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1876764B
公开(公告)日:2022-12-13
申请号:CN202010766597.6
申请日:2020-08-03
Applicant: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Abstract: 为了提高不锈钢表面润滑,同时提高其表面薄膜的结合能力,本发明提出一种利用酸溶液对金属材料表面氧化处理的方法,对不锈钢网表面进行羟基修饰,以改善其表面性能。本发明采用等离子清洗不锈钢表面对其进行清洁与活化,使表面一些凸起的杂质被刻蚀掉,降低整个表面的粗糙度,提升基体的耐磨性能;氧离子刻蚀后,还使得网格结构在酸洗前期表面易获得一种氧化层,有助于酸溶液处理之前有效防护基体金属的电化学腐蚀并改变其表面粗糙度。
-
公开(公告)号:CN113073300A
公开(公告)日:2021-07-06
申请号:CN202110318909.1
申请日:2021-03-25
Applicant: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非金属材料表面渗镀高纯硫化锌薄膜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非金属基体清洗后放入氧等离子刻蚀机中进行刻蚀;(2)将刻蚀完成的非金属基体置于磁控溅射装置样品台,利用硫化锌靶材在非金属基体上沉积硫化锌薄膜。该方法将氧等离子刻蚀和磁控溅射技术相结合,先对基体进行活化,然后沉积薄膜,使得制备出的薄膜与基体结合力更强,制备出的薄膜质量好,纯度高,性能稳定,且制备时间短,便于大规模生产。
-
公开(公告)号:CN112908956A
公开(公告)日:2021-06-04
申请号:CN202110123595.X
申请日:2021-01-29
Applicant: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IPC: H01L23/427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金属氧化物/石墨烯复合流体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该复合流体包括质量比为10~1:1的金属氧化物纳米流体和石墨烯纳米流体,该流体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制备金属氧化物纳米流体;(2)制备石墨烯纳米流体;(3)将金属氧化物纳米流体和石墨烯纳米流体在研磨罐中混合对其进行球磨处理;(4)将球磨后的混合流体震荡分散、离心,取上清液即得到金属氧化物/石墨烯复合流体;该复合流体稳定性好,粒子分散性好,能够保证复合流体在20‑30天内不会发生大范围的沉降,导热性能好,热阻约为0.145℃/W,能够作为导热流体应用在真空热管中,制备方法简单。
-
公开(公告)号:CN111876764A
公开(公告)日:2020-11-03
申请号:CN202010766597.6
申请日:2020-08-03
Applicant: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Abstract: 为了提高不锈钢表面润滑,同时提高其表面薄膜的结合能力,本发明提出一种利用酸溶液对金属材料表面氧化处理的方法,对不锈钢网表面进行羟基修饰,以改善其表面性能。本发明采用等离子清洗不锈钢表面对其进行清洁与活化,使表面一些凸起的杂质被刻蚀掉,降低整个表面的粗糙度,提升基体的耐磨性能;氧离子刻蚀后,还使得网格结构在酸洗前期表面易获得一种氧化层,有助于酸溶液处理之前有效防护基体金属的电化学腐蚀并改变其表面粗糙度。
-
公开(公告)号:CN213266402U
公开(公告)日:2021-05-25
申请号:CN202022183488.X
申请日:2020-09-29
Applicant: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IPC: C10L3/08 , C10L3/00 , F21S2/00 , F21V7/06 , F21V7/24 , F21V7/28 , F21V7/10 , F21V23/00 , F21V3/00 , F21V33/00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二氧化碳吸收转化灯,包括进气管、出气管、灯罩、二氧化碳吸收转化材料、二氧化碳传感器、气阀、光源、透光玻璃;所述灯罩上端开两口分别用于连接进气管与出气管;所述进气管出气管近灯罩端连接气阀、远灯罩端连接二氧化碳传感器;所述二氧化碳吸收转化材料附于灯罩内侧;所述灯罩下端由透光玻璃封口;所述灯罩为抛物面;所述光源固定于灯罩抛物面焦点处;该吸收转化灯可将传统灯具无法利用的部分光进行利用,并且消耗了二氧化碳生成了燃料,实现了节能和减排。
-
公开(公告)号:CN213617863U
公开(公告)日:2021-07-06
申请号:CN202022183501.1
申请日:2020-09-29
Applicant: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紫外光交联转化仪,包括水凝胶溶液容器、石英管、多针头装置和紫外灯管,所述石英管设置于水凝胶溶液容器底部,并与水凝胶溶液容器连通,所述多针头装置设置于石英管底部,且由多个针头沿圆周方向围绕而成,多个针头一端均与石英管底部连通。另一端向斜下方倾斜,所述紫外灯管设置于多针头装置下方。本实用新型的紫外光交联转化仪可将反应产物颗粒化,减小反应设备占地面积,并能保持产物内部均匀,提高紫外灯光利用率。因此,该实用新型在资源利用和能源环保方面具有非常大的应用前景。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