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能耗热水器智能节水控温装置及控温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5865059A

    公开(公告)日:2016-08-17

    申请号:CN201610468719.7

    申请日:2016-06-25

    Inventor: 刘琰 刘璐 马文静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E10/40 F24H9/2007 F24S50/4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无能耗热水器智能节水控温装置及控温方法,包括冷水箱、冷水管、热水器和喷头,冷水管依次通过常开电磁阀、单向阀与冷水箱的进水口相连,冷水管还依次通过常开电磁阀、冷水阀、混水阀与从热水器出来的热水管相连,热水管上设有热水阀,由冷水箱出水口出来的管道依次通过冷水电磁阀、混水电磁阀与喷头相连,混水阀的出水口通过管道依次与混水电磁阀、喷头相连,混水阀的出水口还设有温度传感器。本发明实现了管道中水箱到混水电磁阀的滞留冷水的利用,节约能源,利用了管道中的水能来为单片机等用电设备供电,不消耗其他能量,成本低廉,实用性强。

    超临界再热回热朗肯循环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3898429B

    公开(公告)日:2023-07-21

    申请号:CN202111317611.5

    申请日:2021-11-09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超临界再热回热朗肯循环系统;包括:朗肯循环系统、超临界回热系统、第二级抽汽回热系统、除氧系统和第一级抽汽回热系统,超临界回热系统中的回热系统低压高温蒸汽入口进入超临界回热系统后分为第一回热和第二回热两路,其中第一回热与第一高温回热器、第二高温回热器、第一压缩机的入口顺序相连,第二回热与第三高温回热器、第一压缩机的入口顺序相连,第三高温回热器的高温蒸汽出口和第二高温回热器的高温蒸汽出口的蒸汽汇合。本发明中朗肯循环系统进入到加热器的给水质量流量与给水温度较高,进入再热器的再热蒸汽温度也较高,这一特点使得平均吸热温度增加,循环热效率进一步提高。

    一种降低布雷顿循环放热温度的多级压缩储质结构及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14352504A

    公开(公告)日:2022-04-15

    申请号:CN202111673735.7

    申请日:2021-12-3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降低布雷顿循环放热温度的多级压缩储质结构及应用,结构工质入口分别与压缩储存组的第1级A组压缩机和压缩机组的第1级B组压缩机的入口相连,压缩储存组的第n级A组压缩机和压缩机组的第n级B组压缩机的出口汇合至结构工质出口,压缩机组包括出口和入口逐级依次相连的n级B组压缩机;压缩储存组包括n级A组压缩机和n‑1级储质罐,其中n‑1级A组压缩机和n‑1级储质罐以依次交替的顺序逐级设置于第n级A组压缩机的入口之前;各级储质罐的临组出口与同级B组压缩机的出口管路相连。本发明借助更多级的压缩和级间汇流冷却降低平均放热温度,摆脱了压缩级数限制,便于实现多级压缩过程,提高循环净效率。

    一种独立超临界压缩回热热力循环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8088276A

    公开(公告)日:2024-05-28

    申请号:CN202410277497.5

    申请日:2024-03-1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独立超临界压缩回热热力循环系统,包括:热力循环系统和独立超临界压缩回热系统,其中独立超临界压缩回热系统通过第一高温回热器向热力循环系统的第一加热器给水传热;所述独立超临界压缩回热系统中,回热加热器出口、压缩回热系统透平的入口和出口、第一高温回热器的高温侧入口和出口、压缩机的入口和出口、回热加热器入口顺序相连。本发明构建出了新的回热型式:独立超临界压缩回热循环,打破了原有回热过程给水温度低于临界温度的局限,使得热力循环中的给水温度能够超越临界温度。

    超临界再热回热朗肯循环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3898429A

    公开(公告)日:2022-01-07

    申请号:CN202111317611.5

    申请日:2021-11-09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超临界再热回热朗肯循环系统;包括:朗肯循环系统、超临界回热系统、第二级抽汽回热系统、除氧系统和第一级抽汽回热系统,超临界回热系统中的回热系统低压高温蒸汽入口进入超临界回热系统后分为第一回热和第二回热两路,其中第一回热与第一高温回热器、第二高温回热器、第一压缩机的入口顺序相连,第二回热与第三高温回热器、第一压缩机的入口顺序相连,第三高温回热器的高温蒸汽出口和第二高温回热器的高温蒸汽出口的蒸汽汇合。本发明中朗肯循环系统进入到加热器的给水质量流量与给水温度较高,进入再热器的再热蒸汽温度也较高,这一特点使得平均吸热温度增加,循环热效率进一步提高。

