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5011847A
公开(公告)日:2022-09-06
申请号:CN202210695930.8
申请日:2022-06-20
Applicant: 江苏凯特汽车部件有限公司 , 南京林业大学
Abstract: 一种石墨烯、稀土复合强化Al‑Si‑Cu‑Mg材料的制备技术,本发明通过专用装置将石墨烯与铝、钛颗粒均匀混合,稀土与铝颗粒均匀混合,然后将混合物放置于型模内经加热炉加热制备铝钛石墨烯中间合金与铝稀土中间合金;采用A00铝、Al10Cu合金、Al10Ti合金、高纯镁在熔炼炉内熔炼制备Al‑Si‑Cu‑Mg合金,将所制备的铝稀土中间合金与铝钛石墨烯中间合金分别加入熔炼炉内经变质处理与精炼净化实现石墨烯、稀土复合强化Al‑Si‑Cu‑Mg材料的制备;所制备Al‑Si‑Cu‑Mg材料具有高强韧性力学性能,能满足铝合金车轮在大载荷汽车上的应用,该技术的推广应用对汽车轻量化有促进作用。
-
公开(公告)号:CN105566197A
公开(公告)日:2016-05-11
申请号:CN201610010574.6
申请日:2016-01-08
Applicant: 南京林业大学
IPC: C07D207/48 , B01J31/04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07D207/48 , B01J31/04 , B01J35/1004 , B01J2231/5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四氢吡咯类衍生物的合成方法,以环丙基醇与磺酰胺为原料,以活性炭固载三氟甲磺酸作为催化剂,以甲苯作为溶剂进行反应制得四氢吡咯类衍生物;其中,反应温度为65~100℃,反应时间为10~24h,活性炭固载三氟甲磺酸催化剂用量为原料总质量的0.5%~5%,环丙基醇与磺酰胺摩尔比为1:1.5~2.5。本发明具有操作简单、适性好、四氢吡咯的转化率和选择性高、催化剂与产物易分离、对设备腐蚀性小、生产工艺清洁的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102001749A
公开(公告)日:2011-04-06
申请号:CN201010614935.0
申请日:2010-12-30
Applicant: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林产化学工业研究所 , 南京林业大学
IPC: C02F3/2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提高折流厌氧反应器效率的方法及脉动式折流厌氧反应器,经折流厌氧反应器处理后的出水进入集水池,然后部分进入下一处理单元,部分废水由折流厌氧反应器入口再次进入折流厌氧反应器,从集水池回流到折流厌氧反应器中的废水流量占进入折流厌氧反应器废水流量的30%~100%。装置包括折流厌氧反应器、集水池和水泵。通过回流水泵的间歇运行,赋予折流厌氧反应器内水流以脉动,形成对厌氧反应器底部厌氧菌的冲击,或在废水量较低时提高折流厌氧反应器内水流线速度,从而促使废水和厌氧污泥菌得到充分的混合,结果使折流厌氧反应器对废水COD去除率提高18%~32%,沼气产生量提高15%~29%,同时降低废水处理的费用。
-
公开(公告)号:CN115007830B
公开(公告)日:2024-09-17
申请号:CN202210695920.4
申请日:2022-06-20
Applicant: 江苏凯特汽车部件有限公司 , 南京林业大学
IPC: B22D17/00 , C22C1/10 , C22C1/03 , C22C1/06 , C22B9/05 , B22D17/22 , B22D27/02 , B22D17/28 , B22D1/00 , C21D9/34 , C21D1/63 , C22C21/04 , C22F1/043
Abstract: 一种石墨烯、稀土复合强化汽车铝车轮的智能化制造方法,它包括:大体积石墨烯、稀土复合强化Al‑Si‑Cu‑Mg材料智能化连续制备方法,石墨烯、稀土复合强化汽车铝车轮压力铸造方法与石墨烯、稀土复合强化汽车铝车轮铸件热处理方法三个部分,本发明通过智能化熔炼装置与深度精炼净化装置使大体积石墨烯、稀土复合强化Al‑Si‑Cu‑Mg材料得到智能化连续制备,石墨烯、稀土在熔体内得到均匀分布,有效避免石墨烯在熔体内易团聚,稀土易氧化偏析的难题;在压力铸造凝固过程实施末端电磁搅拌,凝固过程阻止二次枝晶长大,对已长大的树枝晶有效粉碎;经特殊热处理工艺使石墨烯、稀土复合强化汽车铝车轮铸件得到优良的强韧性,该技术的推广应用对汽车轻量化以及节能环保有促进作用。
-
公开(公告)号:CN115011847B
公开(公告)日:2023-06-20
申请号:CN202210695930.8
申请日:2022-06-20
Applicant: 江苏凯特汽车部件有限公司 , 南京林业大学
Abstract: 一种石墨烯、稀土复合强化Al‑Si‑Cu‑Mg材料及制备方法,本发明通过专用装置将石墨烯与铝、钛颗粒均匀混合,稀土与铝颗粒均匀混合,然后将混合物放置于型模内经加热炉加热制备铝钛石墨烯中间合金与铝稀土中间合金;采用A00铝、Al10Cu合金、Al10Ti合金、高纯镁在熔炼炉内熔炼制备Al‑Si‑Cu‑Mg合金,将所制备的铝稀土中间合金与铝钛石墨烯中间合金分别加入熔炼炉内经变质处理与精炼净化实现石墨烯、稀土复合强化Al‑Si‑Cu‑Mg材料的制备;所制备Al‑Si‑Cu‑Mg材料具有高强韧性力学性能,能满足铝合金车轮在大载荷汽车上的应用,该技术的推广应用对汽车轻量化有促进作用。
