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9644110A
公开(公告)日:2025-03-18
申请号:CN202411781057.X
申请日:2024-12-05
Applicant: 南京工程学院 , 凯龙高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车用芯片性能检测系统及方法,属于性能管理技术领域。系统包括数据收集模块、检测分析模块、性能管理模块和数据存储模块;数据收集模块用于采集性能参数对照表、环境数据和所有芯片的运行日志,通过温度传感器采集实际温度;检测分析模块用于分析每个芯片运行日志中各项参数之间的关系,并建立关系表达式,计算每个芯片的异常系数从而找出异常芯片;性能管理模块从异常芯片中筛选出转出对象并在其他芯片中筛选出转入对象,将转出对象和转入对象之间进行关联,通过转入对象协同处理关联转出对象中的算力任务;数据存储模块实时采集每个芯片运行过程中的参数信息,生成参数记录后存入运行日志中。
-
公开(公告)号:CN119319199A
公开(公告)日:2025-01-17
申请号:CN202411621032.3
申请日:2024-11-14
Applicant: 烟台泰利汽车模具股份有限公司 , 南京工程学院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热模锻压力机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汽车轻量化铝合金热模锻压力机,包括内部安装有模具的压力机本体,压力机本体包括沿纵向运动的锻压块,以及位于压力机本体底部的压力机底座,压力机底座内部安装有可转动的弧形支撑座,弧形支撑座的一侧固定设置有延伸臂,延伸臂的末端铰接有连接杆,锻压块的一侧安装有与连接杆构成铰接的用于带动弧形支撑座转动的传动组件。本发明通过设置传动组件、连接杆以及弧形支撑座,能够实现在锻压块上升的过程中带动弧形支撑座转动,转动过程中,可以带动下模倾斜,同时导柱与导向滑槽相互挤压,在某一角度时,带动卸料推板将成型工件推出,实现成型工件的脱模目的,避免了工件残留或卡模等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8635064A
公开(公告)日:2024-09-13
申请号:CN202410651335.3
申请日:2024-05-24
Applicant: 苏州市华昌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 南京工程学院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电池双极板粘接上料技术领域,具体涉及氢燃料电池双极板粘接上料机构,包括第一架体、第二架体和点胶机,第一架体和第二架体均为框架式结构,第一架体和第二架体之间通过一对铝合金杆固定连接,点胶机安装于第一架体上,点胶机用于对单极板本体进行点胶操作,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粘接组件、上料组件和联动组件,上料组件包括箱体、一对抬升机构和推杆,箱体可水平滑动的安装于第一架体和第二架体之间,本发明为了提升上料的稳定性,通过联动组件带动箱体移动,使上料组件可以同时为两个翻转板进行上料,再配合粘接组件可以省略点胶后的二次转移步骤,使上料更稳定,并且提升了粘接的质量。
-
公开(公告)号:CN116799237A
公开(公告)日:2023-09-22
申请号:CN202310695878.0
申请日:2023-06-13
Applicant: 适新科技(苏州)有限公司 , 南京工程学院
IPC: H01M8/0202 , B05D3/02 , B05D3/0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极板生产技术领域,具体是涉及一种氢燃料电池双极板固化保压装置,包括工作台和传输机,工作台上自上而下依次设置有下压板、安放机构以及抬升机构,传输机与工作台之间还设置有用于转移极板的输送机构,传输机上设置有保压机构以及加热板。该技术方案通过抬升机构会将两个极板与安放机构分离,同时保压机构会与下压板进行配合,便于输送机构将两个极板转移至传输机上进行输送,并且保压机构在转移以及输送的过程中保证了两个极板之间的压力,加热板上用于增加隧道内部的温度,从而加快胶水的固化过程,隧道则是为了防止温度快速扩散,降低能量损耗。
-
公开(公告)号:CN116785626A
公开(公告)日:2023-09-22
申请号:CN202310562792.0
申请日:2023-05-18
Applicant: 南京工程学院 , 南京雷沃特种车辆有限公司
IPC: A62C27/00 , B62D55/065 , A62C31/00 , A62C37/4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全地形履带式取水机器人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消防车用全地形履带式取水机器人,包括储存箱、多个水带、快换机构、供水水带、三通球阀、履带行走机构和阀门切换机构,储存箱固定安装于履带行走机构内,储存箱内设置有多个依次排列的储存腔,多个水带分别安装于多个储存腔内,供水水带的一端与供水机构连接,供水水带的另一端安装于快换机构,该消防车用全地形履带式取水机器人,能够根据机器人行走的距离自动变换水带的长度,并且在缩短水带时能够避免出现弯折,且水带在被从车上拉出时,不会出现卡死的现象。且在对三通球阀夹持的同时,卡管能够与转轴自动连接,节省时间,即加快消防车水源的供给。
