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9556275A
公开(公告)日:2025-03-04
申请号:CN202411651715.3
申请日:2024-11-19
Applicant: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面向低截获的集中式MIMO雷达多目标跟踪稳健功率分配方法,包括:采用工作在同时多波束模式下的集中式MIMO雷达,对监视区域内分散分布的多个目标进行跟踪;根据目标跟踪精度的表征指标,推导集中式MIMO雷达系统被敌方目标编队总截获概率作为低截获性能表征指标;建立面向低截获的集中式MIMO雷达多目标跟踪稳健功率分配优化模型;采用基于内点法和梯度投影法的三步求解策略对该优化模型进行求解,使得系统性能最优的辐射功率向量为模型的最优解。本发明在航迹起始阶段和资源不充足情况下均能有效的提升多目标跟踪精度和低截获性能,有效地提升了集中式MIMO雷达的系统性能。
-
公开(公告)号:CN119472779A
公开(公告)日:2025-02-18
申请号:CN202411527723.7
申请日:2024-10-30
Applicant: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IPC: G05D1/695 , G01C21/20 , G01S7/02 , G05D109/2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基于任务分配的无人机集群隐身航迹规划优化设计方法,包括:基于无人机航迹的航程代价、所受到的组网雷达威胁程度和所受到的高射炮威胁程度,设计基于任务分配的无人机集群隐身航迹规划综合代价函数;以最小化基于任务分配的无人机集群隐身航迹规划综合代价函数为优化目标,以满足航迹可行性判定、无人机集群任务分配方案要求及无人机集群动力学限制为约束条件,构建基于任务分配的无人机集群隐身航迹规划优化模型;采用基于遗传算法与改进A*算法的改进算法求解优化模型,得到无人机集群最优任务分配方案。本发明适用环境更加复杂,有效提升了无人机集群隐身性能,同时有效降低了无人机集群执行任务的综合代价。
-
公开(公告)号:CN119045325A
公开(公告)日:2024-11-29
申请号:CN202411107509.6
申请日:2024-08-13
Applicant: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面向航迹欺骗的无人机集群欺骗策略与航迹联合优化方法,包括:建立单无人机航迹欺骗模型;构造以无人机集群欺骗策略和无人机集群航迹为优化变量的虚假航迹生成数量指标;构造以虚假航迹旋转角度和无人机集群航迹为优化变量的无人机集群飞行总距离指标;建立针对组网雷达的无人机集群航迹欺骗双目标优化模型;结合平台复用的无人机集群欺骗策略和粒子群优化(Particle Swarm Optimization,PSO)算法对优化模型进行分步求解。本发明利用低速无人机集群产生尽可能多的高速虚假航迹,实现对组网雷达的航迹欺骗。
-
公开(公告)号:CN118965961A
公开(公告)日:2024-11-15
申请号:CN202410955370.4
申请日:2024-07-17
Applicant: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IPC: G06F30/27 , G06N3/006 , G01C21/20 , G06F111/0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情绪模式的异构无人集群协同任务分配与路径规划方法,包括:建立异构无人集群约束模型;构造基于情绪模式的异构无人集群协同任务分配与路径规划方法目标函数,以此作为协同任务分配与路径规划效果的衡量指标;以异构无人集群航程、任务需求、航迹安全和任务载荷为约束条件,以最大化异构无人集群净收益为优化目标,建立基于情绪模式的异构无人集群协同任务分配与路径规划优化数学模型;采用蚁群算法,引入轮盘赌选择原则和精英策略对基于情绪模式的异构无人集群协同任务分配与路径规划优化数学模型进行求解。本发明对异构无人集群航程、价值收益和受威胁程度进行联合优化设计,从而证明所提方法的有效性和优越性。
-
公开(公告)号:CN114066776B
公开(公告)日:2024-09-27
申请号:CN202111434317.2
申请日:2021-11-29
Applicant: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IPC: G06T5/90 , G06T5/77 , G06N3/0464 , G06V10/774 , G06T5/6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仿真合成孔径雷达图像的数据增强方法及系统,本发明提供的数据增强方法,首先根据预设参数以及对合成孔径雷达图像的分析,确定相干斑噪声方差、噪声空间相关性强度和背景反射相对强度的增强范围,然后在该范围内随机选取增强参数,根据乘性噪声模型和杂波背景电磁散射模型对输入的仿真合成孔径雷达图像数据实现在线增强;本发明还根据提出的数据增强方法,设计了用于实现数据增强方法的数据增强系统;本发明可以在线快速生成多种雷达图像的增强样本,模拟多种不同的杂波和背景环境下的目标图像,可用于生成特定目标的样本数据集,为训练深度学习目标检测模型提供丰富可用的仿真训练数据。
-
公开(公告)号:CN115616488B
