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7167097A
公开(公告)日:2023-12-05
申请号:CN202311056863.6
申请日:2023-08-22
Applicant: 华北电力大学(保定) , 华北电力大学
IPC: F01D15/10 , F01K25/10 , F01K27/00 , H01M8/04007 , H01M8/04089 , H01M8/1231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耦合SOFC和工质回收利用的循环发电系统及方法。该系统包括: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包括阴极和阳极;阳极气体供给单元,用于向阳极供给燃料气;阴极气体供给单元,用于向阴极供给空气;余热利用单元,包括第一分离器、燃烧室、第一混合器、透平和发电机,第一分离器的入口与阳极的出口连接,第一分离器的两个出口分别与阳极气体供给单元和燃烧室的入口连接,燃烧室的出口与第一混合器的第一入口连接,第一混合器的第二入口与工质回收单元连接,第一混合器的出口与透平的入口连接,透平与发电机连接;工质回收单元,分别与透平的出口和入口连接,用于回收透平出口的排气并将回收的排气回流至透平的入口。
-
公开(公告)号:CN117108367A
公开(公告)日:2023-11-24
申请号:CN202311056862.1
申请日:2023-08-22
Applicant: 华北电力大学(保定) , 华北电力大学
IPC: F01D15/10 , H01M8/04007 , H01M8/04089 , H01M8/1231 , F01K25/10 , F01K27/0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耦合SOFC和CO2富集的循环发电系统及方法。该系统包括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阳极气体供给单元、阴极气体供给单元、余热利用单元、回热器和CO2富集单元,余热利用单元包括第一分离器、燃烧室、透平和发电机,第一分离器的入口与阳极的出口连接,第一分离器的两个出口分别与阳极气体供给单元和燃烧室的入口连接,燃烧室的出口与透平的入口连接,透平与发电机连接;回热器具有依次连接的一个放热段、第一吸热段、第二吸热段、第三吸热段和第四吸热段;CO2富集单元的入口与放热段的出口连接,一个出口的CO2经第四吸热段加热后通入阴极气体供给单元的入口,另一个出口的CO2用于储存。
-
公开(公告)号:CN107305072A
公开(公告)日:2017-10-31
申请号:CN201610256373.4
申请日:2016-04-25
Applicant: 华北电力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B30/625 , Y02E20/14 , Y02P80/15 , F25B15/04 , F01D15/10 , F01K25/106 , F02C6/00 , F25B39/02 , F25B39/04 , F25B41/003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利用低温余热和LNG冷能的冷电联产系统,涉及能源高效利用、制冷、发电领域。该系统包括发生器、冷凝器、蒸发器、余热加热器、氨气透平、天然气透平、吸收器、溶液泵、溶液热交换器等装置。该系统通过将液化天然气汽化时释放出来的冷能传递给氨水工质,通过氨水循环装置用少量的高品位冷能制取多量的低品位冷能,实现LNG冷能的高效利用;另外,蒸发器出口的氨气以及气化后的天然气吸收余热热量,成为高温高压的气体工质,通过透平膨胀做功,实现低温余热的高效回收利用。相比于常规的利用小型燃气轮机驱动的冷电联产系统,该系统的投资少,能源利用率高。
-
公开(公告)号:CN103062754A
公开(公告)日:2013-04-24
申请号:CN201210586768.2
申请日:2012-12-28
Applicant: 华北电力大学
IPC: F22D1/3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属于电站节能领域的一种电站机炉一体化冷端综合优化系统,该系统主要包括汽轮机、主省煤器,主烟道,旁路烟道,汇合烟道,主空气预热器,烟水换热器,高、低压加热器,除氧器,烟气-空气加热器以及抽汽冷凝式空气预热器。采用抽汽冷凝式空气预热器多级串联布置,依次抽取部分汽轮机排汽及相应低压级抽汽,逐级预热冷空气;设置第一、二、三级烟水换热器用于加热给水和凝结水,替代汽轮机的较高压力的抽汽。由此,机炉一体化冷端综合优化系统通过高效余热利用,以及利用低压抽汽加热空气节省用于回热的高压抽汽,从而显著增加机组出功、实现燃煤发电机组的深度节能降耗;并减轻余热利用受热面低温腐蚀问题,经济效益显著。
-
公开(公告)号:CN118757758A
公开(公告)日:2024-10-11
申请号:CN202411046415.2
申请日:2024-08-01
Applicant: 华北电力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解决余热锅炉出现干烧问题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当余热锅炉某省煤器出现干烧问题时,可以通过提高该省煤器的给水流量,来保证其对应蒸发器进口接近点温差大于等于零,同时在其对应蒸发器安全液面下某位置,设置控制液面的抽水口,或利用原有可利用的抽水口,抽出多余的工质流量,本发明方法可以在解决余热锅炉干烧问题,特别是降低负荷时余热锅炉的干烧,也即可以拓宽余热锅炉安全运行工况范围。
-
公开(公告)号:CN107524527A
公开(公告)日:2017-12-29
申请号:CN201710629936.4
