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9646160A
公开(公告)日:2025-03-18
申请号:CN202411784537.1
申请日:2024-12-06
Applicant: 国网河南省电力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 ,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Inventor: 王圆圆 , 狄立 , 张伟剑 , 王世谦 , 李秋燕 , 刘远 , 宋大为 , 华远鹏 , 韩丁 , 贾一博 , 卜飞飞 , 孙贵江 , 邵颖彪 , 罗潘 , 牛斌斌 , 董铭浩 , 刘军会 , 贾鹏 , 宋晓帆 , 邓方钊 , 牛金星 , 胡吉殿 , 于雪辉 , 郭正宾 , 夏旻 , 朱一辉 , 徐侗桐
IPC: G06F16/3329 , G06F16/334 , G06F16/353 , G06F16/36 , G06F16/31 , G06N5/022 , G06N5/04 , G06N5/045 , G06N3/042 , G06N3/045 , G06N3/0464 , G06N3/084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电力数据安全管理及智能问答技术领域,具体涉及基于关系池化的电力数据安全政策大模型问答系统及方法;系统包括电力数据安全政策知识库、语言模型、问题处理模块、答案生成模块和用户输出模块;电力数据安全政策知识库的数据来源于电力数据安全的政策文件;语言模型将自然语言问题转化为用于知识库检索的结构化查询;问题处理模块检索出与自然语言问题相关的政策条款,做为检索结果;答案生成模块根据自然语言问题和知识库的检索结果生成最终的答案;本发明通过引入大语言模型和知识库相结合的智能问答系统,解决现有电力数据安全政策查询与管理中的效率低、解读不准确以及无法动态更新等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9632561A
公开(公告)日:2025-03-18
申请号:CN202411709873.X
申请日:2024-11-27
Applicant: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K‑GAT网络的抑郁症诊断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步骤1,基于脑部磁共振图像,获取各脑区的脑区厚度;以脑区作为节点,脑区之间的相关性连接作为节点之间的边,将提取的各脑区厚度作为节点的特征,构建脑拓扑图;所述脑拓扑图包括抑郁症患者的脑拓扑图和健康人的脑拓扑图;步骤2,构建K‑GAT网络,用于对脑部磁共振图像进行分类;筛选是否脑区连接较多,脑区连接较多,则认为是抑郁症患者脑磁共振图像;否则为健康人脑磁共振图像;并将脑拓扑图输入K‑GAT网络,对K‑GAT网络进行训练,得到训练好的K‑GAT网络步骤3,采用训练好的K‑GAT网络对脑部磁共振图像进行分类,区分出抑郁症患者和非抑郁症患者。
-
公开(公告)号:CN117782108A
公开(公告)日:2024-03-29
申请号:CN202410212720.8
申请日:2024-02-27
Applicant: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应用于海洋中尺度漩涡探测的多无人机定位系统及方法,首先通过卫星获取中尺度漩涡的模糊位置,然后利用无人机携带温度传感器,根据中尺度漩涡内部水温与周围水温相差较大这一特点,利用基于改进矩形波式Z字形遍历的漩涡发现方法和基于PSO的漩涡跟踪方法,实现了对温度的实时监测和漩涡中心的精准定位。解决了根据海面高度异常数据不能检测到中尺度的漩涡以及由海表面温度数据跟踪漩涡存在不稳定性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9937058A
公开(公告)日:2025-05-06
申请号:CN202510004657.3
申请日:2025-01-02
Applicant: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IPC: G01W1/10 , G06N3/0464 , G06N3/0442 , G06N3/08 , G01W1/0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K‑CL网络的闪电预测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步骤1,选取与闪电相关的大气物理参数,采集所述大气物理参数、以及所述大气物理参数对应的闪电频数作为数据集;步骤2,构建闪电预测模型,用于预测闪电频数;步骤3,将所述数据集划分为训练集和验证集;数据集中的大气物理参数作为所述闪电预测模型的输入数据、所述大气物理参数对应的闪电频数作为所述闪电预测模型的输出数据,采用所述训练集和验证集分别对所述闪电预测模型进行训练和验证,得到训练好的闪电预测模型;步骤4,将待预测的大气物理参数输入到训练好的闪电预测模型中,对闪电频数进行预测。显著提升了模型的预测精度和泛化能力。
-
公开(公告)号:CN119646159A
公开(公告)日:2025-03-18
申请号:CN202411784536.7
申请日:2024-12-06
Applicant: 国网河南省电力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 ,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Inventor: 王世谦 , 王圆圆 , 狄立 , 张伟剑 , 李秋燕 , 刘远 , 宋大为 , 华远鹏 , 韩丁 , 贾一博 , 卜飞飞 , 孙贵江 , 邵颖彪 , 罗潘 , 牛斌斌 , 董铭浩 , 刘军会 , 贾鹏 , 宋晓帆 , 邓方钊 , 牛金星 , 胡吉殿 , 于雪辉 , 郭正宾 , 夏旻 , 朱一辉 , 徐侗桐
