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923382A
公开(公告)日:2007-03-07
申请号:CN200610019571.5
申请日:2006-07-07
Applicant: 华中科技大学
IPC: B09B3/00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城市生活垃圾资源化与处理技术,公开了一种生活垃圾厌氧—好氧反应器循环操作填埋方法。步骤为:①生活垃圾厌氧填埋,产生的渗滤液回灌至填埋层顶部布水;回收产生的填埋气;②通过回灌,厌氧填埋达到一定技术指标,停止渗滤液回灌,对填埋层强制通风或自然通风;③通风使填埋垃圾处于好氧或准好氧环境,去除垃圾层的高水分和恶臭气体,通风尾气导入渗滤液吹脱其中的氨氮;④停止好氧或准好氧阶段。渗滤液另行处理,腐熟垃圾开采,经分选后资源化利用,填埋场地循环使用。本发明基于填埋场地循环操作,旨在显著改善渗滤液水质、提高产气速率和产气量、降低垃圾处理成本、开发利用生物质能资源。
-
公开(公告)号:CN107676213B
公开(公告)日:2023-09-26
申请号:CN201710999838.X
申请日:2017-10-24
Applicant: 华中科技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雨水发电相关设备领域,并公开了一种适用于建筑物的绿色雨水发电系统,其包括沿着竖直方向布置在建筑物的整个外侧墙面的雨水管道、沿着雨水管道在竖直方向上布置的皮带滑轮组、安装在皮带上随其一同运动且发生翻转的磁性元件、与磁性元件相配合产出电流的感应线圈,以及将所产生的电流向外输出至蓄电池予以存储的输出线路等。通过本发明,相应能够高效率、紧凑化、便于操控和环境友好型的方式实现可持续性绿色雨水发电过程,同时具备改造难度低、施工量小等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107856753B
公开(公告)日:2023-06-06
申请号:CN201711211041.5
申请日:2017-11-28
Applicant: 华中科技大学
IPC: B62D57/024 , B62D55/265 , G01M3/00 , G01M3/04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隧道渗水检测相关技术领域,其公开了一种基于多传感器融合的隧道渗水检测机器人,其包括具有开口的机壳、连接于所述机壳的所述机壳底盘、吊装于所述机壳的控制电路板、至少三个真空泵、大吸盘、轮腿足及履带行走模块;所述底盘还开设贯穿所述底盘的有凹槽及孔洞;所述大吸盘设置在所述凹槽内,其设置有吸盘足;所述履带行走模块部分穿过所述孔洞而凸出于所述底盘远离所述机壳的表面,其还设置有小吸盘;至少三个所述真空泵分别连接于所述大吸盘、所述小吸盘及所述吸盘足;至少三个所述真空泵、所述轮腿足及所述履带行走模块分别电性连接于所述控制电路板。本发明提高了检测精度,适用性较强,成本较低,灵活性较高。
-
公开(公告)号:CN107676213A
公开(公告)日:2018-02-09
申请号:CN201710999838.X
申请日:2017-10-24
Applicant: 华中科技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雨水发电相关设备领域,并公开了一种适用于建筑物的绿色雨水发电系统,其包括沿着竖直方向布置在建筑物的整个外侧墙面的雨水管道、沿着雨水管道在竖直方向上布置的皮带滑轮组、安装在皮带上随其一同运动且发生翻转的磁性元件、与磁性元件相配合产出电流的感应线圈,以及将所产生的电流向外输出至蓄电池予以存储的输出线路等。通过本发明,相应能够高效率、紧凑化、便于操控和环境友好型的方式实现可持续性绿色雨水发电过程,同时具备改造难度低、施工量小等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1644538A
公开(公告)日:2005-07-27
申请号:CN200410061312.X
申请日:2004-12-10
Applicant: 华中科技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E50/343 , Y02W10/23 , Y02W30/43 , Y02W30/47
Abstract: 有机垃圾和粪便分类收集处理方法,属于家庭垃圾或类似物的收集处理技术,旨在减少垃圾运输量、实现粪便和厨余垃圾完全回收利用。本发明步骤为(1)将粪便和垃圾分别吸入真空管网;(2)经真空罐混合后排入固液分离池,固体部分排入厌氧消化反应器;(3)厌氧消化反应器排出的沼渣经浓缩脱水,加入脱臭菌株,堆放去除臭味;(4)将驯化培养的解磷、解钾能力强的菌株,加入消化污泥,培养、烘干即得成品有机复合菌肥;(5)各步骤产生的上清液及污水均排入厌氧一好氧污水处理单元处理;出水排入污水管网或水体。本发明污泥产率低、剩余污泥量少、泥龄高、不需后续进行泥水分离,集节水、环境保护及资源利用于一体,大大节省费用。
-
公开(公告)号:CN107856753A
公开(公告)日:2018-03-30
申请号:CN201711211041.5
申请日:2017-11-28
Applicant: 华中科技大学
