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子冲片及永磁电机磁路拓扑结构

    公开(公告)号:CN114157068A

    公开(公告)日:2022-03-08

    申请号:CN202111521835.8

    申请日:2021-12-13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转子冲片以及永磁电机磁路拓扑结构,转子冲片包括若干个沿圆周方向分布且相互连接的转子极以及转轴孔,各转子极的外侧边包括第一弧形边、第二弧形边以及第三弧形边,第二弧形边的两端分别连接第一弧形边和第三弧形边,第一弧形边的圆心和第三弧形边的圆心均偏离于第二弧形边的圆心,转轴孔位于转子冲片的中心处,第二弧形边的圆心与转轴孔的圆心重合。借此设置,可降低气隙磁场的谐波含量,实现反电动势及气隙磁密的正弦化,减小永磁电机的齿槽转矩和各次谐波对电机的影响,进而降低转矩脉动以及减小电机的噪声和振动。

    一种行星变速机构
    2.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1720523A

    公开(公告)日:2020-09-29

    申请号:CN202010542850.X

    申请日:2020-06-15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适用于行星轴相对于行星架转动的行星变速机构,包括太阳轮、行星轮、行星架、行星轴;行星轴通过行星轴轴承安装在行星架上;行星轮套设在行星轴上;行星轴内部具有一个油腔,行星轴上开设有连通油腔和行星轴外圆周面的出油孔;行星轴上开设有连通油腔和行星轴的端面的进油口;行星架上设有进油通道,行星架上安装有导油盖,导油盖的第一端伸入进油口,导油盖设有连通进油通道和第一端的端面的导油槽,导油槽用于将进油通道输入的润滑油引入油腔中。通过伸入油腔进油口的导油盖将由进油通道输入的润滑油引入油腔中,再通过出油孔将油腔内的润滑油引出,可以在行星轴和行星轮之间形成油膜,提高整机寿命。

    一种无隔磁桥凸极永磁同步电机转子

    公开(公告)号:CN112910124A

    公开(公告)日:2021-06-04

    申请号:CN202110383174.0

    申请日:2021-04-09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无隔磁桥凸极永磁同步电机转子,包括磁钢外铁芯与磁钢内铁芯,磁钢外铁芯沿其外周均布有若干个安装槽,每个安装槽均沿磁钢外铁芯的轴向贯通于磁钢外铁芯的两端,磁钢内铁芯配合插装于安装槽内,且磁钢内铁芯与磁钢外铁芯之间设有非导磁材料的填充层。利用非导磁材料的填充层使磁钢内铁芯与磁钢外铁芯没有直接接触,增大磁钢内铁芯所在位置的磁阻,利用磁阻转矩能够显著增大电机的转矩密度和功率密度,从而在达到相同输出扭矩的情况下,减少单台电机的磁钢用量。且相比于内嵌式的电机没有隔磁桥,降低电机漏磁系数。

    一种行星变速机构
    4.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11720523B

    公开(公告)日:2021-07-09

    申请号:CN202010542850.X

    申请日:2020-06-15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适用于行星轴相对于行星架转动的行星变速机构,包括太阳轮、行星轮、行星架、行星轴;行星轴通过行星轴轴承安装在行星架上;行星轮套设在行星轴上;行星轴内部具有一个油腔,行星轴上开设有连通油腔和行星轴外圆周面的出油孔;行星轴上开设有连通油腔和行星轴的端面的进油口;行星架上设有进油通道,行星架上安装有导油盖,导油盖的第一端伸入进油口,导油盖设有连通进油通道和第一端的端面的导油槽,导油槽用于将进油通道输入的润滑油引入油腔中。通过伸入油腔进油口的导油盖将由进油通道输入的润滑油引入油腔中,再通过出油孔将油腔内的润滑油引出,可以在行星轴和行星轮之间形成油膜,提高整机寿命。

    减速电机
    5.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12392764U

    公开(公告)日:2021-01-22

    申请号:CN202021129288.X

    申请日:2020-06-17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减速电机,包括电机本体和第一减速机构,第一减速机构为行星齿轮组件;电机本体包括电机前法兰和沿轴向向前伸入电机前法兰中的电机轴;第一减速机构包括高速行星架,第一减速机构的输入端连接于电机轴,高速行星架为第一减速机构的输出端;高速行星架在轴向上的后端通过第一高速轴承转动连接于电机轴的径向外侧,且通过第二高速轴承转动连接于电机前法兰的径向内侧。电机轴、高速行星架和电机前法兰至少部分结构依次套接,高速行星架支撑在电机轴、电机前法兰之间,电机轴、高速行星架在轴向上无需完全错开并分别通过轴承转动连接电机前法兰,能够缩短电机的轴向长度,使得电机结构紧凑。

