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6409398A
公开(公告)日:2023-07-11
申请号:CN202310378928.2
申请日:2023-04-11
Applicant: 南京工程学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风力发电机叶片运维的爬升机器人及检测方法,涉及风力发电设备检测与维护技术领域。该爬升机器人包括爬升机器人本体、六自由度操作手臂和高精度三维扫描模块;六自由度操作手臂安装在爬升机器人本体上,末端安装高精度三维扫描模块。其中爬升机器人本体由上层结构模块、下层结构模块、左支撑结构模块、右支撑结构模块组成的,通过上层结构模块、下层结构模块中的卷绕机构使得设备环抱风电塔杆,从而实现塔杆爬升。高精度三维扫描模块配合风电叶片的动作,可以实现对风电叶片的外观检测,本发明的爬升机器人能够代替工作人员完成危险的工作,满足大范围,高精度风电叶片的检测,同时具有检测过程连续,操作简单等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110064978A
公开(公告)日:2019-07-30
申请号:CN201910443554.1
申请日:2019-05-27
Applicant: 南京工程学院
IPC: B24B5/35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轴承磨床的轴承内圈自动上下料装置,该装置中,供料组件通过第一双杆气缸带动隔板和挡板动作,实现对轴承内圈的分离供料;V型块待料组件利用V型块将供料的轴承内圈定位后,薄型气缸推动V型块缩回至基板后侧,同时,内撑手上料组件的左、右卡爪伸入轴承内圈,随即,第二双杆气缸驱动左、右卡爪撑住轴承内圈,第三双杆气缸作作,将轴承内圈推至磨床的磨削加工位;第三双杆气缸动作同时,下料组件中的笔型气缸活塞杆伸入已磨削好的轴承内圈内,第四双杆气缸缩回,而后笔型气缸活塞杆缩回,实现下料。本发明的上下料装置具有结构简单、成本低、耗能少,并且适用于多种不同型号、尺寸的轴承内圈等优点,具备很高的实用价值。
-
公开(公告)号:CN110064978B
公开(公告)日:2023-10-13
申请号:CN201910443554.1
申请日:2019-05-27
Applicant: 南京工程学院
IPC: B24B5/35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轴承磨床的轴承内圈自动上下料装置,该装置中,供料组件通过第一双杆气缸带动隔板和挡板动作,实现对轴承内圈的分离供料;V型块待料组件利用V型块将供料的轴承内圈定位后,薄型气缸推动V型块缩回至基板后侧,同时,内撑手上料组件的左、右卡爪伸入轴承内圈,随即,第二双杆气缸驱动左、右卡爪撑住轴承内圈,第三双杆气缸作作,将轴承内圈推至磨床的磨削加工位;第三双杆气缸动作同时,下料组件中的笔型气缸活塞杆伸入已磨削好的轴承内圈内,第四双杆气缸缩回,而后笔型气缸活塞杆缩回,实现下料。本发明的上下料装置具有结构简单、成本低、耗能少,并且适用于多种不同型号、尺寸的轴承内圈等优点,具备很高的实用价值。
-
公开(公告)号:CN116201702A
公开(公告)日:2023-06-02
申请号:CN202310275633.2
申请日:2023-03-21
Applicant: 南京工程学院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风力塔架风叶检测与维护装置,包括:外围平台机架、作业平台跑车、设备安装平台、多功能作业台、滑台支架和平台导轨;外围平台机架围绕风力塔架设置,沿着外围平台机架周向安装有一圈平台导轨,作业平台跑车安装在平台导轨上,作业平台跑车可沿着平台导轨进行圆周运动;滑台支架与作业平台跑车滑动连接,滑台支架可在作业平台跑车上进行径向移动;设备安装平台安装在滑台支架上,多功能作业台安装在设备安装平台上。本发明解决了现有技术中风力塔架风叶检测维护作业困难的问题,采用智能化代替人力作业,作业安全性高,检测精度高。
-
公开(公告)号:CN109387326B
公开(公告)日:2023-08-25
申请号:CN201811501567.1
申请日:2018-12-10
Applicant: 南京工程学院
IPC: G01L27/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密闭空间内气压的快调伺服装置,安装基板上固定安装有伺服电机,伺服电机与直线模组单元固定连接,伺服电机能驱动直线模组单元上的滑台沿着直线模组单元的轨道滑动,直线模组单元上的滑台与传动板的一端固定连接,传动板的另一端与笔型气缸的活塞杆固定连接在一起,笔型气缸连接有三通气管接头,接头共有两个,这两个三通气管接头通过气管串联后,其余四口分别通过若干段相同规格的气管将所述笔型气缸的后部气口、两位两通电磁阀其中一气口、压力传感器的输入口、气压应用单元连接起来,并在其内部形成密闭空间;两通电磁阀的另一气口接通大气。本发明具有结构简洁、调压迅速、压力精度高,压力稳定的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109387326A
公开(公告)日:2019-02-26
