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6380009A
公开(公告)日:2023-07-04
申请号:CN202310178913.1
申请日:2023-02-28
Applicant: 华能澜沧江水电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移动照明测量装置,包括水准仪塔尺单元,包括尺板、与尺板背侧铰接的两组脚架;照明单元,与水准仪塔尺单元顶部连接,照明单元包括容置盒体、与容置盒体一侧固定连接的第一夹持组件、与容置盒体一侧活动连接的第二夹持组件,以及设置于容置盒体内的自锁协同固定组件。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能够满足不同规格大小的尺板和手电筒的夹持需求,可通过转动自锁协同固定组件同时进行夹持并在夹持完成后保持自锁由刚性转变为柔性,通过手电筒自身重力自动调整光照方向为垂直向下且利用手电筒光照的散光避免对尺面直射从而对尺面均匀照亮,操作方便快捷,便于读数和节省人力资源。
-
公开(公告)号:CN116380008A
公开(公告)日:2023-07-04
申请号:CN202310178912.7
申请日:2023-02-28
Applicant: 华能澜沧江水电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水准仪的光暗测量方法及装置,包括将两组水准尺单元分别安放至测量点;通过照明单元将光照设备安装在水准尺单元上进行照明;利用水准仪提供的水平视线对竖立在两点之间的水准尺进行观测,并通过其中一个点的高程推算另一个点的高程。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能够辅助工作人员在光弱环境下进行测量,提高测量精度。
-
公开(公告)号:CN116152804A
公开(公告)日:2023-05-23
申请号:CN202211686402.2
申请日:2022-12-26
Applicant: 华能澜沧江水电股份有限公司 , 生态环境部长江流域生态环境监督管理局生态环境监测与科学研究中心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藻类密度、生物量与叶绿素a的快速估算方法及系统,包括以下步骤:分别为不同种属的藻类构建细胞体积模型、生物量与叶绿素a模型、藻类目标检测模型和研发群体性藻类细胞统计算法;基于显微镜图像,检测藻类种属细胞并且统计细胞个数;结合相机拍摄视野数和样品分析流道体积,计算藻类密度;基于藻类种属和它的细胞个数,结合藻类细胞体积模型,计算藻类生物量;基于各种属的藻类生物量,结合生物量与叶绿素a模型,计算叶绿素a含量;基于各种属的藻类生物量和藻类密度,计算当前样品藻类的优势种属。通过离线建模和在线分析相结合的方式,实现了基于显微镜图像下的藻类密度、生物量和叶绿素a的快速计算与测定。
-
公开(公告)号:CN113747064A
公开(公告)日:2021-12-03
申请号:CN202111031034.3
申请日:2021-09-03
Applicant: 生态环境部长江流域生态环境监督管理局生态环境监测与科学研究中心 , 华能澜沧江水电股份有限公司 , 华能集团技术创新中心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水下生物自动探测拍摄系统及其方法,包括放置于水下的保护固定装置,保护固定装置内固定安装控制计算模块;控制计算模块分别与传感器模块、预采样模块、照明模块、拍摄模块、供电模块和位于保护固定装置外部的数据存储传输模块电连接;预采样模块与传感器模块电连接,拍摄模块与数据存储传输模块电连接;数据存储传输模块通过无线网络与上位机信号连接。本发明可实现水下大型水生生物的原位探测和拍摄,采取传感器探测和定时拍摄方法,替代原有的连续拍摄方法,降低工作能耗,因此,本发明的拍摄系统可在野外长时间运行,使野外监测不受供电设施条件限制,在环境条件允许的位置即可布设。
-
公开(公告)号:CN118961037A
公开(公告)日:2024-11-15
申请号:CN202411267184.8
申请日:2024-09-11
Applicant: 华能澜沧江水电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渗透压检测设备技术领域,具体的说是一种水库大坝安全监测用振弦式渗压计,包括壳体、渗透石、感应膜板、观测电缆、振弦及激振电磁线圈;还包括调节组件,所述调节组件安装在壳体内,所述调节组件用于补偿温度对振弦长度的影响;所述调节组件包括平移板、温致伸缩杆和定位柱;本发明通过设置调节组件,利用与振弦线性热膨胀系数相同的温致伸缩杆,对平移板的位置进行调节,进而改变振弦端部位置,在振弦长度随温度变化的过程中,对振弦长度变化所导致的拉力的变化进行补偿,维持振弦上的拉力不变,进而降低温度对振弦式渗压计测试精度的影响。
-
公开(公告)号:CN117928643A
公开(公告)日:2024-04-26
申请号:CN202410104582.1
申请日:2024-01-24
Applicant: 河海大学 , 华能澜沧江水电股份有限公司 , 昆明理工大学
