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9518752A
公开(公告)日:2025-02-25
申请号:CN202411656524.6
申请日:2024-11-19
Applicant: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 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南京工业大学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Inventor: 周竞 , 耿建 , 高嵩 , 王毓琦 , 郝丽丽 , 郭晓蕊 , 李军 , 张国强 , 吕建虎 , 庞向坤 , 王勇 , 夏秋 , 李亚平 , 丁浩天 , 潘玲玲 , 刘建涛 , 朱克东 , 刘俊 , 王礼文 , 于韶源 , 毛文博
IPC: H02J3/00 , G06Q10/0637 , G06Q50/06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电力自动化领域,公开了一种电能量与爬坡需求容量联合出清方法及相关装置,包括基于电力系统的历史净负荷预测误差的分布得到电力系统的爬坡需求容量,并根据电力系统的爬坡需求容量得到电力系统的爬坡需求缺额成本;根据电力系统的日前负荷预测值和日前新能源出力预测值进行日前出清,得到日前出清结果;根据日前出清结果结合电力系统的日内负荷预测值和日内新能源出力预测值进行日内滚动出清,得到日内滚动出清结果。能够更准确地反映电力系统在未来可能面临的爬坡需求,充分利用储能场站和柔性负荷在日前市场减小净负荷波动,实现在日内市场风光不确定环境下提供时间尺度更精细的灵活性爬坡能力,增强不确定性波动风险抵抗能力。
-
公开(公告)号:CN119443567A
公开(公告)日:2025-02-14
申请号:CN202411357942.5
申请日:2024-09-27
Applicant: 南京工业大学
IPC: G06Q10/0631 , H02J3/32 , G06Q50/06 , G06Q30/020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户侧共享储能配置方法、装置、系统及介质,包括:基于雨流计数法,建立共享储能预期寿命模型,建立考虑共享储能成本与用户用电成本的用户侧共享储能配置目标函数,建立共享储能配置与运行一体化约束条件;耦合储能配置模型与储能预期寿命模型,提出基于迭代的考虑运行寿命损耗的用户侧共享储能配置方案;基于二分法并使用软件求解用户侧共享储能最优配置结果。本发明解决了面向用户的共享储能配置方案,并计及寿命损耗对最优配置方案的影响,具有能够根据充放电策略优化储能使用寿命时长的优点,能在更为准确的储能寿命下使用共享储能提升用户侧系统的经济性,并有效降低系统峰值功率,利于电网的安全稳定运行。
-
公开(公告)号:CN105505849B
公开(公告)日:2019-09-20
申请号:CN201610046293.6
申请日:2016-01-22
Applicant: 南京工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联产丁醇与2,3‑丁二醇的基因工程菌,它是导入了乙偶姻还原酶基因的产丁醇梭菌或者导入了乙酰乳酸脱羧酶基因和乙偶姻还原酶基因的产丁醇梭菌,所述的乙酰乳酸脱羧酶基因,其核苷酸序列为SEQ ID NO:1~7所示核苷酸序列中的任一种,所述的乙偶姻还原酶基因,其核苷酸序列为SEQ ID NO:8~11所示核苷酸序列中的任一种。本发明通过在丙酮丁醇梭菌中强化乙酰乳酸脱羧反应,将3‑羟基丁酮产量由初始1.8g/L左右大幅提高到6.4g/L左右,进而在乙偶姻还原酶的作用下将乙偶姻转化为高达8.05g/L的2,3‑丁二醇;而丙酮由4.5g/L左右降低至2.2g/L,显著提高了丙酮丁醇梭菌发酵的经济效益。
-
公开(公告)号:CN103898031B
公开(公告)日:2016-03-23
申请号:CN201410161604.4
申请日:2014-04-21
Applicant: 南京工业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E60/527 , Y02P70/5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株高产电的拜氏梭菌,其分类命名为拜氏梭菌(Clostridium beijerinckii),菌株号M13,已保藏于中国典型培养物保藏中心,其保藏编号为CCTCC NO:M2013424,保藏日期为2013年9月14日。本发明还公开了上述高产电的拜氏梭菌在产电中的应用。本发明的拜氏梭菌在1g/L葡萄糖种子液中,0.15g/L甲基紫精(MV)为电子介体时,最大输出电压高达230mV,最大输出功率密度为79.2mW/m2。本发明的工艺简单、操作方便、无污染、成本低,其燃料利用普较广,电子回收率较高,缓解了能源危机,是一株适合于微生物燃料电池研究及应用的优良菌株。
-
公开(公告)号:CN103820367B
公开(公告)日:2015-09-23
申请号:CN201410069441.7
申请日:2014-02-27