-
公开(公告)号:CN105884825B
公开(公告)日:2017-09-19
申请号:CN201610262444.1
申请日:2016-04-25
Applicant: 南京林业大学
IPC: C07F9/57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合成吲哚‑3‑膦酸酯的方法,以2‑炔基叠氮化合物与膦酸酯为原料,在金催化剂和溶剂作用下进行反应制得吲哚‑3‑膦酸酯。其中,反应温度为30~80℃,反应时间为0.5~24 h,催化剂用量为原料总摩尔数的0.5~5 mol%,2‑炔基叠氮化合物与膦酸酯摩尔比为1:10~1:20。本发明具有操作简便、适性好、产物收率高、催化剂与产物易分离,后处理简单,工艺绿色环保。
-
公开(公告)号:CN105884825A
公开(公告)日:2016-08-24
申请号:CN201610262444.1
申请日:2016-04-25
Applicant: 南京林业大学
IPC: C07F9/572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07F9/572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合成吲哚?3?膦酸酯的方法,以2?炔基叠氮化合物与膦酸酯为原料,在金催化剂和溶剂作用下进行反应制得吲哚?3?膦酸酯。其中,反应温度为30~80℃,反应时间为0.5~24 h,催化剂用量为原料总摩尔数的0.5~5 mol%,2?炔基叠氮化合物与膦酸酯摩尔比为1:10~1:20。本发明具有操作简便、适性好、产物收率高、催化剂与产物易分离,后处理简单,工艺绿色环保。
-
公开(公告)号:CN115007830A
公开(公告)日:2022-09-06
申请号:CN202210695920.4
申请日:2022-06-20
Applicant: 江苏凯特汽车部件有限公司 , 南京林业大学
IPC: B22D17/00 , C22C1/10 , C22C1/03 , C22C1/06 , C22B9/05 , B22D17/22 , B22D27/02 , B22D17/28 , B22D1/00 , C21D9/34 , C21D1/63 , C22C21/04 , C22F1/043
Abstract: 一种石墨烯、稀土复合强化汽车铝车轮的智能化制造技术,它包括:大体积石墨烯、稀土复合强化Al‑Si‑Cu‑Mg材料智能化连续制备技术,石墨烯、稀土复合强化汽车铝车轮压力铸造技术与石墨烯、稀土复合强化汽车铝车轮铸件热处理技术三个部分,本发明通过智能化熔炼装置与深度精炼净化装置使大体积石墨烯、稀土复合强化Al‑Si‑Cu‑Mg材料得到智能化连续制备,石墨烯、稀土在熔体内得到均匀分布,有效避免石墨烯在熔体内易团聚,稀土易氧化偏析的难题;在压力铸造凝固过程实施末端电磁搅拌,凝固过程阻止二次枝晶长大,对已长大的树枝晶有效粉碎;经特殊热处理工艺使石墨烯、稀土复合强化汽车铝车轮铸件得到优良的强韧性,该技术的推广应用对汽车轻量化以及节能环保有促进作用。
-
公开(公告)号:CN105646437A
公开(公告)日:2016-06-08
申请号:CN201610010576.5
申请日:2016-01-08
Applicant: 南京林业大学
IPC: C07D317/12 , C07D339/06 , C07D405/04 , C07D409/04 , C07D407/04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07D317/12 , C07D339/06 , C07D405/04 , C07D407/04 , C07D409/0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合成α—烯基缩酮的方法,将炔丙醇和乙二醇在催化剂和溶剂等一定条件的作用下进行反应,经过分离提纯得到α—烯基缩酮。本发明的α—烯基缩酮将酮羰基保护起来,同时产物烯基仍具有很高的反应活性,能继续发生加成,氧化,聚合等一系列反应,反应过后经酸化便可得到含羰基的化合物,避免羰基在反应过程中受到影响发生改变。此反应一锅法制得,避免了过往由炔丙醇合成羰基化合物时需要先制备α—烯基羰基化合物的过程,操作简单,能耗少,后处理简单,工艺绿色环保。
-
公开(公告)号:CN102001749B
公开(公告)日:2013-01-02
申请号:CN201010614935.0
申请日:2010-12-30
Applicant: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林产化学工业研究所 , 南京林业大学
IPC: C02F3/2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提高折流厌氧反应器效率的方法及脉动式折流厌氧反应器,经折流厌氧反应器处理后的出水进入集水池,然后部分进入下一处理单元,部分废水由折流厌氧反应器入口再次进入折流厌氧反应器,从集水池回流到折流厌氧反应器中的废水流量占进入折流厌氧反应器废水流量的30%~100%。装置包括折流厌氧反应器、集水池和水泵。通过回流水泵的间歇运行,赋予折流厌氧反应器内水流以脉动,形成对厌氧反应器底部厌氧菌的冲击,或在废水量较低时提高折流厌氧反应器内水流线速度,从而促使废水和厌氧污泥菌得到充分的混合,结果使折流厌氧反应器对废水COD去除率提高18%~32%,沼气产生量提高15%~29%,同时降低废水处理的费用。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