Abstract: 本申请提出了一种基于多测点组合计算的混凝土坝应力应变分析方法及装置,涉及数据分析技术领域。本申请通过在混凝土坝布置应力应变监测系统,以采集混凝土坝的应力应变监测数据;基于应力应变监测数据,确定混凝土坝的应力应变分析参数,其中,应力应变分析参数包括坝基应力垂向分布、坝体整体水平应力、竖直梁向整体应力、重点部位应变测点变幅对比;基于应力应变分析参数,对混凝土坝进行应力应变分析。本申请建立了一套适用于混凝土坝受荷特点和结构特性的应力应变多测点组合计算方法,构建与数据自动采集、存储相匹配的数据实时计算与分析能力。
-
公开(公告)号:CN117566048A
公开(公告)日:2024-02-20
申请号:CN202311518941.X
申请日:2023-11-15
Applicant: 华能澜沧江水电股份有限公司 , 生态环境部长江流域生态环境监督管理局生态环境监测与科学研究中心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用于水电站监测的水下机器人工作浮台,涉及水利工程智能巡检设备领域包括:浮台,浮台下方设置有多个浮筒,浮筒之间形成一侧开口的平台中轴水道,储藏柜设置于浮台上,储藏柜内限定有能够容纳水下机器人和脐带电缆线轴的容纳腔,起吊机构设置于浮台上,起吊机构能够在容纳腔和平台中轴水道之间吊装水下机器人,脐带电缆限位器设置于浮台上。本申请提供了一种集储存、起吊、操控、维修等多种功能于一体的水下机器人工作平台。浮台与永久拦污漂相固定并通过浮筒漂浮于水面上,大大减少了自水电站坝顶下吊入水因高空作业而带来的繁琐性和安全性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6152804B
公开(公告)日:2023-09-26
申请号:CN202211686402.2
申请日:2022-12-26
Applicant: 华能澜沧江水电股份有限公司 , 生态环境部长江流域生态环境监督管理局生态环境监测与科学研究中心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藻类密度、生物量与叶绿素a的快速估算方法及系统,包括以下步骤:分别为不同种属的藻类构建细胞体积模型、生物量与叶绿素a模型、藻类目标检测模型和研发群体性藻类细胞统计算法;基于显微镜图像,检测藻类种属细胞并且统计细胞个数;结合相机拍摄视野数和样品分析流道体积,计算藻类密度;基于藻类种属和它的细胞个数,结合藻类细胞体积模型,计算藻类生物量;基于各种属的藻类生物量,结合生物量与叶绿素a模型,计算叶绿素a含量;基于各种属的藻类生物量和藻类密度,计算当前样品藻类的优势种属。通过离线建模和在线分析相结合的方式,实现了基于显微镜图像下的藻类密度、生物量和叶绿素a的快速计算与测定。
-
公开(公告)号:CN116403071A
公开(公告)日:2023-07-07
申请号:CN202310292198.4
申请日:2023-03-23
Applicant: 河海大学 , 华能澜沧江水电股份有限公司 , 中国电建集团昆明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IPC: G06V10/774 , G06V10/776 , G06V10/778 , G06V10/82 , G06V20/60 , G06N3/0464 , G06N3/047 , G06N3/08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基于特征重构的少样本混凝土缺陷检测方法及装置,获取公开数据集作为基类数据集;获取所需检测目标的样本图像,并进行标注,得到新类数据集;将所述基类数据集和新类数据集分别划分为元训练集、元验证集、元测试集;特征重构网络利用特征提取子网络对支持图像和查询图像进行特征提取,并使用区域建议子网络提出建议区域,利用特征对齐子网络对建议区域进行特征对齐,利用特征重构子网络对建议区域的查询特征进行特征重构,利用相似度计算子网络计算重构特征和对其特征的相似度并进行分类。本发明解决了混凝土缺陷样本不足条件下,目标检测模型易出现过拟合的现象,提升了少样本条件下的模型精度。
-
公开(公告)号:CN110197211A
公开(公告)日:2019-09-03
申请号:CN201910414107.3
申请日:2019-05-17
Applicant: 河海大学 , 华能澜沧江水电股份有限公司 , 华能集团技术创新中心有限公司
IPC: G06K9/6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面向大坝安全监测数据的相似性数据聚类方法,步骤为:利用EMD算法分离单测点序列趋势项与高频噪声,采用累积和控制图的拐点检测方法对时间序列变化点进行检测,分裂得到所有子序列集合;在计算子序列距离问题上采用DTW距离度量方法,动态计算两条子序列数据之间的距离最小值;利用层次聚类将挖掘出的子时间序列聚类,通过得到的树状聚类图,动态分析不同聚类数下的时间序列聚类分布情况。本发明合理分析监测数据相似性,可以挖掘出同一监测点在时间序列上的相关性,同时能量化安全监测数据之间相关性大小。经相似性分析处理后的监测数据,能准确反映大坝在时间维度上的变化趋势,结合变化趋势规律能有效降低后续监测数据挖掘难度。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