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6967105B
公开(公告)日:2019-03-05
申请号:CN201710195068.3
申请日:2017-03-24
Applicant: 南京工业大学
IPC: C07F7/1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了酪氨酸骨架型有序介孔有机硅材料的制备方法。合成方法是以酪氨酸为底物,在甲醇溶剂中利用二氯亚砜对其进行酯化,然后经水合肼酰化再与异氰酸丙基三乙氧基硅烷反应制得酪氨酸有机硅前驱体,最后与表面活性剂在酸性条件下水解形成PMO材料;该材料经抽提除去表面活性剂,最终形成特定形貌的PMO材料。本发明具有以下优点:合成反应原料简单易得,合成操作简便易实施,产率高,安全便宜,能耗低。制备的该种材料在生物传感器、催化剂载体、吸附剂、药物缓释胶囊、色谱分离等领域具有重要的应用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03833554B
公开(公告)日:2016-09-14
申请号:CN201410091280.1
申请日:2014-03-13
Applicant: 南京工业大学
IPC: C07C69/708 , C07C67/3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制备(2E,2’E)‑丙烯酸酯醚类化合物的方法,其特征在于,丙炔酸脂类化合物的有机溶剂中,加入碱,40~80℃下反应4~10小时后,冷却至室温,用二氯甲烷萃取出产物,减压蒸馏,粗产品通过柱层析纯化得到纯的(2E,2’E)‑丙烯酸酯醚类化合物;其中,所述的碱为三乙胺、三异丙基胺、N,N‑二异丙基乙胺、1,8‑二氮杂二环[5.4.0]十一碳‑7‑烯、三乙烯二胺或吡啶。本发明具有高立体选择、产物稀有、操作简便、原料易得、污染小、产率高、安全便宜、绿色环保等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105801410A
公开(公告)日:2016-07-27
申请号:CN201610205615.7
申请日:2016-03-31
Applicant: 南京工业大学
IPC: C07C67/343 , C07C69/618 , C07C69/65 , C07C69/734 , C07C69/738 , C07C201/12 , C07C205/56 , C07C253/30 , C07C255/57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07C67/343 , C07C69/618 , C07C69/65 , C07C69/734 , C07C69/738 , C07C201/12 , C07C205/56 , C07C253/30 , C07C255/57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在可见光照射下双催化剂体系催化丙烯酸酯和芳基卤化物合成苯丙烯酸酯的合成方法,反应中需要加入有机碱,其反应方程式如I所示,其中R为叔丁基、丁基和甲基等基团,R1为甲基、甲氧基等供电子基团和硝基、乙酮基等吸电子基团。金属负载半导体和铜盐组成的双催化体系在有机溶剂中催化反应10?24h可合成得到一系列苯丙烯酸酯,不需要氮气或者氧气保护,直接在空气中就可以进行,并且产率达到70%以上。本发明使用的双催化体系具有条件温和、易操作、无污染、环保和产率高等优点,而且,催化剂可回收再利用。
-
公开(公告)号:CN104211743A
公开(公告)日:2014-12-17
申请号:CN201310205181.7
申请日:2013-05-29
Applicant: 南京工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地西他宾的合成方法,其反应步骤为:2-脱氧-D核糖在HCl的作用下先经甲氧基化后与对甲基苯甲酰氯进行酰化,再在三氟甲磺酸锂作用下与5-氮杂胞嘧啶偶联得到1-(3,5-二-O-对甲基苯甲酰基-2-脱氧-D核糖)-5-氮杂胞嘧啶,最后经甲醇钠脱保护、甲醇重结晶得抗肿瘤药地西他滨,总收率30.2%。
-
公开(公告)号:CN102676493A
公开(公告)日:2012-09-19
申请号:CN201110080304.X
申请日:2011-03-31
Applicant: 南京工业大学
IPC: C12N11/1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含猪胰脂肪酶的介孔生物材料及其制备方法。该方法是首先通过将表面活性剂溶解在盐酸的水溶液中,加入无机硅源和有机硅烷化试剂,水浴条件下充分水解,经老化、冷却、过滤、洗涤、干燥和表面活性剂抽提得到含有活性基团的介孔氧化硅,然后将上述所得到的材料投入到猪胰脂肪酶的缓冲溶液中,离心,过滤,干燥得到猪胰脂肪酶功能化的介孔生物材料。本发明方法简便,环境友好。合成的含有猪胰脂肪酶的介孔生物材料具有较大孔径、高比表面积以及其保持酶活性高,酶活提高比例大的特征,可以作为生物催化材料直接使用。本发明不仅在生物反应器,而且在纳米生物传感器件、生物分子输送等方面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19899236A
公开(公告)日:2025-04-29
申请号:CN202510083896.2
申请日:2025-01-17
