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6314544A
公开(公告)日:2023-06-23
申请号:CN202310188414.0
申请日:2023-03-02
Applicant: 厦门大学
IPC: H01L33/5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量子点无损光刻图案化的方法及其荧光色转换层和Micro‑LED全彩化器件。本发明方法利用原子层沉积技术,在量子点发光层表面沉积抗蚀保护层,可有效提高量子点发光层的光电性能和环境稳定性,避免后序因光刻技术和刻蚀技术对量子点发光层造成不必要的损伤。利用本发明方法制备的高性能荧光色转换层,与Micro‑LED发光芯片阵列相结合,实现性能优异的Micro‑LED全彩化器件。该技术方案要求简单、技术难度低、制备速度快、基底选择多样性,且有利于大规模生产与制造。此外,所制备的荧光色转换层对外界环境变化(光照、湿度、温度等)具有优异的稳定性,可大大提高器件的使用寿命。
-
公开(公告)号:CN116589885B
公开(公告)日:2025-03-11
申请号:CN202310648427.1
申请日:2023-06-02
Applicant: 厦门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喷墨打印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适用于EHD喷墨打印的稳定荧光PeQD油墨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Cs前驱体的制备、(2)PeQD的制备、(3)PeQD油墨的制备。本发明制得的PeQD油墨在喷墨打印中可以消除咖啡环效应,使色转换层像素点厚度更加均匀,从而达到发光均匀的效果;可以实现三维打印,在不改变色转换层像素点尺寸大小的情况下,通过控制施加电压时间来控制像素点厚度,不仅能够使像素点发光更加均匀还能够显著减少蓝光泄露,提高光转换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14280453B
公开(公告)日:2023-10-24
申请号:CN202111597317.4
申请日:2021-12-24
Applicant: 厦门大学
Abstract: 一种微型柔性电极阵列及测试方法,涉及芯片和芯片检测工具。微型柔性电极阵列包括:透明基板;透明基板上表面设金属线路层,金属线路层远离透明基板的一面设透明或半透明柔性缓冲层;缓冲层在金属线路层上表面,金属电极层在缓冲层上表面及侧面,金属电极层与金属线路层连接,金属电极层正对于待检测微型芯片电极,绝缘层在两层金属线路层中间。移动透明基板使金属电极层与待检测微型芯片电极对准接触,对待测微型芯片通电测试特性,筛选芯片。柔性结构避免待测微型芯片被探针损伤,利于与待测微型芯片不平整电极的可靠接触,透明基板、透明或半透明缓冲层方便与待测微型芯片电极准确对准;电极阵列有利待测微型芯片批量测试,提高芯片检测速度。
-
公开(公告)号:CN116656341A
公开(公告)日:2023-08-29
申请号:CN202310590479.8
申请日:2023-05-24
Applicant: 厦门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光电材料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用于LED色转换技术的双组分多重核壳结构钙钛矿量子点制备路线,包括如下步骤:S1:在带隙比外壳层高的钙钛矿量子点表面包覆一层无定形SiO2或制备包含带隙比外壳层高的钙钛矿量子点的分子筛,得到前驱体1;S2:将步骤S1制得的前驱体1作为前驱体的一部分合成双组分多重核壳结构钙钛矿量子点。本发明通过利用带隙比外壳层高的钙钛矿量子点作为前驱体的一部分合成带隙比内核低的钙钛矿量子点,从而合成出两种不同组分钙钛矿量子点共存的复合纳米结构。本发明中内核向外壳传递能量,外壳的钙钛矿量子点会表现出内核量子点的激发特性,可以调节外壳量子点的最佳激发波长。
-
公开(公告)号:CN116589885A
公开(公告)日:2023-08-15
申请号:CN202310648427.1
申请日:2023-06-02
Applicant: 厦门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喷墨打印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适用于EHD喷墨打印的稳定荧光PeQD油墨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Cs前驱体的制备、(2)PeQD的制备、(3)PeQD油墨的制备。本发明制得的PeQD油墨在喷墨打印中可以消除咖啡环效应,使色转换层像素点厚度更加均匀,从而达到发光均匀的效果;可以实现三维打印,在不改变色转换层像素点尺寸大小的情况下,通过控制施加电压时间来控制像素点厚度,不仅能够使像素点发光更加均匀还能够显著减少蓝光泄露,提高光转换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14280453A
公开(公告)日:2022-04-05
申请号:CN202111597317.4
申请日:2021-12-24
Applicant: 厦门大学
Abstract: 一种微型柔性电极阵列及测试方法,涉及芯片和芯片检测工具。微型柔性电极阵列包括:透明基板;透明基板上表面设金属线路层,金属线路层远离透明基板的一面设透明或半透明柔性缓冲层;缓冲层在金属线路层上表面,金属电极层在缓冲层上表面及侧面,金属电极层与金属线路层连接,金属电极层正对于待检测微型芯片电极,绝缘层在两层金属线路层中间。移动透明基板使金属电极层与待检测微型芯片电极对准接触,对待测微型芯片通电测试特性,筛选芯片。柔性结构避免待测微型芯片被探针损伤,利于与待测微型芯片不平整电极的可靠接触,透明基板、透明或半透明缓冲层方便与待测微型芯片电极准确对准;电极阵列有利待测微型芯片批量测试,提高芯片检测速度。
-
公开(公告)号:CN118725649A
公开(公告)日:2024-10-01
申请号:CN202410817516.9
申请日:2024-06-24
Applicant: 厦门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电流体动力学喷墨打印的量子点油墨的制备方法,采用两种或两种以上配体对钙钛矿量子点进行钝化,钝化后的量子点混合于两种或两种以上溶剂中,得到量子点油墨。多配体系统通过提供多重钝化机制、优化配体覆盖以及改善光学性能,增强纳米颗粒的稳定性和分散性,多溶剂系统可以提高溶解能力,优化溶液的粘度和表面张力,改善稳定性,两者协同作用显著提升电流体动力学喷墨打印技术墨水的性能和应用前景,进而实现高质量的全彩Micro‑LED显示。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