IPC: B62D57/024 , B62D55/265 , G01M3/00 , G01M3/04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62D57/024 , B62D55/265 , G01M3/002 , G01M3/04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隧道渗水检测相关技术领域,其公开了一种基于多传感器融合的隧道渗水检测机器人,其包括具有开口的机壳、连接于所述机壳的所述机壳底盘、吊装于所述机壳的控制电路板、至少三个真空泵、大吸盘、轮腿足及履带行走模块;所述底盘还开设贯穿所述底盘的有凹槽及孔洞;所述大吸盘设置在所述凹槽内,其设置有吸盘足;所述履带行走模块部分穿过所述孔洞而凸出于所述底盘远离所述机壳的表面,其还设置有小吸盘;至少三个所述真空泵分别连接于所述大吸盘、所述小吸盘及所述吸盘足;至少三个所述真空泵、所述轮腿足及所述履带行走模块分别电性连接于所述控制电路板。本发明提高了检测精度,适用性较强,成本较低,灵活性较高。
-
公开(公告)号:CN221206304U
公开(公告)日:2024-06-25
申请号:CN202420197075.2
申请日:2024-01-26
IPC: A61M1/00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接头,具体涉及一种抗返流引流袋用宝塔头,包括宝塔头和引流管,所述宝塔头由多层锥台构成,每层锥台的上部均匀固定连接有一圈凸点,宝塔头的内部固定连接有导流柱;所述引流管的端部插接有连接头,连接头上设置有螺纹,导流柱插接在连接头内部,引流管与宝塔头之间通过连接头螺纹连接。本实用新型在宝塔头的每个锥台的上方设置一圈凸点,增加摩擦力,保证导流管与宝塔头连接稳固;并将引流管的接口处设置为螺口,不仅可以连接宝塔头,还可以与带螺口的导流管连接,扩大了适用范围,结构简单,使用方便。
-
公开(公告)号:CN207482044U
公开(公告)日:2018-06-12
申请号:CN201721633660.9
申请日:2017-11-28
Applicant: 华中科技大学
IPC: B62D57/024 , B62D55/265 , G01M3/00 , G01M3/04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属于隧道渗水检测相关技术领域,其公开了一种基于多传感器融合的隧道渗水检测装置,其包括具有开口的机壳、连接于所述机壳的所述机壳底盘、吊装于所述机壳的控制电路板、至少三个真空泵、大吸盘、轮腿足及履带行走模块;所述底盘还开设贯穿所述底盘的有凹槽及孔洞;所述大吸盘设置在所述凹槽内,其设置有吸盘足;所述履带行走模块部分穿过所述孔洞而凸出于所述底盘远离所述机壳的表面,其还设置有小吸盘;至少三个所述真空泵分别连接于所述大吸盘、所述小吸盘及所述吸盘足;至少三个所述真空泵、所述轮腿足及所述履带行走模块分别电性连接于所述控制电路板。本实用新型提高了检测精度,适用性较强,成本较低,灵活性较高。(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号:CN207878197U
公开(公告)日:2018-09-18
申请号:CN201721710442.0
申请日:2017-12-07
Applicant: 华中科技大学
IPC: E01B35/06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属于轨道平顺度检测相关技术领域,其公开了一种轨道平顺度自动检测装置,所述轨道平顺度自动检测装置所述轨道平顺度自动检测装置包括外壳、四个支撑组件、主动轮、控制电路板、距离传感器及倾斜传感器,所述主动轮部分地收容于所述外壳内;所述支撑组件连接于所述外壳的外侧;所述控制电路板、所述距离传感器及所述倾斜传感器间隔设置在所述外壳的顶壁上且均收容于所述外壳内,所述距离传感器及所述倾斜传感器分别电性连接于所述控制电路板。所述支撑组件通过转动来使所述轨道平顺度自动检测装置处于陆路行走模式或者铁轨检测模式。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简单,降低了陈本,便于操作,且效率较高。(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号:CN207393373U
公开(公告)日:2018-05-22
申请号:CN201721384478.4
申请日:2017-10-24
Applicant: 华中科技大学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属于雨水发电相关设备领域,并公开了一种绿色雨水发电系统,其包括沿着竖直方向布置在建筑物的整个外侧墙面的雨水管道、沿着雨水管道在竖直方向上布置的皮带滑轮组、安装在皮带上随其一同运动且发生翻转的磁性元件、与磁性元件相配合产出电流的感应线圈,以及将所产生的电流向外输出至蓄电池予以存储的输出线路等。通过本实用新型,相应能够高效率、紧凑化、便于操控和环境友好型的方式实现可持续性绿色雨水发电过程,同时具备改造难度低、施工量小等优点。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