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7744886A
公开(公告)日:2024-03-22
申请号:CN202311862510.5
申请日:2023-12-29
Applicant: 国网综合能源服务集团有限公司 , 华北电力大学
IPC: G06Q10/04 , G06Q50/06 , G06N3/0985 , G06N3/045 , G06F18/15 , G06F18/2135 , G06F18/214 , G06F18/21 , G06F18/2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供热、冷系统负荷预测技术领域,公开了基于贝叶斯优化的提高供热、冷系统负荷预测精度方法,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基于物联网的数据采集步骤:基于物联网与自动化设备采集热、冷负荷参数以及供热、冷系统所在区域的外界自然环境参数与天气预报数据;数据预处理步骤:对所获取的数据进行数据预处理,提高数据质量,保证数据可靠性;数据类型分类步骤:按照神经网络模型的要求对数据类型进行分类,本发明解决供热、供冷系统中能耗偏高、源荷匹配度低等问题,提高预测准确度,该种方法的输出结果可以为供热、供冷系统运行调控提供参考,使供热、供冷系统实现按需供能,提高源荷匹配度,降低能耗并提高经济效益。
-
公开(公告)号:CN116562046A
公开(公告)日:2023-08-08
申请号:CN202310591401.8
申请日:2023-05-24
Applicant: 国网综合能源服务集团有限公司 , 华北电力大学
IPC: G06F30/20 , G06Q50/08 , G06F16/215 , G06F119/0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机理模型驱动的建筑热容修正方法,涉及识别修正建筑物性参数技术领域。一种机理模型结合实验数据驱动的建筑热容修正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根据建筑的热量传递的机理过程,建立建筑热平衡相关机理模型;S2:安装实验设备,采集和建筑负荷相关的各种历史数据,随之进行数据清洗,形成虚拟储能相关的建筑负荷数据库;S3:将n组建筑数据(组数和未知的热容值数量一致)带入建筑热平衡相关机理模型,获取n/7组建筑热容值C;S4:通过优化算法对获取的热容值进行修正,生成最优建筑热容值Ce;S5:将剩余数据带入建筑热平衡相关机理模型,对最优建筑热容值Ce进行验证。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提高了建筑热相关机理模型的精度,更符合工程实际。
-
公开(公告)号:CN101081353A
公开(公告)日:2007-12-05
申请号:CN200710100388.2
申请日:2007-06-11
Applicant: 华北电力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属于余热回收利用及脱硫领域的一种淋水式塑料薄膜烟气余热回收及脱硫装置。利用塑料薄膜作为换热材料,替代传统的金属换热材料,制成膜束换热组件。膜束换热组件由相邻塑料薄膜采用点焊、等距丝带张拉或龙骨支撑制成;膜束换热组件端部焊接的薄膜或板与壳体连接,以隔开烟气流与水流。为增强烟气流和水流的换热效率,烟气侧设置成多流程方式,使烟气与淋水呈近似逆流换热。本发明装置具有板式换热器结构紧凑、传热效率高、整体重量轻的特点,可有效提高能量利用率;同时还具有造价低廉,并实现物理方式的烟气脱硫,环境效益十分显著。因此可广泛用于有余热排放的民用、工业的热量回收系统中,市场潜力大。
-
公开(公告)号:CN116955082A
公开(公告)日:2023-10-27
申请号:CN202310949094.6
申请日:2023-07-31
Applicant: 国网综合能源服务集团有限公司 , 华北电力大学
IPC: G06F11/30 , G06F11/07 , G06F11/32 , G06F18/2413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集中供应系统监测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基于证据驱动的集中供应系统异常状态监测方法。该方法包括:步骤一、构建运行数据库;步骤二、构建证据库;步骤三、利用证据KNN分类器对集中供应系统中的设备和管网异常状态进行监测;步骤四、利用反演技术对异常变量进行定位;步骤五、利用近邻残差及专家知识进行预警原因诊断。本发明采用聚类算法将历史运行数据分类挖掘出其蕴含的系统典型运行工况,并将各类别分为类核、类晕以及过渡区域采用证据的形式对集中供应系统的运行状态进行了表征。本发明利用EKNN分类器对集中供应系统进行状态监测与预警,仅需要系统的正常运行数据就可以构建系统异常状态预警模型,克服了故障样本缺乏的困难。
-
公开(公告)号:CN116738630A
公开(公告)日:2023-09-12
申请号:CN202310524688.2
申请日:2023-05-10
Applicant: 华北电力大学
