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公开(公告)号:CN1827838A
公开(公告)日:2006-09-06
申请号:CN200610016700.5
申请日:2006-03-24
Applicant: 吉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金属部件表面的防粘、减粘设计技术,特别是一种降低金属部件与各种粘性介质接触所产生的粘附现象,即提高金属部件表面防粘性能的方法。本发明方法是将金属部件表面制成分布有微米尺度的凸包或凹坑的非光滑表面,并在其凸包或凹坑的表面上通过物理或化学方法复合一层颗粒尺寸为30-120纳米的Al2O3、TiO2或SiO2层;所说的凸包或凹坑的高度或深度为20-400μ、直径20-400μ。
-
公开(公告)号:CN1710290A
公开(公告)日:2005-12-21
申请号:CN200510016954.2
申请日:2005-07-12
Applicant: 吉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风机类机械设备中高速旋转的叶片部件,尤其是一种能降低工作噪声的低噪声风机叶片。是将风机叶片表面制成具有凸、凹单元体的非光滑表面,所说的凸、凹单元体的高度(H)为5×10-4~2.5毫米、相对叶片表面的投影面积为0.785×10-4~5×102平方毫米,凸、凹单元体的分布密度为其在叶片表面上的投影面积之和与基体表面积之比为5%~60%。:在空气介质中高速运动的非光滑表面形态的叶片和光滑表面形态的叶片相比,可使风机运动噪声降低0.3-2.1分贝。仿生非光滑表面降噪技术具有成本低,能耗低,效果显著的特点。
-
公开(公告)号:CN1230272C
公开(公告)日:2005-12-07
申请号:CN03127650.4
申请日:2003-07-29
Applicant: 吉林大学
IPC: B23P9/0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16C3/06 , B23K26/358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在相对运动中易磨损机械部件的制造加工技术,具体涉及为提高其表面耐磨性能的方法。该方法将机械部件的受耐摩擦面加工制作成仿生物形态的非光滑表面,即在其基体表面上分布着与基体表面呈0.01~2mm高度差的球冠状或鳞片状、网格状、条纹状凸起单元体,该单元体的分布密度为其在基体表面上的几何投影面积之和与基体表面积之比S=15~40%,该单元体与部件基体硬度差为HB0~240。该方法突破了传统观念。是一种更为合理、行之有效的提高其耐磨性的方法。
-
公开(公告)号:CN1240331C
公开(公告)日:2006-02-08
申请号:CN200410010658.7
申请日:2004-02-02
Applicant: 吉林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A47J36/025 , A47J27/002 , A47J27/02 , A47J36/02 , B05D5/08 , Y10T428/24355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一种厨房用不粘炊具。特点是其内壁制成具有凸起单元体的非光滑表面,所说的凸起单元体高度(h)为20-800μm、相对炊具内壁表面的投影面积为314-502400μm2;凸起单元体的分布密度为其在炊具内壁基体表面上的几何投影面积之和与基体表面积之比为30-60%。本发明的不粘炊具与光滑表面比较,食物与锅壁的结合强度和粘附性降低60%-80%。
-
-
公开(公告)号:CN100460560C
公开(公告)日:2009-02-11
申请号:CN200610016981.4
申请日:2006-07-03
Applicant: 吉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制备立方氮化硼复合材料的方法,是将立方氮化硼颗粒与合金钎料粉末及粘结剂混合均匀后涂覆在钢基体表面上,通过真空钎焊加热,在钢基体的表面形成一立方氮化硼耐磨复合层,所述的合金钎料由以下成分按重量百分比组成:Ti 5-15,Sn 6-12,Cu余量。本发明方法所制备的立方氮化硼复合层,与钢基体的结合强度较高,可承载更高的工作温度并具有较高的综合机械性能,制造成本低廉。
-
公开(公告)号:CN1884615A
公开(公告)日:2006-12-27
申请号:CN200610016981.4
申请日:2006-07-03
Applicant: 吉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制备立方氮化硼复合材料的方法,是将立方氮化硼颗粒与合金钎料粉末及粘结剂混合均匀后涂覆在钢基体表面上,通过真空钎焊加热,在钢基体的表面形成一立方氮化硼耐磨复合层,所述的合金钎料由以下成分按重量百分比组成:Ti 5-15,Sn 6-12,Cu余量。本发明方法所制备的立方氮化硼复合层,与钢基体的结合强度较高,可承载更高的工作温度并具有较高的综合机械性能,制造成本低廉。
-
公开(公告)号:CN1807702A
公开(公告)日:2006-07-26
申请号:CN200510119089.4
申请日:2005-12-19
Applicant: 吉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金属材料表面改性技术,特别是涉及一种粉末冶金件表面复合涂层的制备方法。目的在于改善粉末冶金件的表面性能,提高其耐磨性。具体方法是:首先,确定镀液种类及工艺参数优化,然后将粉末冶金件进行预处理,除油、除锈等,进行纯镍镀层的制备;约20~40分钟后,将镀槽放入超声波清洗机中超声振荡,同时辅以机械搅拌,在镀液中徐徐加入纳米粉5g/l~20g/l,在超声波与机械搅拌下使纳米颗粒均匀悬浮在镀液中,逐渐分散沉积在镍层上;沉积约30~50分钟后,再加一定量的纳米粉,以上同样的方法将加入的纳米颗粒沉积在纳米复合镀层上;上述方式可按需要重复多次沉积。
-
公开(公告)号:CN1807702B
公开(公告)日:2010-07-21
申请号:CN200510119089.4
申请日:2005-12-19
Applicant: 吉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金属材料表面改性技术,特别是涉及一种粉末冶金件表面复合涂层的制备方法。目的在于改善粉末冶金件的表面性能,提高其耐磨性。具体方法是:首先,确定镀液种类及工艺参数优化,然后将粉末冶金件进行预处理,除油、除锈等,进行纯镍镀层的制备;约20~40分钟后,将镀槽放入超声波清洗机中超声振荡,同时辅以机械搅拌,在镀液中徐徐加入纳米粉5g/l~20g/l,在超声波与机械搅拌下使纳米颗粒均匀悬浮在镀液中,逐渐分散沉积在镍层上;沉积约30~50分钟后,再加一定量的纳米粉,以上同样的方法将加入的纳米颗粒沉积在纳米复合镀层上;上述方式可按需要重复多次沉积。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