-
公开(公告)号:CN116714895A
公开(公告)日:2023-09-08
申请号:CN202310747116.0
申请日:2023-06-25
Applicant: 适新科技(苏州)有限公司 , 南京工程学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燃料电池部件储藏技术领域的一种双极板放置结构及放置架,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双极板存放占地空间超大、存取不变等问题。其包括U型架,所述U型架内部原理开口的一侧设置有抵触放置单元,所述U型架靠近开口的一侧设置有端部夹持单元,所述抵触放置单元和端部夹持单元用于将双极板沿竖直方向进行夹持定位,所述端部夹持单元为可活动单元,用于在端部夹持单元放开夹持时使双极板可以从U型架的开口侧进行脱离;本发明用于在取用双极板时可以从相应存储结构的侧面进行相应的动作,可以有效节约双极板的存储空间进而节省成本,此外也不易产生碰撞损伤,有利于工人的操作。
-
公开(公告)号:CN116679184A
公开(公告)日:2023-09-01
申请号:CN202310347634.3
申请日:2023-04-04
Applicant: 南京工程学院 , 凯龙高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柴油机尾气后处理电控单元芯片老化测试方法。属于芯片老化测试领域,该方法包括:S1,配置芯片运行环境,对芯片进行上电,并进入老化测试程序,对芯片进行老化测试;S2,通过芯片内部内置的传感器,实时监测芯片运行参数;S3,将芯片运行参数与正常运行状态下的芯片运行参数进行比较,得到偏差率;S4,判断所述偏差率是否大于预设偏差率阈值;若大于,则判定芯片存在潜在故障,并将该芯片进行剔除;若小于,则对老化测试程序内的芯片施加应力进行调整,芯片进入高速老化测试模式;通过测试程序对芯片施加不同的应力对芯片进行运行老化测试,监测芯片潜在故障,并实现对芯片的寿命预测的技术。
-
公开(公告)号:CN116329051A
公开(公告)日:2023-06-27
申请号:CN202310128052.6
申请日:2023-02-17
Applicant: 南京工程学院 , 江苏氢导智能装备有限公司
IPC: B05D3/0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涂布模头技术领域,具体涉及带有干燥组件的涂布模头,包括涂布模头和固定安装于涂布模头上的干燥组件,干燥组件包括热气供应管、扩散管、角度调节机构、堵塞机构和口部调节机构,扩散管固定安装于角度调节机构上,角度调节机构用于调节扩散管相对于涂布的角度,该带有干燥组件的涂布模头,通过堵塞机构对吹气口的形状进行改变,进而满足多种涂料的涂抹形状,且当堵塞机构对吹气口的堵塞范围增加时,口部调节机构增加喷射范围,以减少对涂料的干燥风力,避免涂料被吹偏,当堵塞机构对吹气口的堵塞范围缩小时,口部调节机构减小喷射范围,增加风力,即,保持了恒定的风力,保证经过吹气口下方的涂料能够被干燥到预期的湿度。
-
公开(公告)号:CN115823023A
公开(公告)日:2023-03-21
申请号:CN202211091680.3
申请日:2022-09-07
Applicant: 势加透博洁净动力如皋有限公司 , 南京工程学院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空压机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具有多级冷却的空压机,包括供液机构、回液机构、液道切换机构和开设在空压机壳体上的冷却导液道,冷却导液道的末端设置有出液口,冷却导液道的始端设置有第一进液口,冷却导液道的中部设置有第二进液口,回液机构包括第一回液管和第二回液管,该具有多级冷却的空压机,在原有的水冷装置和气冷装置的基础上增设液道切换机构和第二进液口,在液道切换机构切换后,使得出液口增加,进而增加了冷却效果,并且第二进液口位于冷却导液道的中部,使得冷却液沿着第二进液口进入后,能够以更短的路径沿着出液口和第一进液口流出,进而增加了冷却效果,在空压机负载增大时,能够有效的被冷却。
-
公开(公告)号:CN114186342A
公开(公告)日:2022-03-15
申请号:CN202111511760.5
申请日:2021-12-06
Applicant: 南京工程学院
IPC: G06F30/15 , G06F30/27 , G06N7/00 , G06F113/26 , G06F119/02 , G06F111/0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贝叶斯更新的复合材料结构检查间隔动态优化方法。首先,通过仿真生成复材结构的初始强度值以及整个寿命周期内损伤发生的次数和时间;其次,仿真生成不同损伤形式下的损伤尺寸,其中损伤尺寸的分布由历史统计数据和航线检查数据相融合,采用贝叶斯理论动态更新得出实际分布;然后,根据检查间隔确定损伤被检测出的时间,计算剩余强度并确定修理决策;再次,将结构损伤的一系列事件串联,计算结构在整个寿命周期内的失效概率以及维修费用;最后,对上述流程进行多次仿真并求解给定检查间隔下失效概率和维修费用的均值,即可得出检查间隔与失效概率以及维修费用的对应关系,以维修费用最小化为目标动态更新最优的检查间隔。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