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4684215A
公开(公告)日:2015-06-03
申请号:CN201510070316.2
申请日:2015-02-11
Applicant: 吉林大学
IPC: H05B37/02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B20/4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智能路灯控制系统。该装置包括:远程监控中心,路灯控制器,接受远程监控中心的控制指令或者按照预先设定的控制程序发送至所在路段的各个路灯节点;分布在路段中的ZigBee无线通讯模块,包括ZigBee协调器与多个设置在路灯节点的ZigBee终端组建成ZigBee无线Mesh网络,ZigBee协调器通过串口接受路灯控制器的指令控制ZigBee终端,ZigBee协调器上电后自动选择一个信道以及网络号来建立网络,ZigBee终端加入建立好的网络,负责根据ZigBee协调器的指令控制驱动路灯开关;运动状态传感器,测量通过的行人和车辆运动状态,并通过数据总线形式与路灯控制器通信。本发明解决了路灯控制系统的无线自动控制、环境参数采集、故障路灯自愈及上报等问题,提高了控制系统的可靠性和节能性。
-
公开(公告)号:CN101833702B
公开(公告)日:2013-02-06
申请号:CN201010030829.8
申请日:2010-01-18
Applicant: 吉林大学
IPC: G06F17/50
Abstract: 一种基于行人可视范围的导航点动态更换方法,涉及一种交通仿真技术领域中模拟交通枢纽内部行人交通行为的方法,是以行人前进方向为视角的角平分线建立视角,以视距为扫描半径,在视角范围内实时扫描,若下一导航点在此扫描范围内,且该点与行人当前位置点连线上无障碍物,则放弃当前导航点,启用下一导航点。下一导航点的启用不以当前导航点的到达为条件,而是以行人的可视范围为条件,这种方式与行人的实际行为较为接近。动态更换导航点可以更好的保证行人的路径最短。
-
公开(公告)号:CN105550500A
公开(公告)日:2016-05-04
申请号:CN201510894256.6
申请日:2015-12-08
Applicant: 吉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交通仿真技术领域中行人交通行为仿真的方法,具体是一种基于社会力的行人跟随行为仿真方法,克服了现有技术中只能仿真同伴群行人之间跟随行为的不足;包括以下步骤:1、建立基于社会力的行人仿真模型;2、判断行人是否产生跟随行为;3、计算产生跟随行为的行人受到其他行人的吸引力;4、计算产生跟随行为的行人受到的总吸引力;5、将产生跟随行为的行人受到的总吸引力加入基于社会力的行人仿真模型;本发明在基于社会力的行人仿真模型中,考虑行人跟随行为中的行人方向、速度、距离和视角因素,加入产生跟随行为的行人受到的总吸引力,更好的仿真行人的跟随行为。
-
公开(公告)号:CN105468861A
公开(公告)日:2016-04-06
申请号:CN201510894353.5
申请日:2015-12-08
Applicant: 吉林大学
IPC: G06F17/5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6F17/503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交通仿真技术领域中行人交通行为仿真的方法,具体是一种基于元胞自动机的行人跟随行为仿真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建立基于元胞自动机的行人仿真模型;2、判断行人是否产生跟随行为;3、计算产生跟随行为的行人受到其他行人的吸引概率;4、计算产生跟随行为的行人受到的总吸引概率;5、将产生跟随行为的行人受到的总吸引概率加入基于元胞自动机的行人仿真模型;本发明基于元胞自动机的行人仿真模型,考虑行人实际跟随行为中的行人视角、方向、距离和速度因素,加入产生跟随行为的行人受到的总吸引概率,能够较好的仿真行人的错位、偏向跟随行为,打破了元胞自动机只能表征行人正向跟随的局限。
-
公开(公告)号:CN105468861B
公开(公告)日:2018-08-10
申请号:CN201510894353.5
申请日:2015-12-08
Applicant: 吉林大学
IPC: G06F17/5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交通仿真技术领域中行人交通行为仿真的方法,具体是一种基于元胞自动机的行人跟随行为仿真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建立基于元胞自动机的行人仿真模型;2、判断行人是否产生跟随行为;3、计算产生跟随行为的行人受到其他行人的吸引概率;4、计算产生跟随行为的行人受到的总吸引概率;5、将产生跟随行为的行人受到的总吸引概率加入基于元胞自动机的行人仿真模型;本发明基于元胞自动机的行人仿真模型,考虑行人实际跟随行为中的行人视角、方向、距离和速度因素,加入产生跟随行为的行人受到的总吸引概率,能够较好的仿真行人的错位、偏向跟随行为,打破了元胞自动机只能表征行人正向跟随的局限。
