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5716391B
公开(公告)日:2024-08-06
申请号:CN202211680272.1
申请日:2022-12-26
Applicant: 合肥工业大学
IPC: B60G17/015 , B60G17/018 , B60G17/0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阻尼、惯容可调的半主动悬架系统及控制方法,该半主动悬架系统可包括半主动悬架,其可操作地同悬架弹簧、悬架减振器连接于簧上质量和簧下质量之间;控制器,响应于根据车身侧倾与俯仰角信号、方向盘转角信号、油门制动踏板信号和悬架线位移信号中的一个或多个所确定的车辆模态计算各车辆模态的能量占比,其中,当车辆俯仰和侧倾模态下的能量占比最大时,控制器指示半主动悬架进入阻尼连续或分级调节模式;当车辆垂向模态下的能量占比最大时,控制器指示半主动悬架进入惯容连续或分级调节模式,其中,控制器以改变系统电阻值的方式连续地或分级调节系统的阻尼或惯容。
-
公开(公告)号:CN115263976B
公开(公告)日:2024-05-28
申请号:CN202210914834.8
申请日:2021-08-18
Applicant: 合肥工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具有多级调节阻尼阀的致动器,包括节流阀(1)、溢流阀和多级先导阀,其中,所述节流阀(1)和溢流阀均串联设置在所述多级先导阀的上游,并且在所述多级先导阀接收依次经过所述节流阀(1)和所述溢流阀后流入的油液的情况下,所述多级先导阀按照至少部分油液流过机械调节阀(5)以补偿装配误差的方式调整其输出力的标定值。本申请通过设置机械调节阀以及溢流阀,从而能够调整减振器输出力的标定值,并且补偿了制造和装配误差,也可以实现同一系列车型的差异化配置,具备不同车型的适应能力,满足不同客户的特殊需求。
-
公开(公告)号:CN116153619A
公开(公告)日:2023-05-23
申请号:CN202211005400.2
申请日:2022-08-22
Applicant: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 国网四川省电力公司 , 合肥工业大学
Inventor: 张书琦 , 汪可 , 赵义焜 , 吕晓露 , 李金忠 , 程涣超 , 谢茜 , 罗亮 , 张农 , 李刚 , 王一林 , 张荐 , 李熙宁 , 李戈琦 , 唐勇 , 孙建涛 , 赵晓林 , 杨帆 , 滕文涛 , 遇心如 , 吴超 , 刘雪丽 , 汤浩 , 王健一 , 赵志刚 , 赵晓宇 , 徐征宇 , 谭瑞娟
IPC: H01F27/1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油浸式电力设备用油箱顶盖及油浸式电力设备,该油浸式电力设备用油箱顶盖包括:实体密封板、限位支撑板和连接件;其中,所述限位支撑板设置在所述实体密封板的上方;所述连接件可滑动地穿设于所述实体密封板和所述限位支撑板,连接件用于连接油箱侧壁,以将所述实体密封板活动连接在油箱侧壁上;所述实体密封板和所述限位支撑板之间设有弹性泄压元件。本发明采用夹心结构,油箱发生内部冲击载荷时,设置在底层的实体密封板先承受压力冲击,向上移动,并将冲击载荷传递至位于中间的弹性泄压元件,弹性泄压元件在压力冲击载荷下迅速压缩,使得实体密封板脱离油箱侧壁,形成油气泄放通道,压力泄放完毕后可再次密封油箱。
-
公开(公告)号:CN115263976A
公开(公告)日:2022-11-01
申请号:CN202210914834.8
申请日:2021-08-18
Applicant: 合肥工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具有多级调节阻尼阀的致动器,包括节流阀(1)、溢流阀和多级先导阀,其中,所述节流阀(1)和溢流阀均串联设置在所述多级先导阀的上游,并且在所述多级先导阀接收依次经过所述节流阀(1)和所述溢流阀后流入的油液的情况下,所述多级先导阀按照至少部分油液流过机械调节阀(5)以补偿装配误差的方式调整其输出力的标定值。本申请通过设置机械调节阀以及溢流阀,从而能够调整减振器输出力的标定值,并且补偿了制造和装配误差,也可以实现同一系列车型的差异化配置,具备不同车型的适应能力,满足不同客户的特殊需求。
-
公开(公告)号:CN113276614B
公开(公告)日:2022-09-27
申请号:CN202110663107.4
申请日:2021-06-15
Applicant: 合肥工业大学
IPC: B60G15/12 , B60G17/018 , B60G17/015 , B60G17/019 , B60G17/052 , B60G17/0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多功能的复合式主动液压互联悬架系统,至少包括:空气悬架和主动液压互联悬架,空气弹簧与液压互联悬架作动器同轴并联地设置,空气弹簧上部与液压互联悬架作动器固连,空气弹簧下部与液压作动器油缸固连。通过将空气弹簧与液压作动器同轴并联设置,提高了集成化程度,降低了体积和整车布置难度。空气弹簧与主动液压互联悬架集成而形成的复合式主动液压互联悬架系统相比主动液压互联悬架可以实现更多的功能,例如高度调节功能、迎宾功能、装载功能、除雪扫尘功能。
