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锂离子电池的铜微米管多孔集流体及其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6654288B

    公开(公告)日:2023-05-23

    申请号:CN201710036971.5

    申请日:2017-01-19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锂离子电池的铜微米管多孔集流体及其制备方法。该铜微米管多孔集流体,由阵列排布的空心铜微米管相互连接而成;所述空心铜微米管呈圆柱状,且具有粗糙的内外管壁。该制备方法包括:(1)镀铜碳纤维的制备;(2)镀铜碳纤维的烧结成型;(3)成型镀铜碳纤维芯部的高温热解;(4)氧化铜微米管的表面还原处理。本发明的铜微米管多孔集流体增大了与活性物质之间的有效接触面积,能够有效减小集流体与活性物质之间的接触电阻,从而提升电池的可逆容量;铜微米管粗糙的内外表面有利于提高集流体与活性物质之间的结合强度,改善活性物质的粉化脱落现象,从而提高电池充放电容量的稳定性与电池的循环寿命。

    一种用于锂离子电池负极的硅碳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8598423A

    公开(公告)日:2018-09-28

    申请号:CN201810378656.5

    申请日:2018-04-2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锂离子电池负极的硅碳材料及其制备方法,所述的硅碳材料结构为碳包覆多孔硅的结构。所述用于锂离子电池负极的硅碳材料的制备方法,具体步骤包括:(1)多孔硅的制备;(2)碳化前驱体的制备;(3)负极电极材料的获得。本发明能有效地缓解多孔硅电极反应过程中巨大的体积变化,有利于电解液充分润湿电极,从而提高能量储存效率;还可以缩短锂离子的扩散距离并促进多孔硅电极中电子传导,提高充放电效率。同时本发明制造的微米级碳纤维,纳米级多孔硅的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比表面积和长径比大,还具有孔径小、孔隙率高、纤维均匀性好等优点,且所用原料少,步骤简单,有利于工业上的大规模生产。

    一种用于锂离子电池的复合微结构集流体及其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8428901A

    公开(公告)日:2018-08-21

    申请号:CN201810329828.X

    申请日:2018-04-13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锂离子电池的复合微结构集流体及其制备方法,该复合微结构集流体包括光滑底面和具有复合微结构的顶面;顶面包括微凸台和沟槽,微凸台被沟槽所环绕;微凸台上设有内凹孔、鳞状毛刺和沉陷结构。该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刀具的设计和铜片的预处理;(2)犁切加工表面微结构。本发明可有效增大集流体的表面积,从而增强活性物质与集流体的接触性,提高活性物质的利用率和电极的导电性,进而增大电池的容量,降低电池的阻抗和改善电池的倍率性能。沟槽、内凹孔、鳞状毛刺和沉陷等复合微结构可限制活性物质在电池充放电过程中剧烈的体积变化,从而延长电池寿命,提高电池的可逆容量、循环稳定性、库伦效率等电化学性能。

    一种具有保护层的锂负极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10911662A

    公开(公告)日:2020-03-24

    申请号:CN201911076090.1

    申请日:2019-11-0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具有保护层的锂负极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这种锂负极的保护层位于电极表面,保护层为掺杂纳米二硫化钼的锂化全氟磺酸膜。这种具有保护层的锂负极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一、全氟磺酸的锂化;二、二硫化钼的装载;三、保护层的涂覆和固化。同时还公开了这种具有保护层的锂负极在锂硫电池中的应用。本发明这种锂电池金属锂负极的保护层能有效抑制锂枝晶,减弱穿梭效应,从而提高锂硫电池的充放电容量、倍率性能和循环寿命。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