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20007279A
公开(公告)日:2025-05-16
申请号:CN202510335304.1
申请日:2025-03-20
Applicant: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隧道掘进机(TBM)技术领域,具体的说是一种斜井TBM自动防坠落装置及其控制方法,特别针对抽水蓄能电站建设中的斜井TBM施工,该防坠落装置包括限位伸缩柱、外圈壳体、强化筋、推进剂和内圈壳体等组件,在TBM发生坠落时,限位伸缩柱会迅速展开并刺入斜井的混凝土壁中,将TBM固定住,防止进一步坠落,系统通过传感器实时监控TBM的加速度变化,并在超过设定阈值时自动启动防坠落装置,同时,系统具备手动触发和冗余设计,确保在极端条件下的可用性,该装置结构简单、操作便捷,能够有效提高TBM施工的安全性,减少因坠落事故造成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19479889A
公开(公告)日:2025-02-18
申请号:CN202411565528.3
申请日:2024-11-04
Applicant: 龙门实验室 ,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 , 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 , 河南科技大学 , 东北大学
Inventor: 王星星 , 施建军 , 潘昆明 , 李花兵 , 贾连辉 , 彭岩 , 王青川 , 冯浩 , 原志鹏 , 陈金虎 , 李立建 , 谢旭 , 周甲伟 , 方乃文 , 温国栋 , 田宏杰 , 李桂变 , 孙华为 , 陈卓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预测高熵合金钎料钎焊高氮钢/钨合金性能的方法,该方法包括:通过晶体可视化计算模拟软件,分别构建Fe、W和高熵合金分别对应的晶体模型;分别将三个晶体模型进行晶面切割,得到Fe、W和高熵合金分别对应的晶面;从Fe、W和高熵合金对应的多个晶面中,分别挑选出Fe、W和高熵合金对应的目标晶面;对Fe、W和高熵合金对应的目标晶面的表面原子层厚度进行收敛性测试,得到收敛性测试结果确定每个目标晶面的最优原子层数的表面模型,并基于Fe、W和高熵合金对应的表面模型建立钨合金/高熵合金钎料/高氮钢界面模型;基于钨合金/高熵合金钎料/高氮钢界面模型的性能指标确定性能预测结果。
-
公开(公告)号:CN119282297A
公开(公告)日:2025-01-10
申请号:CN202411565515.6
申请日:2024-11-04
Applicant: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 , 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 , 东北大学
Inventor: 施建军 , 王星星 , 潘昆明 , 李花兵 , 龙伟民 , 彭岩 , 张雨雷 , 贾连辉 , 陈金虎 , 温国栋 , 王青川 , 田宏杰 , 冯浩 , 周甲伟 , 谢旭 , 李桂变 , 孙华为
IPC: B23K1/00 , B23K1/20 , G16C60/00 , G06F30/20 , G06F113/26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预测高氮钢/钛界面结合性能的方法,该方法包括:构建钛晶体结构模型、钛基钎料对应的钛基钎料晶体结构模型和高氮钢晶体结构模型,基于钛晶体结构模型按照对应的第一切分方式切分得到的钛晶胞晶面构建钛‑钛基钎料‑高氮钢界面复合模型,通过多次对钛‑钛基钎料‑高氮钢界面复合模型的原子进行原子替换,得到原子替换后的多种不同的钛‑钛基钎料‑高氮钢界面复合模型,对原子替换前后的钛‑钛基钎料‑高氮钢界面复合模型进行多维度的结合性能评价,得到多维度的结合性能参数指标,确定符合目标要求的目标钛‑钛基钎料‑高氮钢界面复合模型,并将目标钛‑钛基钎料‑高氮钢界面复合模型对应的钛基钎料确定为目标钛基钎料。
-
公开(公告)号:CN112548258A
公开(公告)日:2021-03-26
申请号:CN202011402683.5
申请日:2020-12-02