-
公开(公告)号:CN105550500B
公开(公告)日:2017-12-15
申请号:CN201510894256.6
申请日:2015-12-08
Applicant: 吉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交通仿真技术领域中行人交通行为仿真的方法,具体是一种基于社会力的行人跟随行为仿真方法,克服了现有技术中只能仿真同伴群行人之间跟随行为的不足;包括以下步骤:1、建立基于社会力的行人仿真模型;2、判断行人是否产生跟随行为;3、计算产生跟随行为的行人受到其他行人的吸引力;4、计算产生跟随行为的行人受到的总吸引力;5、将产生跟随行为的行人受到的总吸引力加入基于社会力的行人仿真模型;本发明在基于社会力的行人仿真模型中,考虑行人跟随行为中的行人方向、速度、距离和视角因素,加入产生跟随行为的行人受到的总吸引力,更好的仿真行人的跟随行为。
-
公开(公告)号:CN104778500A
公开(公告)日:2015-07-15
申请号:CN201410015007.0
申请日:2014-01-14
Applicant: 吉林大学
IPC: G06Q10/0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起点标记链接的行人宏观路径规划方法,通过在链接(Link)上增加一组行人起点标记,来标记允许选择该条链接(Link)的行人,对于某一起始点,所有与该起始点关联的链接(Link)组成以该起点为根节点的树型结构,本发明有效解决了仿真系统行人宏观路径规划易出现环路现象的问题,同时又避免了设置链接(Link)时的客流信息重复输入问题,减少了用户建模的工作量。
-
公开(公告)号:CN101833702A
公开(公告)日:2010-09-15
申请号:CN201010030829.8
申请日:2010-01-18
Applicant: 吉林大学
Abstract: 一种基于行人可视范围的导航点动态更换方法,涉及一种交通仿真技术领域中模拟交通枢纽内部行人交通行为的方法,是以行人前进方向为视角的角平分线建立视角,以视距为扫描半径,在视角范围内实时扫描,若下一导航点在此扫描范围内,且该点与行人当前位置点连线上无障碍物,则放弃当前导航点,启用下一导航点。下一导航点的启用不以当前导航点的到达为条件,而是以行人的可视范围为条件,这种方式与行人的实际行为较为接近。动态更换导航点可以更好的保证行人的路径最短。
-
公开(公告)号:CN101826122A
公开(公告)日:2010-09-08
申请号:CN201010030828.3
申请日:2010-01-18
Applicant: 吉林大学
IPC: G06F17/5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交通仿真技术领域中模拟行人交通行为的方法,一种基于阻塞角的行人仿真中障碍物避碰方法,在扫描避碰范围内所有静态障碍物以及其他行人后,建立这些障碍物对当前行人产生的阻塞角,若当前行人的目标方向不被任一阻塞角包含,行人沿该方向行走,否则,行人需绕过目标方向上的阻塞角组成的阻塞区域。本发明通过提出阻塞角的概念,建立障碍物对当前行人的阻塞角,进而确定行人需要绕行的阻塞区域,同时根据路径最短原则选择对静态障碍物以及同向行人的绕行路径,通过降低阻塞角的某一边的优先级实现对向行人避碰,这一过程不需要复杂的参数标定,且避碰范围以及绕行规则可以自由设定,进而满足不同目的的仿真需要。
-
公开(公告)号:CN101826122B
公开(公告)日:2011-11-09
申请号:CN201010030828.3
申请日:2010-01-18
Applicant: 吉林大学
IPC: G06F17/5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交通仿真技术领域中模拟行人交通行为的方法,一种基于阻塞角的行人仿真中障碍物避碰方法,在扫描避碰范围内所有静态障碍物以及其他行人后,建立这些障碍物对当前行人产生的阻塞角,若当前行人的目标方向不被任一阻塞角包含,行人沿该方向行走,否则,行人需绕过目标方向上的阻塞角组成的阻塞区域。本发明通过提出阻塞角的概念,建立障碍物对当前行人的阻塞角,进而确定行人需要绕行的阻塞区域,同时根据路径最短原则选择对静态障碍物以及同向行人的绕行路径,通过降低阻塞角的某一边的优先级实现对向行人避碰,这一过程不需要复杂的参数标定,且避碰范围以及绕行规则可以自由设定,进而满足不同目的的仿真需要。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