申请号:CN201811501567.1
申请日:2018-12-10
Applicant: 南京工程学院
IPC: G01L27/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密闭空间内气压的快调伺服装置,安装基板上固定安装有伺服电机,伺服电机与直线模组单元固定连接,伺服电机能驱动直线模组单元上的滑台沿着直线模组单元的轨道滑动,直线模组单元上的滑台与传动板的一端固定连接,传动板的另一端与笔型气缸的活塞杆固定连接在一起,笔型气缸连接有三通气管接头,接头共有两个,这两个三通气管接头通过气管串联后,其余四口分别通过若干段相同规格的气管将所述笔型气缸的后部气口、两位两通电磁阀其中一气口、压力传感器的输入口、气压应用单元连接起来,并在其内部形成密闭空间;两通电磁阀的另一气口接通大气。本发明具有结构简洁、调压迅速、压力精度高,压力稳定的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118394148A
公开(公告)日:2024-07-26
申请号:CN202410494893.3
申请日:2024-04-24
Applicant: 南京工程学院
IPC: G05D16/2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步进电机驱动的密闭空间内气压快调系统,包括步进电机、核心控制器、泄压电磁阀、加压电磁阀、分流排、压力传感器和滑台气缸,所述步进电机与滑台气缸的滑台相连接,用于改变气压,所述滑台气缸的气口与所述分流排的输入口相连接,分流排的数个输出口分别与泄压电磁阀、加压电磁阀及压力传感器的输入口相连接,所述加压电磁阀的输出口与气压应用单元相连接,所述核心控制器分别与泄压电磁阀、加压电磁阀、压力传感器和步进电机电连接。本发明系统选用步进电机降低成本,结合模糊控制理论设计步进电机运动控制策略,保证步进电机驱动精度高且动作迅速,使密闭腔体内气压能够有快又准的达到目标设定值,不超调过冲、保持稳定。
-
公开(公告)号:CN116197948A
公开(公告)日:2023-06-02
申请号:CN202310281502.5
申请日:2023-03-21
Applicant: 南京工程学院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风电塔架检测机器人平台及其位姿控制方法,平台主要包括外围平台机架、爬升装置和控制装置,其中爬升装置包括沿着外围平台机架均匀分布的若干爬升模块和连接在各爬升模块之间的若干收紧机构。若干爬升模块两侧的丝杆共同收缩形成一个指向风电塔架的合力,使得平台能够停留在风电塔架上的核心,六个爬升模块与机架相连避免了上下爬升时不同步的问题。外围平台机架和爬升装置上还安装有多个传感器,控制装置通过传感器产生的信号对平台的位姿进行控制。本发明能够有效用于变直径风电塔架的爬升作业,并且在爬升过程中各爬升模块保持同步运行,并且通过及时的位姿监控调整,能够有效实现平台自动安全稳定进行工作的效果。
-
公开(公告)号:CN210024686U
公开(公告)日:2020-02-07
申请号:CN201920766123.4
申请日:2019-05-27
Applicant: 南京工程学院
IPC: B24B5/35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轴承磨床的轴承内圈自动上下料装置,该装置中,供料组件通过第一双杆气缸带动隔板和挡板动作,实现对轴承内圈的分离供料;V型块待料组件利用V型块将供料的轴承内圈定位后,薄型气缸推动V型块缩回至基板后侧,同时,内撑手上料组件的左、右卡爪伸入轴承内圈,随即,第二双杆气缸驱动左、右卡爪撑住轴承内圈,第三双杆气缸作作,将轴承内圈推至磨床的磨削加工位;第三双杆气缸动作同时,下料组件中的笔型气缸活塞杆伸入已磨削好的轴承内圈内,第四双杆气缸缩回,而后笔型气缸活塞杆缩回,实现下料。本实用新型的上下料装置具有结构简单、成本低、耗能少,并且适用于多种不同型号、尺寸的轴承内圈等优点,具备很高的实用价值。(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号:CN208999005U
公开(公告)日:2019-06-18
申请号:CN201822059996.X
申请日:2018-12-10
Applicant: 南京工程学院
IPC: G01L27/00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密闭空间内气压的快调伺服装置,安装基板上固定安装有伺服电机,伺服电机与直线模组单元固定连接,伺服电机能驱动直线模组单元上的滑台沿着直线模组单元的轨道滑动,直线模组单元上的滑台与传动板的一端固定连接,传动板的另一端与笔型气缸的活塞杆固定连接在一起,笔型气缸连接有三通气管接头,接头共有两个,这两个三通气管接头通过气管串联后,其余四口分别通过若干段相同规格的气管将所述笔型气缸的后部气口、两位两通电磁阀其中一气口、压力传感器的输入口、气压应用单元连接起来,并在其内部形成密闭空间;两通电磁阀的另一气口接通大气。本实用新型具有结构简洁、调压迅速、压力精度高,压力稳定的优点。(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