Applicant: 南京工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产丁醇的基因工程菌株,它是在拜氏梭菌中插入失活编码NADH-辅酶Q氧化还原酶关键亚基的基因Cbei_4110,从而得到基因Cbei_4110失活的重组菌株。本发明还公开了上述基因工程菌株的构建方法和应用。本发明的基因工程菌株,以葡萄糖为碳源时,在2L发酵罐中总溶剂产量和丁醇产量分别达到了12.7g/L和9.9g/L,分别比出发菌提高了17.5%和25.3%,丁醇比高达78%,糖转化率高达0.42,利用本发明方法构建的重组菌株,能提高丁醇产量和糖转化效率,降低生产成本。
-
公开(公告)号:CN104894048A
公开(公告)日:2015-09-09
申请号:CN201510323508.X
申请日:2015-06-12
Applicant: 南京工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提高拜氏梭菌阿魏酸抗逆性的方法,属于基因工程技术领域。该方法是将拜氏梭菌中编码依赖于NADPH的FMN还原酶基因失活,使该基因在拜氏梭菌中不能正常表达,所述的拜氏梭菌为拜氏梭菌NCIMB?8052,所述的编码依赖于NADPH的FMN还原酶基因为Cbei_4693,其核苷酸序列如SEQ?ID?NO:1所示。本发明通过二型内含子基因敲除技术使拜氏梭菌中编码依赖于NADPH的FMN还原酶基因失活。该重组菌株具有较好的传代稳定性,当培养基中阿魏酸的浓度为0.5g/L时,出发菌株8052丁醇产量为0.7g/L,本发明构建重组菌丁醇产量达5.6g/L,说明通过本发明的方法提高了拜氏梭菌对阿魏酸的抗逆性。
-
公开(公告)号:CN103667147B
公开(公告)日:2015-07-01
申请号:CN201310676856.6
申请日:2013-12-11
Applicant: 南京工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株对阿魏酸具有高抗逆性的拜氏梭菌及应用,分类命名为Clostridium beijerinckii M11,其保藏登记号为CCTCC NO:M2013423,保藏日期:2013年9月14日。本发明采用等离子体诱变拜氏梭菌,经含有阿魏酸的刃天青平板和摇瓶发酵筛选,得到的突变菌株能够在含0.8g/L阿魏酸的发酵培养基中正常生长,丁醇产量达到6.1g/L,而同等条件培养的出发菌株基本不生长。并且,以未脱毒的玉米芯酸解糖液作为碳源,在2L发酵罐中丁醇产量达到了6.4g/L,而同等条件培养的出发菌株基本不生长。其抗逆性强、丁醇产量高、重复性好,是一种适合利用玉米芯等木质纤维原料发酵产丁醇的优良菌种。
-
公开(公告)号:CN103667147A
公开(公告)日:2014-03-26
申请号:CN201310676856.6
申请日:2013-12-11
Applicant: 南京工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株对阿魏酸具有高抗逆性的拜氏梭菌及应用,分类命名为Clostridium beijerinckii M11,其保藏登记号为CCTCC NO:M2013423,保藏日期:2013年9月14日。本发明采用等离子体诱变拜氏梭菌,经含有阿魏酸的刃天青平板和摇瓶发酵筛选,得到的突变菌株能够在含0.8g/L阿魏酸的发酵培养基中正常生长,丁醇产量达到6.1g/L,而同等条件培养的出发菌株基本不生长。并且,以未脱毒的玉米芯酸解糖液作为碳源,在2L发酵罐中丁醇产量达到了6.4g/L,而同等条件培养的出发菌株基本不生长。其抗逆性强、丁醇产量高、重复性好,是一种适合利用玉米芯等木质纤维原料发酵产丁醇的优良菌种。
-
公开(公告)号:CN103331035A
公开(公告)日:2013-10-02
申请号:CN201310269436.6
申请日:2013-06-28
Applicant: 南京工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一种对核苷酸酶解液进行脱色的方法,将核苷酸酶解液通过超高交联树脂SX-01进行色素吸附,吸附饱和后,超高交联树脂SX-01利用再生剂进行再生;其中,所述的超高交联树脂SX-01具有如下结构单元,该树脂的骨架为聚苯乙烯,平均粒径为0.3~1mm,含水量为32%~49%,孔径为1.5~4nm,最可几孔径为1.8nm,平均比表面积为950~1800m2/g,平均孔容为0.54~0.82cm3/g。本发明方法酶解液脱色率达到80%以上,处理量达到11倍床层体积(Bed Volumn,BV),四种核苷酸损失率均低于5%,再生剂消耗量为5BV。
-
公开(公告)号:CN119841472A
公开(公告)日:2025-04-18
申请号:CN202510241324.2
申请日:2025-03-03
Applicant: 南京工业大学
IPC: C02F5/1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具有缓蚀阻垢性能的硅量子点水处理剂的制备方法,以三甲基硅咪唑作为硅源,羧甲基纤维素作为修饰剂,柠檬酸三钠作为还原剂共同分散于超纯水中,然后进行搅拌,得到混合溶液;将得到的所述混合溶液转移至反应容器中进行加热反应,即得到硅量子点溶液;将硅量子点溶液进行离心,接着纯化后干燥,得到固体硅量子点水处理剂。将其应用于中性和酸性条件下碳钢都能够起到缓蚀目的,对易形成硫酸钙垢和碳酸钙垢的溶液能够有效抑制钙垢。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