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4362849B
公开(公告)日:2017-07-18
申请号:CN201410695671.4
申请日:2014-11-26
Applicant: 厦门大学
IPC: H02M3/07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桥式模块化开关电容变换器回路峰值电流的控制方法,通过对开关电容变换器中高频开关进行移相控制,实现谐振下回路峰值电流的调节。本控制方法在实现开关电容变换器较高效率的运行基础上,主要解决了回路峰值电流过大或过小的问题,有效延长了电路高频开关(MOSFET)寿命和谐振电容器的寿命,避免了因峰值电流过大带来电容电压脉动过大对系统效率的损害,和因峰值电流过小带来的充电时间过长导致传递功率的减少等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03618446A
公开(公告)日:2014-03-05
申请号:CN201310688048.1
申请日:2013-12-16
Applicant: 厦门大学
IPC: H02M3/07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带耦合电感和开关电容的无源箝位并联型升压变换器,包括两个功率开关管、两个续流二极管、两个开关电容、两个输出二极管、一个输出电容、两个箝位二极管、两个箝位电容和两个三绕组耦合电感。利用两个三绕组耦合电感的漏感来实现功率开关管的零电流开通,并控制二极管中电流下降速率,从而解决二极管在关断时的反向恢复问题。利用箝位二极管和箝位电容组成无源电路实现了功率开关管的软关断和漏感能量的无损转移,其中箝位二极管不串联在功率回路中,可减少二极管的导通损耗,箝位电容交错放置,实现了两个交错支路的电流均衡。利用两个三绕组耦合电感的第二、三绕组实现了变换器的高增益输出,整个变换器功率损耗小,结构简洁。
-
公开(公告)号:CN117024757A
公开(公告)日:2023-11-10
申请号:CN202311005395.X
申请日:2023-08-1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铜配位共价有机框架纳米粒子,由COF纳米粒子和铜盐配位得到;所述COF纳米粒子由式(I)所示的二胺类单体和三醛基间苯三酚单体反应得到;NH2‑Ar‑NH2式(I);其中,Ar选自取代或未取代的苯基、联苯基、萘基或偶氮苯基。本发明还提供了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本发明提供的铜配位共价有机框架纳米粒子能够稳定担载两种价态的铜离子,即Cu+和Cu2+,其在进入肿瘤细胞后,一方面Cu+催化细胞过表达的过氧化氢产生双重活性氧,另一方面,Cu2+可以消耗细胞内谷胱甘肽,进一步增加细胞内氧化压力,最终协同实现增强的类芬顿效应,对肿瘤细胞带来明显的毒性,并能有效诱导免疫原性细胞死亡。
-
公开(公告)号:CN104852595B
公开(公告)日:2018-01-09
申请号:CN201510300644.7
申请日:2015-05-31
Applicant: 厦门大学
IPC: H02M5/293
Abstract: 桥式模块化多电平开关电容AC‑AC变换器换流方法,涉及开关电容AC‑AC变换器。将所有全控型器件MOSFET分别编号为p组和n组,p组的全控型器件MOSFET记为S1p、S2p、S3p、S4p、S5p、S6p、S7p、S8p,n组的全控型器件MOSFET记为S1n、S2n、S3n、S4n、S5n、S6n、S7n、S8n,其中S1p和S1n构成双向开关,S2p和S2n构成双向开关,S3p和S3n构成双向开关,S4p和S4n构成双向开关,其中S5p和S5n构成双向开关,S6p和S6n构成双向开关,S7p和S7n构成双向开关,S8p和S8n构成双向开关。
-
公开(公告)号:CN117024691A
公开(公告)日:2023-11-10
申请号:CN202311003989.7
申请日:2023-08-10
IPC: C08G12/26 , C08G12/40 , A61K47/69 , A61K48/00 , A61K31/7088 , A61K41/00 , A61P35/00 , A61K49/22 , C12N15/87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阳离子卟啉共价有机框架的基因载体,由式(I)所示的卟啉单体和式(II)所示的阳离子单体制备得到。本发明通过引入COF的稳定框架结构解决了卟啉小分子自身容易发生聚集,导致产生的活性氧和热量减少,影响治疗效果的问题。同时,本申请制备的COF纳米粒子可以担载基因药物,具有良好的基因沉默效果。本申请提供的COF纳米粒子或担载基因药物的COF纳米粒子能够通过EPR效应在肿瘤部位高效蓄积,具有良好的光声成像、基因治疗和光热光动力治疗等功能,光声成像指导的基因联合光热光动力疗法可以有效地抑制肿瘤的生长。
-
公开(公告)号:CN104052307B
公开(公告)日:2017-06-30
申请号:CN201410270370.7
申请日:2014-06-17
Applicant: 厦门大学