Applicant: 南京工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苯丙氨酸‑色氨酸二肽骨架介孔硅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以苯丙氨酸和色氨酸为原料合成N‑叔丁氧基羰基苯丙氨酰色氨酸,与N‑叔丁氧羰基乙二胺作用后,脱除N‑叔丁氧基羰基得到苯丙氨酰色氨酸‑乙二胺盐酸盐,再与3‑异氰酸酯基丙基三乙氧基硅烷反应得到苯丙氨酰色氨酸二肽有机硅前驱体;将其与正硅酸四乙酯按比例混合,缓慢滴加到模板剂、去离子水、氯化钠的酸性混合溶液中,水浴过夜,经高温晶化,抽滤,水洗,室温下干燥,用无水乙醇和盐酸混合溶剂经索氏抽提器去除模板剂室温下干燥获得不同比例的苯丙氨酸‑色氨酸二肽骨架介孔硅材料。本发明方法得到的二肽骨架介孔硅材料能够有效吸附氯霉素,吸附量可达90mg/g,另外减少外界环境对氯霉素的影响,提高了氯霉素的稳定性。
-
公开(公告)号:CN117447706A
公开(公告)日:2024-01-26
申请号:CN202311239582.4
申请日:2023-09-22
Applicant: 南京工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蛋氨酸‑酪氨酸双功能多孔材料的制备方法和应用,制备方法如下:以蛋氨酸为原料经酰肼化,与3‑异氰酸酯基丙基三乙氧基硅烷反应得到蛋氨酸有机硅前驱体;将其与酪氨酸有机硅前驱体按比例混合,碱性条件下缓慢滴加到模板剂的乙醇去离子水混合溶液中,水浴下过夜,经抽滤,水洗,室温下干燥;随后在无水乙醇和盐酸混合溶剂下经索氏抽提器去除模板剂室温干燥获得不同比例的蛋氨酸‑酪氨酸多孔材料。本发明的材料对羟基自由基清除能力高,为纳米材料抗氧化提供途径。
-
公开(公告)号:CN116328810A
公开(公告)日:2023-06-27
申请号:CN202310097627.2
申请日:2023-02-10
Applicant: 南京工业大学
IPC: B01J27/24 , C02F1/72 , C02F1/30 , B01J31/02 , B01J35/10 , C02F101/36 , C02F101/3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丝氨酸骨架修饰氮化碳的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以丝氨酸为原料经酰肼化,与3‑异氰酸酯基丙基三乙氧基硅烷反应得到丝氨酸有机硅前驱体;将其与正硅酸四乙酯按比例混合,缓慢滴加到氮化碳纳米材料分散在模板剂、去离子水和碱性条件下的混合溶液中,水浴下过夜,经抽滤,水洗,室温下干燥;随后在无水乙醇和盐酸混合溶剂下经索氏抽提器去除模板剂室温干燥获得不同比例的丝氨酸骨架介孔材料与氮化碳的复合材料。本发明方法得到的复合材料光降解氧氟沙星的催化效率均高于氮化碳纳米材料,为缓解抗生素污染提供了理想的途径。
-
公开(公告)号:CN106967105A
公开(公告)日:2017-07-21
申请号:CN201710195068.3
申请日:2017-03-24
Applicant: 南京工业大学
IPC: C07F7/18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07F7/180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了酪氨酸骨架型有序介孔有机硅材料的制备方法。合成方法是以酪氨酸为底物,在甲醇溶剂中利用二氯亚砜对其进行酯化,然后经水合肼酰化再与异氰酸丙基三乙氧基硅烷反应制得酪氨酸有机硅前驱体,最后与表面活性剂在酸性条件下水解形成PMO材料;该材料经抽提除去表面活性剂,最终形成特定形貌的PMO材料。本发明具有以下优点:合成反应原料简单易得,合成操作简便易实施,产率高,安全便宜,能耗低。制备的该种材料在生物传感器、催化剂载体、吸附剂、药物缓释胶囊、色谱分离等领域具有重要的应用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05777466A
公开(公告)日:2016-07-20
申请号:CN201610205806.3
申请日:2016-03-31
Applicant: 南京工业大学
IPC: C07C1/26 , C07C15/06 , C07C41/24 , C07C43/205 , C07C15/04 , C07C201/12 , C07C205/06 , B01J23/63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P20/52 , Y02P20/584 , C07C1/26 , B01J23/63 , B01J35/004 , C07C41/24 , C07C201/12 , C07C2523/63 , C07C15/06 , C07C43/205 , C07C15/04 , C07C205/0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可见光催化将卤代芳烃转化成芳烃的方法。本发明用卤代芳烃衍生物为原料,加入碱和醇,以负载型半导体材料为催化剂,在磁力搅拌的情况下抽真空或者通入氮气,除去体系中的空气,用可见光源照射,光强为0.2~0.8W/cm2,于20℃~60℃反应6h~24h。本发明操作简便,原料易得,反应条件温和,而且转化率高,选择性好,催化剂能重复利用。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