-
公开(公告)号:CN115092195A
公开(公告)日:2022-09-23
申请号:CN202210814114.4
申请日:2021-08-18
Applicant: 合肥工业大学
IPC: B61F5/3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半主动抗侧倾液压互联系统及其调节方法,至少包括主动悬架和设置于主动悬架和车轮之间的悬架机构(1),所述悬架机构(1)包括作动器单元(11)、液压管路(12)和蓄能单元(13);在车辆转弯且主动悬架介入的情况下,所述液压管路(12)通过多支路互相导通并连通同轴设置的两个所述作动器单元(11)的方式对车辆的车轮进行解耦,使得所述作动器单元(11)的运动不会通过所述蓄能单元(13)产生抵制所述主动悬架进行侧倾调节的抗侧倾力矩。系统在车辆预判到即将发生侧倾之前就能够通过调节多个能够选择性地进行连接的液压支路和/或液压缸之间的耦合状态来改变悬架的抗侧倾力。
-
公开(公告)号:CN114771593A
公开(公告)日:2022-07-22
申请号:CN202210377606.1
申请日:2022-04-11
Applicant: 合肥工业大学
IPC: B61F5/2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抗蛇行运动轨道车辆减振系统,所述轨道车辆包括车体和连接有轮对的转向架,所述减振系统对称连接于所述车体和所述转向架之间。所述减振系统提供的抵抗相对运动的阻尼力由所述轨道车辆的运行状态和与轨道车辆的运行状态相关的所述车体和所述转向架之间的相对运动趋势计算得出。当所述轨道车辆沿左右轮对的行走距离不一致的曲线道路行进时,能够基于所述曲线道路的曲率半径大小提供不同的抵抗所述车体和所述转向架之间的相对运动的阻尼力。当所述车辆沿左右轮对的行走距离一致的直线道路行进时,所述减振系统基于所述车体和所述转向架之间的相对运动趋势的大小提供不同的抵抗所述车体和所述转向架之间的相对运动的阻尼力。
-
公开(公告)号:CN114670886A
公开(公告)日:2022-06-28
申请号:CN202210381526.3
申请日:2022-04-11
Applicant: 合肥工业大学
IPC: B61F5/2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轨道车辆互联式二系悬挂横向减振系统,至少包括前减振分系统和后减振分系统,所述横向减振系统设置为:前减振分系统和后减振分系统能够针对直线行进和曲线行进场景下的不同减振参数需求选择协同工作或独立工作。通过改变横向减振系统的工作模式,减振系统能够根据轨道车辆在直线和曲线行驶场景下车体的不同状态信息提供不同方向的减振阻尼,并根据车体的不同行驶速度提供最适的液压力和系统刚度,以提高车辆的曲线通过能力和行驶稳定性。
-
公开(公告)号:CN113276614A
公开(公告)日:2021-08-20
申请号:CN202110663107.4
申请日:2021-06-15
Applicant: 合肥工业大学
IPC: B60G15/12 , B60G17/018 , B60G17/015 , B60G17/019 , B60G17/052 , B60G17/0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多功能的复合式主动液压互联悬架系统,至少包括:空气悬架和主动液压互联悬架,空气弹簧与液压互联悬架作动器同轴并联地设置,空气弹簧上部与液压互联悬架作动器固连,空气弹簧下部与液压作动器油缸固连。通过将空气弹簧与液压作动器同轴并联设置,提高了集成化程度,降低了体积和整车布置难度。空气弹簧与主动液压互联悬架集成而形成的复合式主动液压互联悬架系统相比主动液压互联悬架可以实现更多的功能,例如高度调节功能、迎宾功能、装载功能、除雪扫尘功能。
-
公开(公告)号:CN111497679B
公开(公告)日:2021-05-14
申请号:CN202010256025.3
申请日:2020-04-02
Applicant: 合肥工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纯电动汽车能耗监测优化方法,包括:设置车辆需要抵达的目标地点,车辆启动后,开始采集车辆运行信息;确定目标地点到当前车辆所在位置的实际路况,对实际路况信息进行模拟;当行驶周期数i≥1时开始进行能耗评估;在当前能耗评估周期内计算获取实时能量消耗效率,将实时能量消耗效率Ei和第i‑1个能耗评估周期下的能量消耗率Ei‑1显示在车载仪表上;给出驾驶行为的优化建议;通过电池的剩余电量和剩余需求电量对比,给出驾驶员能否正常抵达目标地点的提示。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纯电动汽车能耗监测优化系统。本发明不仅能够较为准确向驾驶员提供目前的能量消耗情况,也能给驾驶员的驾驶行为提供建议,实现整车节能降耗。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