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桥梁实时横向分布性能评估方法、系统、设备和介质

    公开(公告)号:CN118362074A

    公开(公告)日:2024-07-19

    申请号:CN202410461960.1

    申请日:2024-04-17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桥梁实时横向分布性能评估方法、系统、设备和介质,方法包括:采集监测期内的各片梁的位移数据;对位移数据进行带通滤波得到实际位移数据;分别取每个设定时间段内各片梁实际位移数据最大值作为样本数据,用最小二乘法拟合样本数据得到实际位移极值Ⅰ型概率密度分布函数,对该概率密度分布函数积分得到概率分布函数;利用K‑S检验方法判断实际位移概率分布函数是否符合极值Ⅰ型概率密度分布特征;若各片梁实际位移概率分布函数均符合极值Ⅰ型概率密度分布特征,取各片梁最大样本数据的均值来评估桥梁结构横向分布性能;否则重新采集各片梁的位移数据。本发明实现了装配式桥梁各片梁位移响应的关联分析,实时评估桥梁横向分布性能。

    一种基于监测数据的桥梁实时挠度校验系数计算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2762885B

    公开(公告)日:2022-08-16

    申请号:CN202011530914.0

    申请日:2020-12-2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监测数据的桥梁实时挠度校验系数计算方法,包括:在监测点布设交通荷载及竖向挠度监测传感器;建立桥梁有限元模型,获取竖向挠度监测点的位移影响线;采集指定监测期内的挠度数据及交通荷载数据;获取车辆荷载作用下的实际位移数据;获得车载荷载作用下的理论位移数据;分别取每个设定时间段内实际位移数据、理论位移数据的最大值,进行概率密度分布分析;分别判断位移概率分布函数是否符合极值Ⅰ型概率密度分布特征;若位移概率分布函数符合极值Ⅰ型概率密度分布特征,计算校验系数来评估结构性能。本发明实现了车载作用与位移响应的关联分析,在数据采集过程中实时计算桥梁挠度校验系数,以实时评估监测桥梁结构性能。

    一种桥梁病害的图形化方法
    3.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6796404A

    公开(公告)日:2023-09-22

    申请号:CN202310722115.0

    申请日:2023-06-19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桥梁病害的图形化方法,首先根据桥梁结构参数生成桥梁结构展开图,之后基于构建的桥梁病害图形化标准,对采集的桥梁病害进行图形化绘制,最后对完成图形化的桥梁病害进行存储和展示。本发明的方案基于构建的桥梁病害图形化标准,对采集的桥梁病害进行图形化绘制,能够基于绘制的桥梁病害自动提取部分桥梁病害的特征参数,对桥梁病害进行更加直观、详细的描述,同时也避免了标准不统一造成的对桥梁病害的理解上的偏差,之后通过将桥梁病害进行图形化的绘制并进行存储和展示,可以将多方的绘制结果进行同时的展示,可以更加直观、形象的体现桥梁病害在孔跨构件上的分布特征。

    基于数字图像位移的直线段隧道拱顶位移监测传感器布置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8328879A

    公开(公告)日:2024-07-12

    申请号:CN202410473482.6

    申请日:2024-04-19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数字图像位移的直线段隧道拱顶位移监测传感器布置方法,涉及工程监测技术领域。依据实际监测要求每隔一定的距离l在拱顶布置一个标靶,单个传感器能够监测多个标靶;首先初步设定传感器与标靶水平距离b和垂直距离c,根据标靶的单排布置与双排布置两种形式,分别建立了竖向视场角验算公式、横向视场角验算公式、竖向和横向遮挡验算公式,分别验算传感器与首个标靶距离a,监测段数n的有无解情况或者是否不符合实际的情况,若无解或不符合需要重新设定b、c的值;最后通过对比两种形式的监测长度nl选择较长者的参数作为布置方案。本发明可以快速验算布置可行性也可以依据实际需求模拟多种布置方案,满足整条直线段隧道的监测要求。

    一种考虑温度效应的长大隧道高精度沉降监测系统及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3899344B

    公开(公告)日:2023-07-28

    申请号:CN202111018562.5

    申请日:2021-09-0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考虑温度效应的长大隧道高精度沉降监测系统及方法,所述系统包括沉降测量模块、温度测量模块和数据采集模块,所述沉降测量模块分别与温度测量模块和数据采集模块相连接。所述方法首先在隧道内布设高精度沉降监测系统,随后利用环境修正模型和温度梯度模型获取修正量,利用沉降监测模块的测量数据和修正量,确定长大隧道高精度沉降监测数据。本发明的测试方法可在零下环境对隧道沉降进行精准监测,利用环境温度修正模型和温度梯度修正模型,可消除环境温度及温度梯度引起测试误差,测试的范围和应用范围面更广,同时大大提高隧道沉降监测的精度。

    基于红外相机和深度学习的隧道渗水检测识别方法及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8279565A

    公开(公告)日:2024-07-02

    申请号:CN202410462873.8

    申请日:2024-04-17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红外相机和深度学习的隧道渗水检测识别方法及系统,涉及隧道渗水检测技术领域。该方法包括:首先获取红外渗漏数据集;利用红外渗漏数据集训练隧道渗水检测模型;采集包含待检测区域的隧道红外图像作为目标图像,将目标图像导入隧道渗水检测模型中定位到渗漏区域,裁剪得到渗漏区域图像;对裁剪后渗漏区域图像进行图像分割操作,接着进行二值化处理,生成二值化渗漏区域图;基于所述二值化渗漏区域图,结合红外相机的内部参数和拍摄姿态,计算渗漏区域的实际面积。本发明能够实时获取渗漏水的红外图像数据,并利用多尺度深度学习算法进行快速分析,从而能够迅速检测到隧道中的渗漏水问题,缩短了检测时间。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