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9116986B
公开(公告)日:2021-05-18
申请号:CN201810889602.5
申请日:2018-08-07
Applicant: 南京师范大学
IPC: G06F3/01 , G06F3/048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柔性光纤的手势识别系统和方法。将具有延展性的线型柔性光纤以纵向重复弯折与横向重复绕行的布线方式覆盖于各手指的表面,以微型电‑光信息转换与发送装置在纵向光纤通道中发送含有时间标志的协议数据,以微型光‑电信息接收与转换装置接收该数据并计算信息在光纤通道中的传输时间和单位时间光量,通过传输时间、单位时间光量来识别各手指的弯曲程度;同时,基于萨格纳克效应,微型光电装置在横向光纤通道中以相反方向同时发送两组光线,以接收到两组光线的相位差计算各手指的转动角速率,并结合手指弯曲程度实时、精确识别佩戴者的静、动态手势。本发明克服了现有手势识别技术的缺陷,提高了手势识别的简便性和精确性。
-
公开(公告)号:CN109116986A
公开(公告)日:2019-01-01
申请号:CN201810889602.5
申请日:2018-08-07
Applicant: 南京师范大学
IPC: G06F3/01 , G06F3/048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柔性光纤的手势识别系统和方法。将具有延展性的线型柔性光纤以纵向重复弯折与横向重复绕行的布线方式覆盖于各手指的表面,以微型电-光信息转换与发送装置在纵向光纤通道中发送含有时间标志的协议数据,以微型光-电信息接收与转换装置接收该数据并计算信息在光纤通道中的传输时间和单位时间光量,通过传输时间、单位时间光量来识别各手指的弯曲程度;同时,基于萨格纳克效应,微型光电装置在横向光纤通道中以相反方向同时发送两组光线,以接收到两组光线的相位差计算各手指的转动角速率,并结合手指弯曲程度实时、精确识别佩戴者的静、动态手势。本发明克服了现有手势识别技术的缺陷,提高了手势识别的简便性和精确性。
-
公开(公告)号:CN111309008B
公开(公告)日:2023-04-28
申请号:CN202010099323.6
申请日:2020-02-18
Applicant: 南京师范大学 , 南京智能高端装备产业研究院有限公司
IPC: G05D1/0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色彩识别的移动机器人导航方法,包括:采集周围环境中辅助识别点标的彩色图像信息,对彩色图像进行颜色阈值、像素阈值和面积阈值处理,同时根据其他预设条件,确定环境是否存在阻碍运输的障碍物;解算出辅助识别点标和环境中阻碍运输的障碍物的位置信息;根据辅助识别点标的位置信息,确定移动机器人在进行运输作业时的运动控制方案,保证运输过程的及时、平稳;根据障碍物的位置信息,确定移动机器人在进行运输作业时的运动控制方案。若出现位置信息传输中断,将自动切换到特定的运动控制方案保证移动机器人的正常工作,实现移动机器人自动并且稳定地完成运输任务。
-
公开(公告)号:CN111309008A
公开(公告)日:2020-06-19
申请号:CN202010099323.6
申请日:2020-02-18
Applicant: 南京师范大学 , 南京智能高端装备产业研究院有限公司
IPC: G05D1/0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色彩识别的移动机器人导航方法,包括:采集周围环境中辅助识别点标的彩色图像信息,对彩色图像进行颜色阈值、像素阈值和面积阈值处理,同时根据其他预设条件,确定环境是否存在阻碍运输的障碍物;解算出辅助识别点标和环境中阻碍运输的障碍物的位置信息;根据辅助识别点标的位置信息,确定移动机器人在进行运输作业时的运动控制方案,保证运输过程的及时、平稳;根据障碍物的位置信息,确定移动机器人在进行运输作业时的运动控制方案。若出现位置信息传输中断,将自动切换到特定的运动控制方案保证移动机器人的正常工作,实现移动机器人自动并且稳定地完成运输任务。
-
公开(公告)号:CN109459037A
公开(公告)日:2019-03-12
申请号:CN201811635695.5
申请日:2018-12-29
Applicant: 南京师范大学镇江创新发展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SLAM智能载体的环境信息采集方法,通过对多种环境信息的采集,实现对未知环境进行多元环境信息分布图的构建,并通过分析智能载体周围环境信息的分布实现对环境物体及其特征的识别,通过三维空间内的物体整体分布情况及其特征,辅助智能载体进行定位与导航。本发明还提出基于该方法的系统,所述系统包括环境信息采集模块、SLAM智能载体和远程信息处理计算机系统。本发明能够实现对未知环境进行多元环境信息分布图的构建,并通过人工智能算法对环境信息数据进行分析和精度的优化。区别于传统SLAM技术的空间建模方法,本发明可以在特定环境中同时进行智能载体定位辅助、环境特征检测、物体识别、人员搜救等。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