申请日:2017-07-28
Applicant: 华北电力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属于电站节能领域的一种燃气轮机联合循环变背压改造系统。该系统主要由压气机、燃烧室、燃气透平、余热锅炉、引风机烟道、引风机、引风机旁路烟道、烟气旁路挡板以及烟囱等部分组成。采用在余热锅炉烟气出口设置引风机烟道和引风机旁路烟道,两烟道分离处设置烟气旁路挡板,引风机烟道内设置引风机的布置方式,利用调节引风机功率的方法,调节余热锅炉烟道内的燃气压力,进而改变燃气透平的排气压力;当旁路烟道挡板关至引风机烟道一侧,关闭引风机烟道,可完全恢复余热锅炉以及燃气透平出口压力。与常规联合循环机组相比,在相同负荷下,燃气透平的进气和排烟温度均有提高,顶循环和底循环效率均得到一定优化。燃气轮机联合循环变背压改造系统可以优化联合循环在部分负荷工况下的运行经济性,显著改善其调峰性能,经济效益显著。
-
公开(公告)号:CN107143391A
公开(公告)日:2017-09-08
申请号:CN201611165912.X
申请日:2016-12-16
Applicant: 华北电力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E20/16 , F01K23/103 , F02C3/04 , F02C6/18 , F02C7/0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属于电站节能领域的一种新型中间回热燃气轮机循环系统,该系统主要包括燃气透平、燃烧室、压气机、汽轮机高压缸、汽轮机中压缸、汽轮机低压缸、发电机、凝汽器、高压过热器2、再热器2、再热器1、高压过热器1、高压蒸发器、高压省煤器、中压过热器、低压过热器、高压省煤器2、中压蒸发器、中压省煤器、高压省煤器1、低压蒸发器、低压省煤器、回热器等装置。通过在经典三压再热余热锅炉内部的位置布置回热器,从而改善了经典回热器改造引起的燃气轮机联合循环机组出功降低的影响,减少了回热器全工况换热温差;提高了气利用性能。整个新型中间回热燃气轮机循环系统不仅设计出功与不带回热循环的联合循环机组相当,而且变工况下回热器运行性能得到提高,进而提高了整体系统运行特性,在工程上有较好的应用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06761982A
公开(公告)日:2017-05-31
申请号:CN201611165905.X
申请日:2016-12-16
Applicant: 华北电力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E20/16 , F01K23/103 , F02C3/04 , F02C6/18 , F02C7/0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属于电站节能领域的一种新型部分回热燃气轮机联合循环系统。该系统主要由燃气透平、燃烧室、压气机、余热锅炉、汽轮机、回热器等部分组成。在简单回热燃气轮机联合循环系统中,燃气透平排烟全部用于预热进入燃烧室前的压缩空气,以提高进入燃烧室空气的温度,而回热完的烟气则全部通入余热锅炉。本发明通过只将部分而不是全部的燃气透平排烟用于回热,且在较高负荷时采用调节参与回热的烟气比例来调节负荷,从而在不损失较多燃气轮机联合循环出功的情况下,使该部分回热联合循环热效率相对于不带回热的联合循环机组有较大的提升。整个部分回热燃气轮机联合循环新系统的变工况性能优异,且该系统的设计出功与不带回热的联合循环机组出功几乎相等,在工程上有较好的应用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02895860B
公开(公告)日:2015-01-07
申请号:CN201210375960.7
申请日:2012-09-29
Applicant: 华北电力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A50/2342 , Y02C10/04
Abstract: 一种化学吸收CO2捕获流程的降耗方法及系统属于能源利用与节能环保领域。基于一般化学吸收法CO2捕获流程,吸收塔中的吸收剂吸收烟气中的CO2成为富液,将得到的富液分为两股分别在两个不同压力的再生塔中分离CO2,以富液高压解吸过程的余热作为低压解吸过程的热源;经再生塔处理后的混有水蒸气的CO2气流,经过多级气液分离器、冷凝器、压缩机处理,得到高压液态CO2。本发明减少了整个解吸过程的耗热量,实现了富液分流的高效解吸;在捕获率92%的前提下,改进流程得出了最优系统再生能耗37.84KJ(折合功)/mol,相比改进前能耗47.16KJ(折合功)/mol降低了19.77%,为火电厂低能耗CO2捕获提供了降低能耗的新方法。
-
公开(公告)号:CN103062754B
公开(公告)日:2014-08-20
申请号:CN201210586768.2
申请日:2012-12-28
Applicant: 华北电力大学
IPC: F22D1/3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属于电站节能领域的一种电站机炉一体化冷端综合优化系统,该系统主要包括汽轮机、主省煤器,主烟道,旁路烟道,汇合烟道,主空气预热器,烟水换热器,高、低压加热器,除氧器,烟气-空气加热器以及抽汽冷凝式空气预热器。采用抽汽冷凝式空气预热器多级串联布置,依次抽取部分汽轮机排汽及相应低压级抽汽,逐级预热冷空气;设置第一、二、三级烟水换热器用于加热给水和凝结水,替代汽轮机的较高压力的抽汽。由此,机炉一体化冷端综合优化系统通过高效余热利用,以及利用低压抽汽加热空气节省用于回热的高压抽汽,从而显著增加机组出功、实现燃煤发电机组的深度节能降耗;并减轻余热利用受热面低温腐蚀问题,经济效益显著。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