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7186218B
公开(公告)日:2024-04-30
申请号:CN202311147275.3
申请日:2023-09-06
Applicant: 十堰市太和医院(湖北医药学院附属医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靶向RBM47的纳米抗体及其制备方法,属于生物技术领域。本发明提出一种靶向RBM47的纳米抗体,所述纳米抗体的氨基酸序列的互补决定区CDR1、CDR2和CDR3的氨基酸序列分别如Seq ID No.1、Seq ID No.2和Seq ID No.3所示。本发明还提出一种上述纳米抗体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构建多样性为109的全合成纳米抗体酵母展示文库;S2、将转化后接种于液体培养基的酵母细胞接种于SD‑Trp培养基中二次传代培养;S3、以RBM47为抗原得到所述纳米抗体。本发明提出的纳米抗体能够靶向RBM47并特异性激活其ISGylation修饰。
-
公开(公告)号:CN117106090A
公开(公告)日:2023-11-24
申请号:CN202311022743.4
申请日:2023-08-15
Applicant: 十堰市太和医院(湖北医药学院附属医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靶向GSK3β的纳米抗体及其制备方法,属于生物技术领域。该靶向GSK3β的纳米抗体的核酸序列如Seq ID No.1所示。本发明还提出一种上述纳米抗体的制备方法,包括:S1、构建多样性为109的全合成纳米抗体酵母展示文库;S2、将转化后接种于液体培养基的酵母细胞接种于SD‑Trp培养基中二次传代培养;S3、取二次传代的细胞接种于SD‑Trp培养基培养至OD=0.5‑1;以GSK3β的eIF4E2结合域为抗原,偶联羧基磁珠,通过三轮磁珠筛选和三轮流式筛选得到所述纳米抗体。本发明提出的纳米抗体能够成功特异性激活GSK3β的S/T‑P激酶活性。
-
公开(公告)号:CN117106090B
公开(公告)日:2024-02-09
申请号:CN202311022743.4
申请日:2023-08-15
Applicant: 十堰市太和医院(湖北医药学院附属医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靶向GSK3β的纳米抗体及其制备方法,属于生物技术领域。该靶向GSK3β的纳米抗体的核酸序列如Seq ID No.1所示。本发明还提出一种上述纳米抗体的制备方法,包括:S1、构建多样性为109的全合成纳米抗体酵母展示文库;S2、将转化后接种于液体培养基的酵母细胞接种于SD‑Trp培养基中二次传代培养;S3、取二次传代的细胞接种于SD‑Trp培养基培养至OD=0.5‑1;以GSK3β的eIF4E2结合域为抗原,偶联羧基磁珠,通过三轮磁珠筛选和三轮流式筛选得到所述纳米抗体。本发明提出的纳米抗体能够成功特异性激活GSK3β的S/T‑P激酶活性。
-
公开(公告)号:CN116059216A
公开(公告)日:2023-05-05
申请号:CN202310035552.5
申请日:2023-01-10
Applicant: 十堰市太和医院(湖北医药学院附属医院)
IPC: A61K31/58 , A61P35/00 , A61K31/418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医药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抑制胶质母细胞瘤的药物组合物及应用。本发明首次揭示了隐丹参酮联合替莫唑胺对胶质瘤中靶点STAT3有显著的协同抑制作用,能够抑制STAT3Tyr705的磷酸化,阻断其二聚化及进入细胞核后的转录功能,降低MGMT的表达,促进TMZ诱导的DNA损伤和细胞凋亡,对于改善胶质瘤患者TMZ化疗疗效具有重要的意义。
-
公开(公告)号:CN117186218A
公开(公告)日:2023-12-08
申请号:CN202311147275.3
申请日:2023-09-06
Applicant: 十堰市太和医院(湖北医药学院附属医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靶向RBM47的纳米抗体及其制备方法,属于生物技术领域。本发明提出一种靶向RBM47的纳米抗体,所述纳米抗体的氨基酸序列的互补决定区CDR1、CDR2和CDR3的氨基酸序列分别如Seq ID No.1、Seq ID No.2和Seq ID No.3所示。本发明还提出一种上述纳米抗体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构建多样性为109的全合成纳米抗体酵母展示文库;S2、将转化后接种于液体培养基的酵母细胞接种于SD‑Trp培养基中二次传代培养;S3、以RBM47为抗原得到所述纳米抗体。本发明提出的纳米抗体能够靶向RBM47并特异性激活其ISGylation修饰。
-
公开(公告)号:CN116718784A
公开(公告)日:2023-09-08
申请号:CN202310733743.9
申请日:2023-06-19
Applicant: 十堰市太和医院(湖北医药学院附属医院)
IPC: G01N33/74 , G01N33/574 , C12Q1/6886 , A61K45/00 , A61K31/4188 , A61K45/06 , A61P35/00 , A61P35/04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了STC1作为胶质瘤标记物的应用;所述胶质瘤标记物STC1可以作为胶质瘤生物标记物和治疗靶点,为制备胶质瘤辅助诊断、疗效检测、预后判断相关药物,以及为制备抑制胶质瘤增殖药物提供新的方向;同时还可以用于抑制胶质瘤药物的筛选提供更多的选择。
-
-
-
-
-