Applicant: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智能钎涂装置及钎涂方法,包括可移动工作台、送丝机构、两个工业机器人、涂层温度场监测装置、涂层轮廓监测装置、高能束发生器和控制系统;所述两个工业机器人、涂层温度场监测装置和涂层轮廓监测装置均设置在可移动工作台的上方,两个工业机器人中的一个机器人用于提供丝材钎料,一个机器人用于提供钎涂热源,送丝机构为机器人输送丝状或管状钎料,高能束发射器通过高能束发射头为机器人提供热源。本发明制备的涂层表面平整、与母材结合良好、无裂纹缺陷和组织致密的熔覆层。本发明从装备平台开发角度,解决了人工钎涂稳定性差、涂层厚度不均匀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9501218A
公开(公告)日:2025-02-25
申请号:CN202411565555.0
申请日:2024-11-04
IPC: B23K1/00 , B23K1/20 , G06F30/20 , B23K103/18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高氮无磁钢/陶瓷异质钎焊界面行为预测方法,该方法包括:基于钎料晶体模型参数和陶瓷晶体模型参数构建钎料晶体模型和陶瓷晶体模型,确定陶瓷晶体模型和钎料晶体模型分别对应的切割面并基于切割面切割得到陶瓷表面模型和钎料表面模型,对表面模型的表面的原子层进行收敛性测试,确定目标陶瓷表面模型和目标钎料表面模型,基于目标陶瓷表面模型和目标钎料表面模型构建陶瓷‑钎料界面模型,对陶瓷‑钎料界面模型进行结构优化,基于多种第二钎料组分对优化后的陶瓷‑钎料界面模型进行替位掺杂,得到陶瓷‑钎料掺杂界面模型,对陶瓷‑钎料界面模型和陶瓷‑钎料掺杂界面模型的界面行为进行多个维度的对比,根据对比结果确定目标钎料。
-
公开(公告)号:CN119387957A
公开(公告)日:2025-02-07
申请号:CN202411565477.4
申请日:2024-11-04
Applicant: 龙门实验室 ,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 , 东北大学 , 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
Inventor: 王星星 , 施建军 , 潘昆明 , 李花兵 , 贾连辉 , 龙伟民 , 彭岩 , 王青川 , 冯浩 , 于华 , 卢一凡 , 陈金虎 , 方乃文 , 孙华为 , 田宏杰 , 谢旭 , 凌自成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非晶钎料和钎焊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钛和高氮钢钎焊用非晶箔带钎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所述的钛和高氮钢钎焊用非晶箔带钎料,按照重量份数计,包括以下组分:FexTi(100‑x)合金35~65份、Zr30~50份和Fe5~10份;其中,x的取值为10~50。所述的钛和高氮钢钎焊用非晶箔带钎料,化学成分均匀、润湿性佳、韧性好,表面光亮整齐,用于钛和高氮钢的钎焊接头性能优异,不易开裂。
-
公开(公告)号:CN119489232A
公开(公告)日:2025-02-21
申请号:CN202411565488.2
申请日:2024-11-04
Applicant: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 , 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 , 东北大学
Inventor: 施建军 , 王星星 , 潘昆明 , 李花兵 , 龙伟民 , 彭岩 , 张雨雷 , 贾连辉 , 陈金虎 , 温国栋 , 王青川 , 冯浩 , 李立建 , 谢旭 , 纠永涛 , 李帅 , 方乃文 , 田宏杰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铝/铝基钎料/高氮钢界面的结合性能预测方法,该方法包括:基于铝晶胞晶体模型和铁晶胞晶体模型构建多种晶体结构模型,确定分别和每种晶体结构模型对应的切分方式,并基于不同的切分方式切分对应的晶体结构模型,得到切分后的多种晶体结构模型,基于目标铝晶胞晶面、目标铝基钎料晶面和目标高氮钢晶面构建铝‑第一铝基钎料‑高氮钢界面复合模型,基于多种第二铝基钎料组分调整铝‑第一铝基钎料‑高氮钢界面复合模型,得到铝‑第二铝基钎料‑高氮钢界面复合模型,对两个界面复合模型的结合性能进行评定,得到结合性能评定结果,以得到结合性能评定结果符合预设筛选条件的第一铝基钎料或第二铝基钎料为目标铝基钎料。