IPC: G06F30/18 , G06F30/28 , G06F30/27 , G06Q50/06 , G06F119/08 , G06F119/14 , G06F113/0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供暖管网运行调控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基于机理和数据混合驱动的供暖管网调控方法和系统。步骤如下:S1、获取供暖管网中各管段的结构参数和各热力站的设计参数,构建供暖管网的水力工况机理模型;S2、获取供暖管网各热力站的逐时运行数据,利用逐时运行数据建立管段阻力系数辨识模型;S3、利用遗传优化算法求解管段阻力系数辨识模型,得到各管段的阻力系数值,代入水力工况机理模型,建立机理与数据混合驱动的供暖管网模型;S4、利用所建立的供暖管网模型计算全网阀门开度并统一下发,进行运行调控。本发明充分考虑管段阻力特性系数随时间发生的变化,构建阻力系数辨识模型求解阻力系数,优化水力工况机理模型,有效提高模型精度。
-
公开(公告)号:CN110162117A
公开(公告)日:2019-08-23
申请号:CN201910566359.8
申请日:2019-06-27
Applicant: 华北电力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属于温度控制领域的一种进行窗门开度辨识的采暖末端温控装置及温控方法;控制器内安装有室温传感器,光电位移传感器、室温传感器和智能电热阀分别通过无线射频通讯与控制器相连;光电位移传感器安装于屋内窗门的边框上,室温传感器安装在控制器的一端侧壁内部,控制器安装在屋内的墙壁上,智能电热阀安装在屋内暖气的热水入口管道上。不仅仅实时获取窗门开关状态,更是实现对窗门开度及其变化量的辨识;散热设备的智能温控阀在对室温变化做出调节响应的同时,实现“窗门超出开度限制时联动关阀”的自动控制;在满足用户自然通风需求的同时,解决了现有采暖系统末端调节系统在用户开窗模式下浪费大量热量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01081353B
公开(公告)日:2012-08-29
申请号:CN200710100388.2
申请日:2007-06-11
Applicant: 华北电力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属于余热回收利用领域的一种淋水式塑料薄膜烟气余热回收装置。利用塑料薄膜作为换热材料,替代传统的金属换热材料,制成膜束换热组件。膜束换热组件由相邻塑料薄膜采用点焊、等距丝带张拉或龙骨支撑制成;膜束换热组件端部焊接的薄膜或板与壳体连接,以隔开烟气流与水流。为增强烟气流和水流的换热效率,烟气侧设置成多流程方式,使烟气与淋水呈近似逆流换热。本发明装置具有板式换热器结构紧凑、传热效率高、整体重量轻的特点,可有效提高能量利用率;同时还具有造价低廉,环境效益十分显著。因此可广泛用于有余热排放的民用、工业的热量回收系统中,市场潜力大。
-
公开(公告)号:CN110162117B
公开(公告)日:2024-03-29
申请号:CN201910566359.8
申请日:2019-06-27
Applicant: 华北电力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属于温度控制领域的一种进行窗门开度辨识的采暖末端温控装置及温控方法;控制器内安装有室温传感器,光电位移传感器、室温传感器和智能电热阀分别通过无线射频通讯与控制器相连;光电位移传感器安装于屋内窗门的边框上,室温传感器安装在控制器的一端侧壁内部,控制器安装在屋内的墙壁上,智能电热阀安装在屋内暖气的热水入口管道上。不仅仅实时获取窗门开关状态,更是实现对窗门开度及其变化量的辨识;散热设备的智能温控阀在对室温变化做出调节响应的同时,实现“窗门超出开度限制时联动关阀”的自动控制;在满足用户自然通风需求的同时,解决了现有采暖系统末端调节系统在用户开窗模式下浪费大量热量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7670093A
公开(公告)日:2024-03-08
申请号:CN202311681557.1
申请日:2023-12-08
Applicant: 华北电力大学
IPC: G06Q10/0637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太阳能与生物质能互补的CHP负荷预测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太阳能与生物质能互补的CHP负荷预测管理系统,系统包括仿真单元、预测单元、协同单元、总控制单元和集成单元;仿真单元包括互补系统的动态仿真平台和仿真系统,仿真系统包括热电联供系统中各工质模型和各关键部件的动态数学模型,本发明通过设置的预测单元和协同单元,针对系统终端用户侧的多用户多种用能需求,在综合分析用能数据特征基础上,建立了用户用能行为分析算法,进而完成建立了用户用能短期负荷和中期负荷的负荷预测模型,通过协同单元实现能源侧和终端用户侧的实时动态平衡。
-
公开(公告)号:CN115821286A
公开(公告)日:2023-03-21
申请号:CN202211426221.6
申请日:2022-11-15
Applicant: 华北电力大学
IPC: C25B1/04 , C25B9/19 , C25B9/65 , C07C1/04 , C07C9/04 , B01J19/00 , C10J3/00 , F23J15/06 , F24D17/02 , F25B15/06 , F28D20/00
Abstract: 一种电解水装置及使用该装置的生物质太阳能联供系统,包括:太阳能聚光光伏光热系统、太阳能光伏系统、电解水装置、生物质气化系统、甲烷化反应器、内燃机、热泵、溴机、除水装置、储热装置、储水箱。本发明提出基于太阳能和生物质能的可再生能源“零碳”合成天然气系统概念。本申请将光伏电解水产生的H2和O2引入生物富氧定向气化与甲烷化的过程,赋能生物质,合成天然气;本申请既不需要常规生物质富氧气化中的空分装置,也不需要对生物质气化合成气进行提纯,提高了能源利用的经济性。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