    行星减速机构和行星减速电机

    公开(公告)号:CN213088703U

    公开(公告)日:2021-04-30

    申请号:CN202021654155.4

    申请日:2020-08-11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属于电机技术领域,一方面提供一种行星减速机构,输出端行星架与减速机构输出轴固定连接,输出端行星架上安装有输出端编码器的位置标识,输出端编码器的读数头安装在减速机构的壳体上,输出端行星架、壳体的内表面和输出端行星架与壳体之间油封的包围形成编码器容纳腔,位置标识位于编码器容纳腔内,读数头伸入编码器容纳腔内。将输出端编码器整合在壳体内部,并形成一个与减速机构内部润滑油隔绝的编码器容纳腔,避免输出端编码器受到润滑油的影响。本实用新型另一方面提供一种行星减速机构,通过输出端编码器反馈的减速机构输出轴的位置和转速调整电机部分的驱动控制信号,提高对于输出轴的位置和转速的控制精度。

    一种太阳轮能浮动的减速器电机

    公开(公告)号:CN213017518U

    公开(公告)日:2021-04-20

    申请号:CN202020973791.7

    申请日:2020-06-01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太阳轮能浮动的减速器电机,电机靠近减速机构的一侧设置有第一轴承座,第一轴承座内安装有用于支撑电机轴的第一轴承;第一轴承和第一轴承座之间安装有浮动件;第一轴承座内周壁设有凹槽,第一轴承内圈套置在电机轴外,浮动件外侧设有凸台,凸台卡入凹槽内,浮动件外侧面与第一轴承座内周壁之间形成浮动间隙,由于加工误差、安装误差以及热膨胀、零件精度等原因使减速机构产生位置偏移时,太阳轮也产生相对的位置偏移量,该偏移量通过电机轴传递至第一轴承处,此时电机轴以凸台与凹槽的配合处作为支点并以跷跷板的形式进行缓冲并抵消该偏移,最终使太阳轮产生浮动,提高了太阳轮的使用寿命。

    一种行星轮系减速机构的润滑结构及行星轮系减速机

    公开(公告)号:CN212985978U

    公开(公告)日:2021-04-16

    申请号:CN202020882393.4

    申请日:2020-05-22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行星轮系减速机构的润滑结构及行星轮系减速机,行星架内设有空腔,空腔侧壁设有圆锥面,行星架之靠近圆锥面大端处设有行星架油道,所述行星轴内设有可与行星架油道、行星轮轴承均相连通的行星轴油道。将润滑油注入减速箱体内后,在离心力的作用下使得润滑油在减速箱体内飞溅形成油雾并通过各个部件之间的间隙进入空腔内,行星架旋转时飞溅的油雾顺着圆锥面由小端面向大端面聚集,并进入行星架油道内,再流经行星轴油道后进入行星轮轴承处,进入的油雾可对行星轮轴承进行润滑。整个润滑结构较为简单,不需要外部的油泵或齿轮泵等设备提供润滑油,降低了该润滑结构的设计难度,有效节约了成本,也简化了该润滑结构。

    一种电机主轴浮动机构和一种减速电机

    公开(公告)号:CN212258635U

    公开(公告)日:2020-12-29

    申请号:CN202021102473.X

    申请日:2020-06-15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属于电机结构领域。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电机主轴浮动机构,包括主轴,设置在主轴输出端和电机前轴承座之间的前轴承,前轴承座的内圆柱面直径大于前轴承的外径,前轴承的外圆柱面和前轴承座的内圆柱面之间设置有在主轴轴向上相间隔的第一弹性件和第二弹性件,第一弹性件和第二弹性件的内外两侧分别抵靠前轴承和前轴承座。在通过弹性件形成浮动机构消除电机内应力的情况下,有效防止轴承内外圈偏转,使电机轴只在径向处做上下浮动,而非倾斜式偏移,减少电机的振动、噪音。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减速电机。

    一种电机壳体、砂芯及模具

    公开(公告)号:CN216828526U

    公开(公告)日:2022-06-28

    申请号:CN202220016158.8

    申请日:2022-01-06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属于机壳制造技术领域,公开一种电机壳体、砂芯及模具,电机壳体包括主体,主体设置为圆筒状,主体上开设有沿主体的周向延伸的环形通道和沿主体的轴向延伸的连接通道,连接通道连通相邻两个环形通道,并且主体上还开设有第一排砂孔,第一排砂孔沿主体的径向延伸,第一排砂孔开设于连接通道的侧壁;砂芯用于成型上述的电机壳体,包括第一支撑部、环形部和连接部,连接部连接相邻两个环形部,第一支撑部凸设在环形部,连接部用于成型连接通道,环形部用于成型环形通道,第一支撑部用于成型进油口和出油口;模具包括上述的砂芯。一体设置的电机壳体能够提高密封性,便于砂芯成型制造,并且第一排砂孔能够更好地排出环形通道之间的型砂。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