-
公开(公告)号:CN114749744A
公开(公告)日:2022-07-15
申请号:CN202210517852.2
申请日:2022-05-12
Applicant: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
IPC: B23K1/00 , B23K1/20 , G16C20/30 , G16C60/00 , B23K103/0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预测无磁钢连接界面氮化物的方法,包括:对无磁钢界面进行预处理,开展高温钎焊实验;进行物相表征;建立并优化相关空间群晶体结构模型,对不同氮化物的性能进行评定;选取并构建最稳定的氮化物/钎料界面三维模型,对不同氮化物与钎料的结合性能进行评定;基于对不同氮化物的性能进行评定的结果以及对不同氮化物与钎料的结合性能进行评定的结果,获取无磁钢界面的氮化物预测结果。本发明使用第一性原理计算模拟预测无磁钢连接界面氮化物与钎焊接头性能,仅需钎焊实验后对界面氮化物析出相进行表征、计算,即可预测分析不同相对钎焊接头力学性能影响规律,方法简单、可行。
-
公开(公告)号:CN112453753A
公开(公告)日:2021-03-09
申请号:CN202011270678.3
申请日:2020-11-13
Applicant: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
IPC: B23K35/26 , C22C13/02 , C22C1/02 , C22B9/04 , C22B9/00 , F27B14/04 , F27B14/08 , F27B14/20 , F27D7/06 , F27D27/0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柔性变形钎料及其制备装置和制备方法,其成分包含Bi、In、Ag和Sn;制备装置包括中频炉、盖体、真空调节系统和控制系统;中频炉的底端设有流嘴,流嘴上设有与控制系统相连接的电磁阀,炉壁底部设有细管;所述盖体上分别设置有定压阀、双轴机械搅拌装置和热电偶,双轴机械搅拌装置包括电动机、减速器和两个搅拌棒,电动机和热电偶均与控制系统相连接,所述真空调节系统包括高压气体装置、压力传感器和真空泵。本发明的柔性变形钎料熔化温度低、润湿性好、塑性强,延伸性好,可加工性强。本发明装置可实现柔性变形钎料的高度自动化生产。本发明的制备方法简单,易操作,且生产效率高,产品质量可靠。
-
公开(公告)号:CN119517218A
公开(公告)日:2025-02-25
申请号:CN202411565497.1
申请日:2024-11-04
Applicant: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 , 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 , 东北大学
Inventor: 王星星 , 原志鹏 , 潘昆明 , 李花兵 , 龙伟民 , 彭岩 , 张雨雷 , 贾连辉 , 陈金虎 , 王青川 , 周甲伟 , 田宏杰 , 冯浩 , 李立建 , 方乃文 , 李桂变 , 纠永涛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基于第一性原理预测镁/高氮钢界面结合性能的方法,该方法包括:基于镁焊接高氮钢形成的焊接头建立对应的镁晶体结构模型、镁基钎料晶体结构模型和高氮钢晶体结构模型,基于第一优化参数对每种晶体结构模型进行模型优化,拼接模型优化后的每种晶体结构模型的被切割而得到的晶面,得到镁‑镁基钎料‑高氮钢界面复合模型,并基于第二优化参数进行界面优化得到界面优化后的镁‑镁基钎料‑高氮钢界面复合模型,对界面优化后的镁‑镁基钎料‑高氮钢界面复合模型进行调整,以得到不同镁基钎料对应的镁‑镁基钎料‑高氮钢界面复合模型,获取不同界面复合模型的结合性能评定结果,得到结合性能评定结果符合预设筛选条件的目标镁基钎料。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