239834.7
申请日:2023-03-14
Applicant: 吉林建筑大学
IPC: G01N33/2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底滑面渗透型滑坡试验装置及其试验方法,涉及滑坡模拟试验领域,包括玻璃试验箱体,玻璃试验箱体的内部设置有第一滑床板,第一滑床板的左右两端铰接有第二滑床板,第一滑床板与第二滑床板的顶端皆设置有透水石层,第一滑床板与第二滑床板的顶端均匀开设有不少于五个分散槽,分散槽的顶端设置有挡网,分散槽的内部转动连接有旋转喷头,该装置能够便利的对所供水进行加压,进而利用加压后的水力,通过旋转喷头的带动将供水在挡网中进行分散,使得最终供水可呈线状分散渗透,确保渗透时的均匀性,避免出现不同区域的土壤含水率不一的情况,进而保证良好的滑坡模拟效果。
-
公开(公告)号:CN116768530A
公开(公告)日:2023-09-19
申请号:CN202310633109.8
申请日:2023-05-31
Applicant: 吉林建筑大学
IPC: C04B26/26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石墨烯‑玄武岩纤维复合改性沥青混合料及其制备方法,属于建筑材料技术领域。本发明采用石墨烯和玄武岩纤维共同改性沥青混合料,石墨烯能够提高沥青混合料的高温稳定性和水稳定性,而对于沥青混合料低温抗裂性则存在不利影响,因而采用玄武岩纤维提高沥青混合料的低温抗裂性。本发明同时采用石墨烯和玄武岩纤维对沥青混合料进行复合改性可实现优势互补,极大地改善了沥青混合料的路用性能,所述石墨烯‑玄武岩纤维复合改性沥青混合料具有优异的高温稳定性、低温抗裂性和水稳定性等路用性能,可用于季冻区沥青路面工程,克服了单一外掺剂对沥青混合料性能改善的不足。
-
公开(公告)号:CN115932222A
公开(公告)日:2023-04-07
申请号:CN202310239834.7
申请日:2023-03-14
Applicant: 吉林建筑大学
IPC: G01N33/2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底滑面渗透型滑坡试验装置及其试验方法,涉及滑坡模拟试验领域,包括玻璃试验箱体,玻璃试验箱体的内部设置有第一滑床板,第一滑床板的左右两端铰接有第二滑床板,第一滑床板与第二滑床板的顶端皆设置有透水石层,第一滑床板与第二滑床板的顶端均匀开设有不少于五个分散槽,分散槽的顶端设置有挡网,分散槽的内部转动连接有旋转喷头,该装置能够便利的对所供水进行加压,进而利用加压后的水力,通过旋转喷头的带动将供水在挡网中进行分散,使得最终供水可呈线状分散渗透,确保渗透时的均匀性,避免出现不同区域的土壤含水率不一的情况,进而保证良好的滑坡模拟效果。
-
公开(公告)号:CN115713884B
公开(公告)日:2023-04-07
申请号:CN202310015677.1
申请日:2023-01-06
Applicant: 吉林建筑大学
IPC: G09B23/4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地震滑坡的土体流动模型试验装置,具体涉及地震试验技术领域,包括基板、安装框,基板与驱动电机的定子外壳固定连接,基板的内表面对称转动连接有第一转轴与第二转轴,驱动电机的输出轴贯穿基板的一端与第一转轴固定连接,本发明解决了现有的地震滑坡的土体流动模型试验装置通常采用对土体模型进行上下震动来模仿地震的发生,不便精准的模仿地震时产生的横波与纵波的震动,容易导致土体模型试验结果不准确,以及在完成试验后工作台上部会有大量土壤碎屑等,不便自动将碎屑清理干净替换下一个需要试验的土体模型,人工清理替换不仅增加劳动强度还容易延缓试验的进行,不利于工作进度与试验结果推进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5713884A
公开(公告)日:2023-02-24
申请号:CN202310015677.1
申请日:2023-01-06
Applicant: 吉林建筑大学
IPC: G09B23/4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地震滑坡的土体流动模型试验装置,具体涉及地震试验技术领域,包括基板、安装框,基板与驱动电机的定子外壳固定连接,基板的内表面对称转动连接有第一转轴与第二转轴,驱动电机的输出轴贯穿基板的一端与第一转轴固定连接,本发明解决了现有的地震滑坡的土体流动模型试验装置通常采用对土体模型进行上下震动来模仿地震的发生,不便精准的模仿地震时产生的横波与纵波的震动,容易导致土体模型试验结果不准确,以及在完成试验后工作台上部会有大量土壤碎屑等,不便自动将碎屑清理干净替换下一个需要试验的土体模型,人工清理替换不仅增加劳动强度还容易延缓试验的进行,不利于工作进度与试验结果推进的问题。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