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粘滞惯质阻尼器
    1.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7051698A

    公开(公告)日:2023-11-14

    申请号:CN202310894568.1

    申请日:2023-07-20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减振装置相关技术领域,其公开了一种粘滞惯质阻尼器,包括粘滞阻尼器,粘滞阻尼器包括外壳、底座以及阻尼器主体,还包括接头、齿条、匹配齿轮、齿轮结构、固定座以及飞轮,接头与齿条的顶部固定连接,齿条的底部与阻尼器主体固定连接,固定座固定设在外壳的内部,匹配齿轮设于固定座且与齿条匹配啮合,匹配齿轮通过齿轮结构与飞轮传动连接,且齿轮结构包括可调齿比组件,可调齿比组件用于调节匹配齿轮和飞轮之间的齿比。本发明采用齿条而不是滚珠丝杠,大大提升了阻尼器的使用寿命,同时降低了阻尼器整体的成本;还避免了滚珠丝杠带来的过大摩擦力,从而能避开小幅度振动下的阻尼器“锁定”现象,有效提升了阻尼器的控制性能。

    一种斜拉索多模态控制自适应阻尼器及其参数优化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5387218B

    公开(公告)日:2023-04-11

    申请号:CN202210929833.0

    申请日:2022-08-0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斜拉索多模态控制自适应阻尼器及其参数优化方法,所述自适应阻尼器包括多个并联的Maxwell单元,每个Maxwell单元由一个阻尼元件和一个刚度元件串联组成,本发明自适应阻尼器结构极为简单,成本较低,可用于桥梁斜拉索多模态控制,提升减振效果和稳定性。参数优化方法包括:以自适应阻尼器中各阻尼元件和刚度元件的参数为变量,建立自适应阻尼器的阻尼力在频域中的表达式,作为待定传递函数;通过待定传递函数拟合控制桥梁斜拉索各阶振动的最优阻尼系数对应的理想状态下的传递函数,得到变量寻优方程组,求解变量寻优方程组,得到自适应阻尼器的最优参数。使得自适应阻尼器能有效的控制拉索的多模态振动,提升减振效果和稳定性。

    一种惯质系数可调的惯质减振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2594316B

    公开(公告)日:2022-07-05

    申请号:CN202011494161.2

    申请日:2020-12-17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可变惯质控制领域,具体公开一种惯质系数可调的惯质减振系统,包括:飞轮主体,质量块,作动器,导轨,控制单元,以及基座;飞轮主体安装在基座上;飞轮主体的四周边缘均匀分布地连接有向其径向延伸的多个导轨,每个导轨上设置有一个质量块;作动器设置于飞轮主体上,用于在控制单元的控制下独立推动各质量块在各自所在导轨上滑动,以使得该惯质减振系统具有实际所需的惯质系数,实现惯质系数的无极调整。本发明提供的惯质减振系统,能够根据控制单元中的控制指令,控制质量块靠近或远离飞轮中心,因此能够在安装好后其惯质系数仍可以随意调节,即能无极调控惯质的惯质系数,在工程应用中不用重新拆卸安装,十分方便。

    一种起重船吊物系统空间摆振的主动控制方法及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2938756A

    公开(公告)日:2021-06-11

    申请号:CN202110125557.8

    申请日:2021-01-29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起重船吊物系统空间摆振的主动控制方法及系统,属于振动控制技术领域,方法包括:S1、获取吊物系统在x、y、z三个方向的摆角以及吊物系统顶点的位移,所述摆角由安装在吊钩上的角度传感器测得,所述位移由安装在吊物系统顶点处的位移传感器测得;S2、根据时滞τ秒前的摆角及实时位移数据,计算安装在吊物系统顶部的作动器应实现的位移;S3、基于所述作动器应实现的位移,控制所述作动器推动吊物系统顶点移动,从而控制吊物系统摆角。如此,本发明通过安装在吊物系统顶部的作动器推动吊物系统顶部移动从而控制吊物系统摆角,实现了起重船在复杂海况条件下的吊物系统摆振控制,能大幅度提升吊装的工作效率,具有较强的实用性。

    用于起重船吊物系统主动抑摆的强化学习实时参数优化方法及应用与设备

    公开(公告)号:CN118619106A

    公开(公告)日:2024-09-10

    申请号:CN202410653270.6

    申请日:2024-05-24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摆振控制相关技术领域,其公开了一种用于起重船吊物系统主动抑摆的强化学习实时参数优化方法及应用与设备,该方法采用强化学习网络对起重船吊物系统的控制参数进行实时优化;强化学习网络的获取步骤为:S1,计算出起重船吊物系统在理想状态下的最优控制参数;S2,通过数值模拟确定控制参数的失稳边界,并结合最优控制参数构造参数稳定区间;S3,构建奖励函数,并构建吊物系统的Lyapunov函数,把Lyapunov函数加入强化学习的奖励函数中;采用部分扫频简谐荷载加部分自由摆动,同时全过程添加白噪声激励的方式构造训练激励;S4,基于参数稳定区间Ω、奖励函数、训练激励及采用的强化学习算法构建强化学习网络。本发明提高了控制效果。