IPC: H02M5/45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桥式模块化多电平双向开关电容交流‑交流变换器,能实现4X倍的升压/降压交流‑交流变换。所述的桥式模块化多电平双向开关电容交流‑交流变换器仅由电容器和双向开关器件组成,其中电容器为无极性电容,每个双向开关由两个全控型器件MOSFET源极串联而成。当处于升压模式时,输入端与低压源相连,输出端与负载相连;当处于降压模式时,输入端与高压源相连,输出端与负载相连,交换电源与负载即可实现升压/降压转换,控制方式简单。具有能量转换效率高、重量轻、功率密度高、器件总功率等级低、扩展性强等优点,可替代用于家用或商用电器的低功率、低电压自耦变压器。
-
公开(公告)号:CN104362849A
公开(公告)日:2015-02-18
申请号:CN201410695671.4
申请日:2014-11-26
Applicant: 厦门大学
IPC: H02M3/07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2M3/07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桥式模块化开关电容变换器回路峰值电流的控制方法,通过对开关电容变换器中高频开关进行移相控制,实现谐振下回路峰值电流的调节。本控制方法在实现开关电容变换器较高效率的运行基础上,主要解决了回路峰值电流过大或过小的问题,有效延长了电路高频开关(MOSFET)寿命和谐振电容器的寿命,避免了因峰值电流过大带来电容电压脉动过大对系统效率的损害,和因峰值电流过小带来的充电时间过长导致传递功率的减少等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04578882A
公开(公告)日:2015-04-29
申请号:CN201510043983.1
申请日:2015-01-28
Applicant: 厦门大学
IPC: H02M7/5387 , H02M3/06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E10/56 , H02M7/53871 , H02M1/12 , H02M3/0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电压型Tran-z-source微型逆变器,该变换器由一对耦合电感、一个滤波电感、两个储能电容、一个二级极管和一个H桥逆变器组成。其中的逆变器可以工作于三个模态,即短路、开路和有效工作模态,通过改变耦合电感的匝数比和逆变桥的短路模态占空比来调节逆变母线的电压增益。理论上该逆变器能够实现零到无穷大的任意升降压。该逆变器通过直通状态实现升降压,不存在同一桥臂不能直通的问题,所有传统PWM控制方法均可用于该变换器;与常规逆变器相比,在获取电压大增益的情况下,输入电流的纹波较小,电容电压应力低。该逆变器适合于微网系统具有低压输出的分布式光伏发电场合。
-
公开(公告)号:CN118917466A
公开(公告)日:2024-11-08
申请号:CN202410962953.X
申请日:2024-07-18
Applicant: 厦门大学
IPC: G06Q10/04 , G06Q10/10 , G06Q10/0631 , G06N7/01 , G06Q50/26 , G06F18/2135 , G06F18/23 , G06F18/24 , G06F18/2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基于贝叶斯的生态系统服务空间权衡协同优化方法及装置,涉及生态、统计学领域。本发明通过获取目标区的生态空间数据库,采用ArcGIS软件的渔网工具与裁剪工具将目标区生成指定大小的网格图层,得到目标区的像元集;根据生态空间数据库与像元集,计算出目标区的蓝碳储量、生物多样性维持能力与海岸防护能力,即三项生态系统服务;进而,得到耦合协调度,以分析生态系统服务之间的整体协调水平;采用Netica软件构建基于贝叶斯的生态系统服务协同预测模型,识别关键驱动因素,输出对应节点的概率分布,以模拟分析不同情景下的潜在协同影响。本发明能精准识别并明晰滨海湿地等关键生态系统服务的权衡协同关系,实现生态系统服务的协同空间优化。
-
公开(公告)号:CN117024758A
公开(公告)日:2023-11-10
申请号:CN202311005398.3
申请日:2023-08-10
IPC: C08G83/00 , A61K47/69 , A61K9/51 , A61K31/704 , A61P35/0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共价有机框架纳米粒子,由COF纳米粒子和铁盐配位得到;所述COF纳米粒子由式(I)所示的偶氮类单体和三醛基间苯三酚单体反应得到:H2N‑Ar‑N=N‑Ar‑NH2式(I);其中,Ar选自取代或未取代的苯基、联苯基或萘基。本发明提供的共价有机框架纳米粒子含有偶氮键,偶氮键能够被羟基自由基氧化还原断裂;该COF纳米粒子作为载体担载药物后可通过EPR效应在肿瘤部位蓄积;在肿瘤部位,纳米载体可以响应过表达的过氧化氢,产生羟基自由基,使偶氮键断裂,进而使共价有机框架降解,最终加速负载药物的释放。试验结果表明,与未治疗和减少肿瘤部位过氧化氢的治疗组相比,治疗组具有更好的肿瘤抑制效果。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