    一种电池储能与压缩二氧化碳储能的耦合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8017557A

    公开(公告)日:2024-05-10

    申请号:CN202410030282.3

    申请日:2024-01-09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电池储能与压缩二氧化碳储能的耦合系统;包括:压缩二氧化碳储能系统和电化学储能系统;电化学储能系统的电池组设置在二氧化碳柔性储气室内被二氧化碳包围,二氧化碳柔性储气室内的气体经第二出口顺序通过风机、电池放热换热器的热侧和返回二氧化碳柔性储气室;电池放热换热器冷侧出口顺序经过第二高温水储罐、高温水罐出口泵、耦合换热器热侧、第二低温水储罐、低温水罐出口泵和电池放热换热器冷侧入口相连形成回路;耦合换热器冷侧接入压缩二氧化碳储能系统蒸发器冷侧和第二换热器冷侧之间。本发明的电池组置于二氧化碳环境下,运行时可避免电池自燃、爆炸等安全问题,且所产生的杂质气体通过二氧化碳储能系统实现安全处理。

    一种降低布雷顿循环放热温度的多级压缩储质结构及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14352504B

    公开(公告)日:2023-05-05

    申请号:CN202111673735.7

    申请日:2021-12-3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降低布雷顿循环放热温度的多级压缩储质结构及应用,结构工质入口分别与压缩储存组的第1级A组压缩机和压缩机组的第1级B组压缩机的入口相连,压缩储存组的第n级A组压缩机和压缩机组的第n级B组压缩机的出口汇合至结构工质出口,压缩机组包括出口和入口逐级依次相连的n级B组压缩机;压缩储存组包括n级A组压缩机和n‑1级储质罐,其中n‑1级A组压缩机和n‑1级储质罐以依次交替的顺序逐级设置于第n级A组压缩机的入口之前;各级储质罐的临组出口与同级B组压缩机的出口管路相连。本发明借助更多级的压缩和级间汇流冷却降低平均放热温度,摆脱了压缩级数限制,便于实现多级压缩过程,提高循环净效率。

    无能耗热水器智能节水控温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5865059B

    公开(公告)日:2018-06-19

    申请号:CN201610468719.7

    申请日:2016-06-25

    Inventor: 刘琰 刘璐 马文静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E10/4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无能耗热水器智能节水控温装置及控温方法,包括冷水箱、冷水管、热水器和喷头,冷水管依次通过常开电磁阀、单向阀与冷水箱的进水口相连,冷水管还依次通过常开电磁阀、冷水阀、混水阀与从热水器出来的热水管相连,热水管上设有热水阀,由冷水箱出水口出来的管道依次通过冷水电磁阀、混水电磁阀与喷头相连,混水阀的出水口通过管道依次与混水电磁阀、喷头相连,混水阀的出水口还设有温度传感器。本发明实现了管道中水箱到混水电磁阀的滞留冷水的利用,节约能源,利用了管道中的水能来为单片机等用电设备供电,不消耗其他能量,成本低廉,实用性强。

    一种便携式多用水力发电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05927456A

    公开(公告)日:2016-09-07

    申请号:CN201610551357.8

    申请日:2016-07-14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E10/226 F03B13/00 F03B11/006 F03B11/0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便携式多用水力发电装置,包括外壳;外壳内设置有密闭空间,密闭空间内设置有发电机;发电机与设置在密闭空间左侧的叶轮传动连接,且传动轴穿过密闭空间侧壁的位置通过迷宫式密封装置密封;密闭空间内还包括依次与发电机电连接的整流器、5V稳压模块和锂电池;外壳上远离叶轮一侧设置有与锂电池电连接的外部设备充电接口。本发明的叶轮经过水的冲击将水的机械能传递给发电机并转化成电能,并将电路部分完全封闭,与水流隔离,发电机的传动轴穿过密闭空间位置设计有迷宫式密封装置既保证了水不会进入发电机,又使传动轴的旋转不受到太大的阻力;清洁环保,便于携带,对野营的人特别方便,高效便捷,适用范围广。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