    一种风力发电机振动控制系统及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7432582A

    公开(公告)日:2024-01-23

    申请号:CN202311608198.7

    申请日:2023-11-29

    Inventor: 沈文爱 龙振滔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振动控制领域,并具体公开了一种风力发电机振动控制系统及方法,其包括传感器、导轨、振动控制结构和控制器,其中:所述导轨两端分别固定风机塔架的上下两端,所述振动控制结构安装在所述导轨上,且可沿导轨上下移动;所述传感器安装在风机塔架上,用于实时获取风机振动数据;所述控制器用于根据传感器获取的风机振动数据,实时调整振动控制结构在导轨上的位置。本发明充分利用了塔架中空结构形式的内部空间,安装可移动振动控制结构,从而通过改变风机的质量分布,改变了其自振频率,使得自振频率远离此时的荷载激励频率,实现实时有效的风机减振控制。

    一种主动和被动相结合的三级微振隔振系统及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6661312A

    公开(公告)日:2023-08-29

    申请号:CN202310607178.1

    申请日:2023-05-26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微振动控制相关技术领域,并公开了一种主动和被动相结合的三级微振隔振系统及方法。该系统包括被控结构、主动控制单元和被动控制单元,主动控制单元和被动控制单元共同作用对被控单元形成三级微振控制,其中:被动控制单元包括第一被动控制模块和第二被动控制模块,第一被动控制模块包括壳体、负刚度阻尼器和吊索,吊索用于连接被控结构和壳体,吊索、阻尼器和被控结构共同构成长周期单摆结构,用于滤去相对其摆动周期的中高频微振动,第二被动控制模块用于提供竖向的被动隔振以此滤去三维低频微振动;主动控制单元用于补偿地面的微振动引起的振动。通过本发明,解决空间光学装备的低频和高频的微振动问题。

    一种液压式麦克斯韦惯质阻尼器
    8.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9687160A

    公开(公告)日:2025-03-25

    申请号:CN202510010338.3

    申请日:2025-01-03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液压式麦克斯韦惯质阻尼器,属于减震(振)技术领域,包括惯质机构和麦克斯韦阻尼机构,惯质机构固定于麦克斯韦阻尼机构一侧;惯质机构包括液压驱动装置和飞轮,飞轮连接于液压驱动装置的输出轴;液压驱动装置与麦克斯韦阻尼机构内腔室连通;当阻尼器受到外部载荷作用产生位移时,腔室内的液压介质流入液压驱动装置并驱动输出轴转动,从而带动飞轮旋转。本发明结合了麦克斯韦单元等效系数随振动频率变化的特点以及惯质单元的拟负刚度特性,使得阻尼器具有一定程度的自适应特性,在各类结构振动控制中都有较大的应用前景。同时采用液压驱动式惯质单元,改善了传统滚珠丝杠惯质单元摩擦力大、结构脆弱、造价高和维护困难等缺点。

    一种非线性黏滞惯质阻尼器的参数设计方法及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7668979A

    公开(公告)日:2024-03-08

    申请号:CN202311633161.X

    申请日:2023-11-29

    Inventor: 沈文爱 龙振滔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振动控制相关技术领域,其公开了一种非线性黏滞惯质阻尼器的参数设计方法及系统,参数设计方法包括:不断调整非线性阻尼力公式中的速度指数α,采用自由振动衰减法计算调整速度指数α后的低阶模态阻尼比,获取满足预设设计需求的速度指数α的预选范围;在所述预选范围内,获取不同速度指数α对应的高阶模态阻尼比的折减率δ,获得高阶模态阻尼比的折减率δ集,高阶模态阻尼比的折减率δ集中满足预设需求的最小折减率对应的速度指数δ即为目标速度指数。本申请通过非线性参数设计的阻尼器能解决线性设计存在的不足,提高柔性结构的多模态减振控制性能。

    一种自适应阻尼减振系统的优化设计方法及阻尼减振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7432742A

    公开(公告)日:2024-01-23

    申请号:CN202311429244.7

    申请日:2023-10-31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振动控制相关技术领域,其公开了一种自适应阻尼减振系统的优化设计方法及阻尼减振系统,其中阻尼减振系统包括并联设置的惯质单元和多个分支单元,每个分支单元包括串联设置的阻尼元件和刚度元件,优化设计方法包括:S1,确定被控结构的低阶模态和高阶模态分别要求的最低阻尼比;S2,根据被控结构的低阶模态和高阶模态分别要求的最低阻尼比,设置约束方程;S3,根据约束方程,利用优化算法获取阻尼减振系统的设置参数。本发明通过以约束方程来优化获取阻尼减振系统的设置参数,使得阻尼减振系统能够满足被控结构低阶模态和高阶模态分别的减振阻尼要求,具有自适应特性,因此对于被控结构的多模态振动控制具有良好控制效果。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