公开(公告)日:2023-12-15
申请号:CN202211206165.5
申请日:2022-09-30
Applicant: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的面向低截获的分布式多载波雷达网络非合作博弈功率分配方法,包括:确定由N部多载波雷达和一个融合中心组成的组网雷达系统的信号模型;构建新的效用函数,以最小化分布式多载波雷达网络的各雷达的辐射功率为优化目标,以预设的目标检测性能为约束条件,构建非合作博弈的功率分配模型;采用迭代功率分配算法对基于非合作博弈的功率分配模型进行求解;得到最优分配结果。本发明方法不仅能满足所有雷达目标检测性能的要求,即各雷达的信干噪比(SINR)值均达到预先设定的SINR阈值,同时可以有效的降低各雷达的辐射功率,提升了分布式多载波雷达网络的低截获概率性能。
-
公开(公告)号:CN110412534B
公开(公告)日:2023-04-07
申请号:CN201910728893.4
申请日:2019-08-08
Applicant: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IPC: G01S7/4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射频隐身的组网雷达多目标跟踪驻留时间优化方法,构建了以雷达二元选择变量、雷达驻留时间和发射信号带宽为自变量的目标状态估计误差的贝叶斯克拉美‑罗下界,并将其作为目标跟踪精度的衡量指标;在此基础上,以下一时刻目标的预测跟踪精度、融合中心的数据处理量以及雷达发射资源为约束条件,以最小化组网雷达系统的总驻留时间为优化目标,对多目标跟踪过程中雷达选择、驻留时间和发射信号带宽等参数进行优化设计。这样既满足了多目标跟踪过程中各目标的跟踪精度,而且最大限度地减小了组网雷达系统的总驻留时间,提升了组网雷达系统多目标跟踪时的射频隐身性能。
-
公开(公告)号:CN110441740B
公开(公告)日:2023-03-31
申请号:CN201910768045.6
申请日:2019-08-20
Applicant: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IPC: G01S7/02 , H04B7/0413 , H04B7/042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基于分层博弈的分布式MIMO雷达稳健功率分配方法,将通信系统作为博弈主导者,将分布式MIMO雷达作为博弈跟随者,通信系统对各雷达设定单位干扰价格,在此基础上,分布式MIMO雷达系统中各雷达通过非合作博弈优化分配自身的辐射功率,在满足给定目标探测性能的条件下,最小化最差情况下各雷达的辐射功率,建立基于分层博弈的分布式MIMO雷达稳健功率分配模型,这样不仅最大化通信系统的博弈效用,保证其正常通信,提高了通信系统参与的积极性,而且还在各雷达与目标之间、各雷达与通信系统之间的路径传播损耗不确定的条件下,最小化最差情况下各雷达的辐射功率,确保分布式MIMO雷达系统射频隐身性能的最优下界。
-
公开(公告)号:CN115859606A
公开(公告)日:2023-03-28
申请号:CN202211493877.X
申请日:2022-11-25
Applicant: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IPC: G06F30/20 , G06F17/18 , G06V10/764 , G06V10/80 , G06N3/0464 , G06N3/048 , G06N3/08 , G06F111/0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基于图像评估与特征选择的SAR‑光学图像翻译方法及系统包括,根据SAR图像的几何失真与低分辨率特性,结合特征选择,建立残差映射网络;结合局部信息、全局信息以及信息融合特性,建立图像生成网络;根据SAR图像生成对抗、图像降噪以及评估引导特性,设计损失约束函数;根据所述损失约束算法,设计基于多尺度的判决网络,结合所述残差映射网络与图像生成网络,建立光学图像翻译模型。在特征提取过程中更加关注SAR图像中与光学图像对应性强的重要信息,能更好地达成光学传感器与SAR传感器在信息表达上的一致性。本发明提出的图像翻译模型算法在单场景的专项翻译任务与混合场景的复合翻译任务中都能取得更好的翻译效果。
-
公开(公告)号:CN110568409B
公开(公告)日:2023-02-03
申请号:CN201910734119.4
申请日:2019-08-09
Applicant: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雷达通信一体化系统子载波分配与波形联合优化设计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针对雷达通信一体化系统,根据先验知识,获取第k个子载波上目标探测信道频率响应Hrad[k]与通信信道频率响应Hcom[k];S2:分别构建表征目标参数估计性能的互信息表达式和表征通信性能的数据传输速率表达式;S3:根据预先设定的目标参数估计性能互信息阈值Trad和数据传输速率阈值Tcom,建立雷达通信一体化系统子载波分配与波形联合优化设计模型;S4:对雷达通信一体化系统子载波分配与波形联合优化设计模型进行求解。本发明能够有效提升系统的射频隐身性能。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