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用于食品3D打印成品的智能加热装置及其控制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7545109A

    公开(公告)日:2024-02-09

    申请号:CN202311544954.4

    申请日:2023-11-17

    Applicant: 厦门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可用于食品3D打印成品的智能加热装置及其控制方法。其中,该装置可拆卸设置于食品3D打印机的柱头处,包括:卤素光源发生装置,该装置通过装置固定器固定于所述柱头,用于辐射光源至打印层;热成像摄像头,该热成像摄像头设置于卤素光源发生装置靠近打印层一侧;控制器,用于根据热成相摄像头数据调整卤素光源发生装置的辐射功率。本发明旨在解决传统加热方式在食品3D打印成品二次加工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如:加热过度)、加热不均匀、加热控制困难等问题。该装置通过改善加热方式,针对食品3D打印成品的加热需求,实现精准的加热控制,避免美拉德反应的发生,并确保均匀的加热效果,减少了非必要的能源消耗。

    一种以唾液酸为标志的食物营养吸收利用评价方法及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12285079A

    公开(公告)日:2021-01-29

    申请号:CN202011117354.6

    申请日:2020-10-19

    Applicant: 厦门大学

    Abstract: 一种以唾液酸为标志的食物营养吸收利用评价方法及应用,涉及食物营养成分的检测及评价。包括以下步骤:1)将雄性ICR小鼠分为低剂量组、中剂量组、高剂量组、极高剂量组4个剂量组分别连续灌胃;2)采集不同时间点的血液,分为分离血浆、沉淀血浆蛋白、提取红细胞膜;3)检测小鼠血液游离唾液酸、红细胞膜唾液酸及蛋白结合唾液酸含量;4)绘制剂量时间‑浓度曲线,构建唾液酸体内代谢的常微分方程模型。常微分方程在药动学中可用来描述简单、线性的体内代谢过程,通过建立各变量之间的关系揭示研究事物之间的动态过程和变化规律。简化生物复杂性,可以用于评价、预测含唾液酸食物的吸收利用。

    一种以唾液酸为标志的食物营养吸收利用评价方法及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12285079B

    公开(公告)日:2021-11-26

    申请号:CN202011117354.6

    申请日:2020-10-19

    Applicant: 厦门大学

    Abstract: 一种以唾液酸为标志的食物营养吸收利用评价方法及应用,涉及食物营养成分的检测及评价。包括以下步骤:1)将雄性ICR小鼠分为低剂量组、中剂量组、高剂量组、极高剂量组4个剂量组分别连续灌胃;2)采集不同时间点的血液,分为分离血浆、沉淀血浆蛋白、提取红细胞膜;3)检测小鼠血液游离唾液酸、红细胞膜唾液酸及蛋白结合唾液酸含量;4)绘制剂量时间‑浓度曲线,构建唾液酸体内代谢的常微分方程模型。常微分方程在药动学中可用来描述简单、线性的体内代谢过程,通过建立各变量之间的关系揭示研究事物之间的动态过程和变化规律。简化生物复杂性,可以用于评价、预测含唾液酸食物的吸收利用。

    一种原位检测联用的光谱池

    公开(公告)号:CN222461365U

    公开(公告)日:2025-02-11

    申请号:CN202420806092.1

    申请日:2024-04-18

    Applicant: 厦门大学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原位检测联用的光谱池,用于全固态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原位检测包括原位Raman检测、原位XRD检测、原位光学显微镜检测;所述光谱池包括光谱池本体、检测窗盖,所述光谱池本体上设置容纳待测电池的凹模空腔,所述凹模空腔开设视窗窗口,所述检测窗盖相对于所述视窗窗口安装;所述待测电池容置于所述凹模空腔时,所述待测电池的三相截面暴露于所述视窗窗口;所述检测窗盖与所述光谱池本体可拆卸安装。

    一种全固态电池模具
    6.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22618664U

    公开(公告)日:2025-03-14

    申请号:CN202420813590.9

    申请日:2024-04-18

    Applicant: 厦门大学

    Abstract: 一种全固态电池模具,通过加压装置实现固态电解质的压片及其全固态电池的组装,并通过极耳与电化学工作站连接,同时通过更换不同的测试窗口实现原位Raman、XRD的表征,整个过程都是在同一个模具内实现,避免了二次转移对全固态电池测试的影响,实现全固态电池工况检测及其多种技术的原位表征。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