IPC: G06F16/3329 , G06F16/334 , G06F16/36 , G06N5/04 , G06Q50/06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能源电力数据安全技术领域,具体涉及基于社区检测的电力数据安全领域智能问答系统及方法;包括大语言模型模块、知识推理模块、数据安全管理模块和数据库模块;所述大语言模型模块用于分析问题的语义;所述知识推理模块用于对所述问题的语义进行知识推理和生成答案;所述数据安全管理模块包括数据加密模块、身份认证模块、权限控制模块和审计追踪模块;所述数据库模块包括能源电力基础数据子库、设备运行数据子库、历史问答记录子库和用户行为数据子库;本发明在电力数据安全分析中,结合大语言模型技术与专业知识推理,实现对电力数据安全问题的自动问答,辅助电力工作人员快速获取所需信息,提升决策效率,减少人工操作错误。
-
公开(公告)号:CN117782108B
公开(公告)日:2024-05-10
申请号:CN202410212720.8
申请日:2024-02-27
Applicant: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应用于海洋中尺度漩涡探测的多无人机定位系统及方法,首先通过卫星获取中尺度漩涡的模糊位置,然后利用无人机携带温度传感器,根据中尺度漩涡内部水温与周围水温相差较大这一特点,利用基于改进矩形波式Z字形遍历的漩涡发现方法和基于PSO的漩涡跟踪方法,实现了对温度的实时监测和漩涡中心的精准定位。解决了根据海面高度异常数据不能检测到中尺度的漩涡以及由海表面温度数据跟踪漩涡存在不稳定性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8408706A
公开(公告)日:2024-07-30
申请号:CN202410836485.1
申请日:2024-06-26
Applicant: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胸部钝击响应测试系统及实验方法,包括红外触发器、光电测速模块、仿生标靶、数据采集模块;所述光电测速模块用于对出膛的子弹进行测速;数据采集模块用于记录子弹对仿生标靶钝击而产生的形变数据;光电测速模块用于测量子弹出膛后的速度;仿生标靶正面覆盖防弹衣,所述防弹衣正面是指朝向子弹的面;子弹经过光电测速模块后,到达防弹衣,并对仿生标靶造成冲击,用于模仿子弹对人体的钝击。本发明通过对仿生人体标靶冲击,以实现采用防弹衣背弹面钝击特征强度预测胸部钝击损伤的目的。可以确定胸骨对钝击强度动态响应的减小程度,可用于人体易损性模型评估损伤和失能等级。
-
公开(公告)号:CN117191047A
公开(公告)日:2023-12-08
申请号:CN202311452969.8
申请日:2023-11-03
Applicant: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弱光环境下无人机自适应主动视觉导航方法、装置,包括:对事件相机输出的事件信息进行筛选,得到激活像素点;在激活事件表面上,检查最新激活像素点的时间戳与相邻激活像素点的时间戳之间的时间间距,确定所述最新激活像素点是否为事件特征点;将获取的事件特征点生成虚拟帧;计算虚拟帧上的点对虚拟帧中心的势场力,将势场力合成得到势场合力;通过势场合力计算得到无人机特征偏向速度,与无人机目标偏向速度合成得到弱光环境速度,无人机执行弱光环境速度。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基于虚拟帧中的势场力计算得到特征偏向速度,选择事件特征较为丰富的路径,提升了导航的准确度,且由于计算量较小,因此,导航实时性较强。
-
公开(公告)号:CN119354758A
公开(公告)日:2025-01-24
申请号:CN202411897566.9
申请日:2024-12-23
Applicant: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胸部肋骨弹道钝击试验平台,属于弹道钝击实验技术领域,包括第一基板、第一固定件、第二固定件和击发件,第一固定件与第一基板连接,用于固定待测件的一端;第二固定件与第一基板连接,用于固定待测件的另一端,且在待测件两个被固定端所在的直线上,第二固定件可相对第一基板运动;击发件与第一基板连接,且设置于第二固定件远离第一固定件的一侧,同时,击发件可在待测件两个被固定端所在的直线上相对第一基板运动,以推动第二固定件朝向第一固定件运动,以对待测件施加冲击力,完成钝击实验。
-
公开(公告)号:CN118408706B
公开(公告)日:2024-10-01
申请号:CN202410836485.1
申请日:2024-06-26
Applicant: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胸部钝击响应测试系统及实验方法,包括红外触发器、光电测速模块、仿生标靶、数据采集模块;所述光电测速模块用于对出膛的子弹进行测速;数据采集模块用于记录子弹对仿生标靶钝击而产生的形变数据;光电测速模块用于测量子弹出膛后的速度;仿生标靶正面覆盖防弹衣,所述防弹衣正面是指朝向子弹的面;子弹经过光电测速模块后,到达防弹衣,并对仿生标靶造成冲击,用于模仿子弹对人体的钝击。本发明通过对仿生人体标靶冲击,以实现采用防弹衣背弹面钝击特征强度预测胸部钝击损伤的目的。可以确定胸骨对钝击强度动态响应的减小程度,可用于人体易损性模型评估损伤和失能等级。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