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9338872A
公开(公告)日:2025-01-21
申请号:CN202411373569.2
申请日:2024-09-29
Applicant: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图像配准方法、模型训练方法、设备、介质及产品,属于医学图像处理技术领域。该方法包括获取固定图像与待配准的浮动图像;将固定图像与浮动图像输入预训练的配准模型,得到浮动图像的目标形变结果,目标形变结果为固定图像的配准图像;其中,预训练的配准模型包括预训练的图像配准模块与预训练的图像后处理模块;预训练的图像配准模块用于对固定图像与浮动图像进行图像配准处理,得到网格采样参数;预训练的图像后处理模块用于确定浮动图像与网格采样参数对应的图像形变结果,并对图像形变结果进行图像后处理以得到目标形变结果,图像后处理包括去噪和/或图像修复。
-
公开(公告)号:CN119738756A
公开(公告)日:2025-04-01
申请号:CN202411765978.7
申请日:2024-12-04
Applicant: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
IPC: G01R33/4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一体化氘氢双核磁共振线圈,包括:筒体和若干个单通道双频线圈,筒体为中空的筒状结构;若干个单通道双频线圈交叠布设并环绕铺设于筒体的外表面;每一个单通道双频线圈均包括线圈单元、第一电容C1、第二电容C2、输入输出匹配电路和双频切换电路,其中,第一电容C1和第二电容C2串联连接于线圈单元上,双频切换电路并联连接于第二电容C2的两端,以实现线圈工作频率在氘核的磁共振频率和氢核的磁共振频率之间切换,输入输出匹配电路并联连接于第一电容C1的两端,以对应匹配两种线圈工作频率的输入输出。本申请通过同一套布线结构实现一体化氘核和氢核双频工作模式切换,避免了多个线圈重复定位和多结构嵌套产生的相互影响。
-
公开(公告)号:CN118587153A
公开(公告)日:2024-09-03
申请号:CN202410579622.8
申请日:2024-05-11
Applicant: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
IPC: G06T7/00 , G06V10/764 , G06V10/82 , G06V10/44 , G16H50/20 , G06N3/0455 , G06N3/084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AIS检测模型的配置方法、装置以及处理设备,用于在通过基于Encoder‑Decoder架构的检测模型来配置AIS检测模型的情况下,并具体以分析NCCT影像的所有切面来检测AIS病灶切面和AIS病人的患者级别诊断结果,实现2D切面级别的AIS检测效果和3D患者级别的AIS检测效果,充分利用两种检测任务之间的协同效应,通过同步训练提升两个任务的预测效能,更加适应真实应用场景,具有明显提升的高检测精度,由此可以满足高质量的AIS检测需求。
-
公开(公告)号:CN115511797A
公开(公告)日:2022-12-23
申请号:CN202211092911.2
申请日:2022-09-08
Applicant: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易损斑块检测方法及相关设备,涉及医学鉴定领域,主要为解决目前缺少一种准确鉴定出血管壁图像中的易损斑块的方法的问题。该方法包括:基于至少两个试验样本的斑块特征通过平扫加增强3D HRMR‑VWI图像构建影像组学模型;基于传统模型与所述影像组学模型确定融合预测模型;基于所述融合预测模型确定目标样本的易损斑块。本发明用于易损斑块检测过程。
-
公开(公告)号:CN119251240A
公开(公告)日:2025-01-03
申请号:CN202411122671.5
申请日:2024-08-15
Applicant: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
IPC: G06T7/11 , G06T7/12 , G06N3/0895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斑块自监督分割方法及系统,包括获取样本高分辨率磁共振血管壁图像并进行预处理;对预处理后的每张图像进行图像增强处理;构造自监督模型,并将图像增强处理后的所有图像输入至所述自监督模型进行自监督预训练;将自监督预训练后的所有自监督模型的参数迁移至下游的分割网络模型,并使用预先标记斑块标注的样本高分辨率磁共振血管壁图像对所述分割网络模型进行微调训练;将目标高分辨率磁共振血管壁图像输入至微调训练好的所述分割网络模型中进行分割,得到分割预测图。本发明无需依赖繁琐的手动标注流程,降低了人工标注所带来的成本和时间消耗,高效、可行,为医生提供了更准确、更便捷的斑块定位和评估工具。
-
公开(公告)号:CN115736882A
公开(公告)日:2023-03-07
申请号:CN202211244798.5
申请日:2022-10-12
Applicant: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
IPC: A61B5/055 , A61B5/00 , G06T7/00 , G06V10/774 , G06V10/82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不以诊断为目的足月新生儿HIE辅助判断方法及相关设备,所述方法包括步骤:获取足月新生儿待判断对象;将所述足月新生儿待判断对象划分为训练集和验证集;采集所述足月新生儿待判断对象的多序列磁共振图像;对所述多序列磁共振图像进行预处理;对所述多序列磁共振图像进行深度特征提取以得到深度影像组学标签;根据所述深度影像组学标签和临床特征构建深度学习影像组学诺模图。本申请可以定量辅助判断足月新生儿HIE,可以提取放射科医生肉眼不可见的深度特征,改善目前临床上医生的主观判断,以增强判断效能,提高判断效率,同时对散在分布的多种类型病灶的新生儿HIE的自主判断也是一种创新尝试。
-
公开(公告)号:CN221654664U
公开(公告)日:2024-09-06
申请号:CN202322954298.7
申请日:2023-11-02
Applicant: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减少磁共振伪影的实验辅助装置,通过设置覆盖带,使得覆盖带与实验鼠的尾部的检测部位紧密贴合,尽可能减少空气与尾部组织的接触面积,从而减少空气与组织交界产生的磁化伪影,保证局部磁场的均匀性;同时可使实验鼠的尾部位于线圈中心,减少磁共振检查过程中的运动伪影;通过设置固定带,可根据尾部的粗细来调整覆盖带的松紧,以保证覆盖带与实验鼠的尾部紧密贴合;当实验鼠的尾部及覆盖带一起塞入小鼠线圈内时,通过拉动两侧拉环可调整覆盖带的位置以及平整度,使实验鼠的尾部及覆盖带完好的充填线圈有效检测范围内,以提高实验鼠的尾部磁共振图像的质量和磁共振的检测效率。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